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擅长行草书的书法家举目可观。在这支队伍中,能够独树一帜,令凡夫俗子感到震惊的要数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江苏苏州人。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征明、王宠、陈淳并称“吴中四名家”。
祝允明幼年学书环境十分优越,前辈有好几位是能文善书的学者。祝允明早慧,出道早,五岁时就能写出字径一尺左右的楷书,九岁就能作诗填词。家学的滋养为他日后成就一代书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勤奋好学、广泛吸收,是每位书法家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祝允明也不例外,上至汉魏唐诸家,下至元代赵孟兆页诸贤,他取精用宏,谨守法度,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祝允明诸体皆擅,以草书成就为最高。他的小楷,取法钟繇的古朴和二王的秀妍,对《黄庭经》《乐毅论》两本法帖的研习尤勤。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明代小楷第一”的作品《出师表》,就是出自祝允明之手。小楷工整匀称、疏朗秀逸,在布局上疏密不求匀称,结体不求严整,然而,却以局部的不平正求得大章法的匀齐。读他的小楷,令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我们不能不惊讶这样一位草书大师同时能写出如此光彩照人的小楷。如同一位武士既能挥动丈八蛇矛在千军万马中冲杀,又能把一根小小绣花针运用得得心应手。祝允明多才多艺,他那截然不同的多种书风,大跨度、多层次的书法体验,大字小字举重若轻等特点,同唐代的书法家张旭有许多相似之处。
祝允明之所以能震动书坛,是以他的大草来立足的。从他留下的大量惊世骇俗的大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得唐代张旭、怀素,宋代黄庭坚三位狂草大师的神韵。祝允明醉心大草,与他“狂放盖世、千金立尽、面无吝色”的个性不无关系。由于他师法颇多,所以面貌各具,在不同心情的驱使下,他笔底时而呈现章草的意趣,时而出现二王妍逸的风韵,时而进发张旭、怀素的气势。至于黄庭坚奇堀的气质、米芾跌宕的姿态、赵孟兆页蕴藉的气息,时时闪现在他的毫端。
祝允明学古不泥古,他总是以一种求变的原则去统摄,既有古人的影子,又有自己的独创。一是强调肃杀之气,作草时以气行笔,毫无顾忌,在笔画的处理上讲求斩钉截铁、森严凌厉,往往有过之而不知收敛。二是极尽夸张之功,落笔时斗志昂扬、放浪形骸,任其线条伸展蜿蜒、左冲右突、极尽舒展,使作品处于绵延不绝的状态。三是用墨和润、墨色充盈,尽管下笔如飞,线条仍富有弹性和张力,毫无焦渴、滞涩之感,显示出过人的用墨功夫。
被颓靡甜俗书风统治近二百年的明代书坛上,祝允明是第一个自觉破除时俗,自觉地继承唐宋书风,以雄强刚劲之美获得成功的书法家。他的艺术实践有力地呼唤和启发时人的创新意识,明代后期书法创新高潮的兴起,与这位敢于向流俗挑战,以强大冲击力除旧布新的“刀斧手”——祝允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祝允明的书法佳作有《草书诗翰卷》《洛神赋》《苏轼赤壁赋卷》《曹植诗册》《箜篌引诗帖》《临黄庭经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