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书坛上,文征明是大家所熟识的书家,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四人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
文征明(1470~1559年),号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五十四岁时授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在明代书画界,文征明称得上成就重大、影响广泛的书画全才,他能诗、会画、擅文,在书法方面真草隶篆样样皆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诸体中,以行书、小楷名气最大。
少年时代的文征明由于天资不高,处处显得迟钝、木讷,到了十八岁时语言还表达不清,父辈们对他的智力深感失望。进学后,文征明时常受到同学嘲弄,十九岁时他参加生员岁考,因写字歪歪斜斜,成绩降为三等,故未能参加乡试。
文征明在书坛上初露头角,全在于他的勤奋。
他从临写《千字文》开始,每天写两遍,等到熟练之后,他加快书写速度,最多一天写十遍。他一直把书写《千字文》作为每日的功课,一生中他临写的遍数之多难以数计。无数次严谨的训练、无数次精细的探求使文征明书艺进步很快。
文征明师法东晋二王,兼取苏轼、智永笔意,并得益于元代赵孟兆页和康里崾崾,师承面很广。如果细作分析,则可以发现他的楷书效法钟繇,草书师承怀素,篆书学习李阳冰,榜书大字则深含黄庭坚意趣。文征明在书法风格上有雄强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以秀雅、工整的风格出现,这与他后来担任翰林院待诏时受“馆阁体”的影响不无关系。
文征明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墨迹,也为后人树立了勤奋、严谨的书画家形象。当我们翻阅他的大量书法创作,都能得到一个很鲜明的印象——精细。不管创作鸿篇巨制,还是书写信札小品,他认真严肃、毫不懈怠,即使在名扬吴门,声噪海内外的时候,仍然不卑不亢,每日临池,一以贯之,一笔一画都要求十分精到完美。在同亲友的书信往来时,一件小小信札,也要求落笔严谨、出神入化,有一点不满意便撕去重写。从他的作品中显示出过人的精熟。
精熟使文征明名重书坛。
文征明谦虚豁达、不恃才傲物,他的平易近人赢得大家尊敬。在他八十五岁时依然每日挥毫创作,并自谦地说:“今稍知用笔”。文征明德为世重,寿以人尊,成为书坛的中心人物。
文征明的书法艺术在后世广为流传,后人学习书法,经常以师承文征明行书为正途,再由此上溯晋唐。文征明的《四体千字文》法帖在民间流传很广。
文征明五十三岁时为贡生,五十四岁时授翰林院待诏,从时间上看他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反观他的创作生涯,文征明是以资质不佳而踏入明代书坛大家行列的,勤奋和苦练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文征明逝世时八十九岁,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然端坐在桌案前进行书法创作。生命不息,挥毫不止,文征明成功的经验是足以令后人借鉴的。
文征明的传世作品颇多,着名者有《四体千字文卷》《金刚经》《离骚经九歌册》《自书诗卷》《真赏斋铭并序》《西苑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