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梵文garlra的音译,它源于印度,原意是指佛的身骨,现在我们把德行高尚的僧人涅槃后经火化结成的珠状物也称为舍利,佛骨舍利是佛教徒崇信佛的一种象征。舍利大都建塔供奉,佛教信徒视它为圣物。
据文献记载,中国境内曾有四大名刹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但是目前国内得以保存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只有法门寺,岱州五台及终南五台的舍利在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5年)灭法时被毁坏了;泗州普工寺也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时沉入洪泽湖中。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约10千米的法门镇,是中国著名的古刹。1981年8月因霪雨等原因,寺内原有的一座在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并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修葺的13层八角砖塔倒塌了。
法门寺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建筑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传说颇多。
由于法门寺在北魏、北周时名为阿育王寺,所以传说是印度阿育王所建。但是据资料显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这与阿育王起塔的传说相差了整整3个世纪。所以法门寺是阿育王所建,显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那么,法门寺及寺中的“真身宝塔”究竟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从文献记载上看,有北周、春秋末年和东汉末年3种说法。但是也有人认为塔应当是修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那时名为阿育王塔。它能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因为塔内藏有佛指舍利。
在北周时期,武帝毁佛,使法门寺惨遭摧毁。隋文帝杨坚仁寿元年(601年)令全国各州建立佛舍利塔,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揭开了法门寺走向兴盛的序幕,不仅开启了地宫,还对寺塔进行修葺,到了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建成了一座石砌塔基的四级木塔,也开始出现唐代皇帝迎奉佛骨的活动,法门寺进入鼎盛时期。另外,唐中宗曾下诏改法门寺为“圣朝无忧王寺”,并题舍利塔为“大圣真身宝塔”,至此真身宝塔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重建法门寺塔,中国考古队在1987年2月28日至11月30日进行了发掘。这次考古发掘最主要的收获是发现并清理了法门寺地宫。该地宫在塔基的正中部,其南端超出了塔基范围,略呈长“甲”字形,各段宽2~2.5米不等,总长21.12米。该地宫不仅结构复杂,用材讲究,而且在雕饰方面也相当精美,这在目前全国已挖掘的塔基地宫中是独一无二的。另外,该塔的地宫是模拟人间埋葬皇帝的最高规格的墓室构筑的。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遗物,不仅有4枚佛指舍利,还有为供奉舍利而奉献的物品。奉献的物品有金银器、珠宝玉器、玻璃器、漆木器、石质器、杂器、瓷器以及大量的纺织品和货币。这些佛教圣物以贮藏佛指舍利的阿育王塔(前室)、灵帐(中室内)、八重宝函(后室内)为中心,放置颇有规律。由于都是唐代皇室贡奉的物品,所以数量大、等级高,錾文内容丰富,为稀世珍品。
这次发掘中发现的4枚佛指舍利,据佛教经典记载,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时,阿育王为弘扬佛教而建塔时传入中国的。这次发现的4枚佛指舍利,均为唐代帝王时期的原物,其中1枚为“真骨”,3枚为佛家为了保护真身和供人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即“影骨”,其作用与真骨是同样的。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佛指舍利。
但它真是如来真身舍利吗?倘若不是,如来真身舍利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