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精编
45873400000037

第37章 曹相国世家

遵循旧制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秦朝的时候是一个掌管刑狱的小官吏,而萧何是主吏,他们都是县里有一定地位和名望的官吏。

曹参后来跟随高祖攻打东郡尉的军队,在成武的南方打败了他们;在成阳的南方攻击王离的军队,然后又在杠里攻击他们,最终彻底地击溃了王离军,进而向西追击败军,直到开封;攻击赵贲的军队,击败他们,把赵贲围困在开封城中;向西攻击杨熊的军队,在曲遇击溃了他们,俘虏秦国的司马和御史各一人;之后他在蓝田的南面攻打秦军,又在夜里攻击秦军北侧,遂大败秦军。终于成功到达咸阳城,灭了秦国。

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拜曹参为代理左丞相,率军进驻关中。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和韩信一道率军东征,在东张进攻魏的将军孙燔,大破孙燔的军队。后又趁势进攻安邑,俘虏魏的将领王襄;在曲阳进攻魏王,追到武垣,活捉了魏王豹;攻占平阳城,俘虏了魏王的母亲、妻妾、儿女,全部占领了魏地,共得52座城。于是,汉王把平阳赐给曹参为食邑。其后,曹参又随从韩信在邬东进攻赵相国夏说的军队,大破夏说的军队,杀了夏说。

韩信和原常山王张耳率兵向井陉进攻,攻打成安君陈馀,而命令曹参返回来围困赵国的戚将军于邬县城中。戚将军突围逃跑,被曹参追杀。随后,曹参又带领军队来到敖仓汉王的处所。这时韩信已经打败了赵国,被任命为相国,向东进攻齐国。曹参作为右丞相从属韩信,打败了历下的军队,夺取了临淄,返回来又平定了济北郡,占领了著城、漯阴、平原、鬲县和卢城,然后又随从韩信在上假密打败楚将龙且的军队,杀死了龙且,俘虏了他的将军周兰,平定了齐国,总共得了70多个县,还得到了原齐王田广的丞相田光、代替丞相留守的许章和原齐国胶东将军田既。韩信做了齐王,带兵到陈县与汉王共同打败了项羽,而曹参留下来平定齐国未降服的地区。

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颁布了除诸侯设立相国这一职位的法规,曹参被任命为齐国丞相。那时,齐国有70个城,天下刚刚平定,加之悼惠王已年老,曹参便把齐国的长老、士人全都召来,垂询安抚百姓的办法。

齐国故旧的儒者有数百人,各人所说的不尽相同,曹参不知如何定夺。听说在胶西有一个叫盖公的,擅于研究黄老学说,曹参就派人带了许多钱币去请他。等到见了盖公,盖公向他陈述道:治理百姓,应当注重清静,不要去扰乱他们,这样百姓就能自然而然地安定下来。盖公把这类道理周详地向他阐明,曹参于是就避开正堂,让盖公住在正堂内。曹参治齐的主要方针,就是使用黄老之术。曹参在齐国当丞相的9年中,齐国安定繁荣,人人都夸赞他为贤相。

原先曹参地位微贱时,和萧何的关系很好,等到他们官至将军、相国,产生了隔阂。等到萧何临终时,向惠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一人。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但法令没有任何变更,一切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郡国官吏中物色不善于言辞、稳重厚道的长者,找到后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官吏中凡是有对语言文字苛求细枝末节、只想沽名钓誉的人,曹参总是把他们斥退赶走。曹参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宾客见曹参无所事事,便纷纷上门来,想进言劝告。客人一到,曹参总是拿出醇厚的美酒款待他们,当来客想进言的时候,曹参又递酒让他们喝,直到喝醉离去,始终不给来客开口劝谏的机会,如此习以为常。

曹相国的住处后园靠近官吏的宿舍,官吏们在宿舍里每天饮酒高歌。曹参的随从官吏很讨厌他们,但是无可奈何,就请曹参到园中游玩想让曹参听到官吏们酒后引亢高歌的声音,希望曹参听后能够采取措施管教他们。哪知,曹参听了以后,反而叫人拿酒,摆上坐席,畅饮欢歌,同官吏们一起寻乐。

曹参看见人们有小的过错,总是加以掩盖,庇护他们,因此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做中大夫的官,惠帝怨怪曹相国不治理公事,觉得曹参岂不是把他给轻视了吗?便对说道:“你回去,试着私下从从容容地问你父亲:‘高帝刚死不久,皇上年纪又大,你当了宰相,天天只是喝酒,却无所事事,怎么不去挂虑天下的安危呢?’然而这些话,不可说是我教你说的呀!”曹回去之后,找了个机会劝谏曹参。曹参当下大怒,就把拉下去鞭笞了200下,说道:“赶快回宫去尽你本分的职务吧,治理天下的事情并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道:“你为什么要鞭笞呢?先前是我叫他劝谏你的呀!”曹参便摘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自己想想,您和高帝到底哪个更圣明威武些呢?”惠帝说:“我哪里敢跟先帝比呢!”曹参说:“依陛下看来,我的才能跟萧何比,哪一个比较强呢?”惠帝说:“你好像不及萧何呢!”曹参说:“陛下所说的,实在一点不错!高帝和萧何平定天下后,一切法令都已经制定得很明白了,如今陛下只要垂衣拱手,我曹参等人只要牢牢守住职务,一切都遵照萧何的办法,不轻忽失漏一点儿,这不就很好了吗?”惠帝说:“是啊!你所说的实在不错。”

曹参做汉朝的相国,前后3年。去世后,谥号为懿侯,儿子继承侯位。百姓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法规,清明整肃;曹参接替他,遵循而不改变。执行他清静无为的政策,国家百姓因而统一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