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如同他有手足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人们能把这四种萌芽扩充开来,那会像刚刚燃起的火,越烧越旺,不可扑灭;也会像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将汇成江河,不可遏止。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种萌芽,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奉养。
他虽然认为人人都具有善端,然而只有有道德的君子才能扩而充之,而民众则不能保存。(《孟子·离娄下》)孟子的这种天赋仁、义、礼、智道德观念,属于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
孟子关于“天”的含义,大概有三种:一是上帝,造物主;二是道德的天;三是自然的天。在《孟子》书中,天就是上帝,即人们想象中的造物主。它是至高无上的,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有超人的力量。天是道德的天,这与西周的天命思想有所不同。
孟子基本上是宿命论者。
孟子的天道观既有客观唯心主义,又有主观唯心主义,他用“天人合一”把两者结合起来。他提出“尽心”“知性”说,要守住行善的本心,培养那种天生是善的性,这样就和天的道理相符合,所以就能事奉天了。这个过程是:从“尽心”“知性”到“知天”,从“存心、养性”到“事天”,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从而也构成了他尽心一知性一知天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孟子的认识论是唯心论的唯理论。其特点是强调“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孟子的认识途径是纯粹的闭门修养,内心反省。孟子特别重视“养心,通过“内省”和“养心”就可达到“万物皆备于我”
(《尽心上》)的最高精神境界,即只要内心苦思冥想,什么知识都可以获得,用不着向外界学习。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孟子给现实开的一剂药方。他指出历史上所有的亡国之君,都是由于失去民心,故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口号,要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执行“仁政”措施的只有贤德的人才行,他主张用禅让制以求得贤德之君。孟子竭力反对战争,主张统一,并建立“仁义之师”来完成天下统一的大业。
孟子在维护孔子基本观点的同时,又根据战国时期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作了重点发挥,并提出了一些适应新形势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早期儒家的学说,成了继创始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在以后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他得以和孔子一起成为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