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针灸按摩(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5869500000006

第6章 中医(6)

《内经》上说:“治病必求其本”,指出一般说来,临床治病须先治本病、后治标病,本病未除,标病亦不能去。《内经》上又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强调了治病时又须分病情之缓急,先治其急,后治其缓。例如寒热便秘一病。如因便秘而引起寒热,当先通便,则寒热可自退;但在寒热过高时,则当通便、退热并施。而在决定治本治标之时,又须掌握病者的体质。若遇到正气已亏的患者,当先扶助正气;若本病、标病俱轻,又可标本同治,或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施治必先辩证,辩证则着重于四诊八纲,了解病情,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病所、病因、病态,作为施治的依据。在治疗时必须根据阳阴、虚实、表里、寒热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具体疗法,“虚则补之,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菀阵则除之。”以上所述,都是中医治则的若干主要内容。

中医学理论之内外分治学说

中医治法分外治法与内治法两大类。

外治法主要有按摩、敷贴(膏药)、拔火罐等方法,而尤其重要和独特的是针灸疗法。

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称俞穴,它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刺激点,在中医文献中有“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输穴”“穴位”等不同名称。它不是孤立于体表的,而是与内部组织、器官有一定联系、互相疏通的一些特定部位。俞穴与经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刺激俞穴,可以恢复、增强经络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平衡的功能,从而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刺法就是用各种金属制成的针具,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刺人人体俞穴,抵达一定的深度,通过手法操作,以调经利络、调和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所用针具有毫针、三棱针、丛针、皮内针等,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毫针。灸法是用易于燃烧的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体表一定穴位上施用湿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弥补针刺的不足。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风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寒证、虚证,尤其适宜于治疗慢性虚弱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常用的灸治法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三种。总之,针灸治病,是“从外治内”,采用针灸补虚泻实的方法,激发俞穴功能,通过经络传导,起到调整生理机能的作用,从而促使疾病痊愈。因此,对于经络的循行和所主的病侯、俞穴的部位及主治范围,必须充分了解,全面掌握。针灸时依据经穴主治特点和经络的关系,主要有远道取穴、邻近取穴、局部取穴三种取穴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另外还可根据经络的左右交叉和交会的关系,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内治法分治疗大法与具体治法两个方面。治疗大法也叫基本治法,它概括了许多具体治法中的带有共性的东西,在临床上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具体治法是针对具体病症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医生开出处方(“汤头”),按一定剂量将一种(“单方”)或多种(“复方”)取自于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材炮制成或汤、或丸、或醴,让患者按时服下以治病。

中医治疗之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协调、互有影响的;并认为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相适应的统一整体。这种人体内在环境的统一性和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它是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并贯穿于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中。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组成的,它们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整体活动中又分工合作,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把六腑、五脏、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统一的机能活动。五脏六腑之间,按五行学说的生克关系,其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如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共同维护血液循环,其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如心属火脏,肾属水脏,心火暖肾水,肾水制心火,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如此维系着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因此,在分析病症的病理机制时,应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经络,又不可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临证验舌法》称:“查省脏腑图,脾、肝、肺、胃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脉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脉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故“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其他如“从阴到阻,从阳到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人体内部环境与人体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是相适应的统一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人是万物之灵,他不是消极、被动地与天地相应,而是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以谋求生存和健康。但自然界的变化若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就会成为影响人生存的不利医素,导致生病。

如: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换,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均有一定的影响。气血的运行,“天温日明”,则“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体还随气温高低而调节汗尿机能:“天暑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若寒热太过或气候与时令不一致,则可成为致病因素。天阴多雨,使人困倦、头重,为“外温”所致;久晴无雨,使人口干唇裂,为“外燥”所致。春天应暖而反寒,易得风寒感冒。有些病与时令关系密切,春节多温病,夏季多中暑、痢疾、腹泻,秋季多咳嗽,冬季多风寒感冒。而痹证、哮喘、咳嗽、偏头痛等病症,也常因气候变化而加重。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人体生理状况和病理变化也各不相同。我国东南部地势低下,滨海傍水,气候偏于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其民多食鱼盐,其病多痈痛。而我为国西北部地高多风,气候寒凉,人体腠理较致密;其民多食乳脂,其病多胀满。至于其他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人的健康状况亦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人体脏腑功能是情感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而人的精神、心理等情感活动,又直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无论职业、政治、经济、道德、婚姻、家庭、人际等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会引起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方式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借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若这种自身适应性或调整机能失调,就势必造成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机能紊乱,导致内伤人体正气,引起疾病发生。如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忧愁伤肺、惊恐伤肾。故而“医身”必先“医心”“精神内守,病安从采”。

根据人与自然界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医学强调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切忌千篇一律。

中医治疗之取诸自然观念

自然,泛指人体之外的客观世界。取,包括两层意思:一为效法、顺应;一为索求、利用。取诸自然,是中医学的又一特点。

中医学理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熏陶,浸透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不是简单地把人看成为自然的对立物,不是机械地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目的,而是把人也看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一言以蔽之,以“天(自然)人合一”为宗旨和归宿。所以中医学理论认为,自然的组成、运动规律同样也是人体结构、生长的规律。(“阴阳五行”);人只有得“道”(掌握、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变化而调整生活方式,才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自然本身就有矛盾(正邪两气),自然与人也有矛盾,故而表现出人有疾病发生。但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并非彻底取消自然的某一部分,消除这一矛盾,而是调节、化解矛盾,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然承认、包容着人类,它本身就存在着人类健康和生存所需的一切手段和资料,因而中医学的保健、治疗的方法均为自然界固有之物。中医学的保健术中的“导引”源于模仿飞禽走兽之展翅、攫扑、纵跳;“气功”为吐纳宇宙间清浊之气。中药材更是广泛地利用自然存在、滋生的各种植、动、矿物。一根针、一把草即可治病;不但保证了中医治疗的廉价而有效,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多种自然物品的认识。

如常见的绿豆,《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它“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补肠胃。可使眼睛发亮。可治伤风头痛、消除呕吐。补益元气,调和五脏。安神,通行十二经脉。除去皮屑,滋润皮肤……治疮肿、烫伤、烧伤、疥疮。”等等多种医药用途。利用自然物来维系,巩固、恢复、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啻是中医学的真谛。

中医学里的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体生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如五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中说“精化为气”(精可以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同一篇中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

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阐述。所以,一个人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祛病延年。

“保健”的运动锻炼内容,实质就是使人的机体“精气神”能充沛、旺盛,从而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这里面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众所周知的“功夫”。保健、养生、气功、武术各有特色,但又相互为用,它和中医的实践和理论是息息相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传统的保健内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从精神修养、起居饮食、药饵调摄、锻炼运动来看,都是保健养生,康寿延年,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运动,练气当先。

中医六术语

四诊,望闻问切是众所周知的中医术语。此外还有许多这样的中医行话,兹择若干介绍于后。

五气、五味、五臭是中医史上常见的概念。五气,皮肤对温度、湿度的感觉,即温、凉、寒、燥、湿;五味,舌头对食物的感觉,即咸、苦、酸、辛(辣)、甘(甜);五臭,鼻子闻到的五种气味,即膻、焦、香、腥、馊。

五劳七伤在中医学里有个“五劳七伤”,也有人写作“五劳七伤”。何谓“五劳”呢?我国汉末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着的《金匮要略》中说,“五劳”就是五脏劳损,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又是指什么呢?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等人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大饱伤脾;形寒饮冷伤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八纲辩证是中医分析病疾的常见方式,即指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去归纳概括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印证双方力量消长情况。

八法中医学名词。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的总称(见《医学心悟》)。汗法有开泄肺理、解除表邪等作用;吐法有涌吐痰涎、胃中食积及毒物等作用;下法有通便除积、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和法有和解表里、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等作用;温法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温通血脉等作用;清法有清热解毒、清气凉血等作用;消法有消食导滞、消瘀散结、化痰化湿等作用;祛法有补益精血、培补元气等作用。

十问中医学名词。问诊的主要内容。明张景岳把问诊的重点归纳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色脉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清陈修园删去末两句,补上“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问诊内容更为全面。

中医妇科传统理论、治疗学说

气血失调

女子以血为本,故以血分盈满,气分充足,气机条达为正常。所以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机之一。由于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生理特点,易耗血,常使机体处于血分不足、气分偏虚的状态。

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气病可及血,血病也可及气,故气血失调表现为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反映在经、带、胎、产各种病态之中。如血热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症;如血寒凝滞导致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癓瘕、产后腹痛等症;如气血失调又可出现月经失调、崩漏、闭经、梅核气、癓瘕等。

中医中关于女性阴户的说明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的解剖术语。阴户一词最早见于《校注妇人良方》。阴户又名四边。根据《校注妇人良方》记载,阴户相当于阴道口四周的组织,如阴蒂、阴道前庭、阴唇系带及大小阴唇的部位。

后世历代医学家也较广泛的使用阴户这一名称。如《医学入门》等书籍中有“阴户肿痛不闭者”,就是描写前庭大腺急性炎症时的症状。

中医中关于女性“四边”的说明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词在有些中医文献上有四边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有:“玉门、四边皆散,子户未安”。说明了四边指阴道口外前后左右四边,即前至阴蒂,后至大小阴唇系带,左右应指大小阴唇,由此四边与阴户的解剖范围一致,可认为四边是阴户的别名。

中医中的“玉门”

是女性外生殖器官名词。又名龙门、胞门。也有称已婚、已产妇女为玉门的,如《妇人大全良方》有“产后阴脱,玉门不闭”等记载,因此在某些书籍中玉门并非未嫁女的专用名词。而是已婚、已产者也可称玉门。

中医中的“阴道”

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名词。阴道一词首见于《请病源候论》。该书记载“五脏六腑津气流行阴道”“产后阴道肿痛候”,中医阴道的解剖位置与西医的阴道是一致的。阴道的主要功能是娩出胎儿、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通道,也是性交的场所。由于中医文献关于解剖名词尚未规范统一,有的书籍将“阴户”“子肠”也作为阴道,这需要根据书中叙述具体内容来理解,如“产后阴脱,玉门不闭”“子肠下出”等,前句阴脱是指阴道膨出,后句的子肠下出可能指阴道后坒膨出,也可能指子宫下脱。

中医中的“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