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B卷彩色插图版)
45874300000136

第136章 《资治通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司马光不止小时候聪明机灵,长大后仍然是博学多才,因此皇帝让他负责编撰了《资治通鉴》。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呢?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的,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

《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资治通鉴》也有它的不足和缺点。由于司马光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对待农民起义问题上,其立场与观点有一定问题。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

辛苦写史书

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一起,用了整整19年,写出了鸿篇巨制《资治通鉴》草稿。

据说,司马光除了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外,晚上也很少休息。在他的勤奋努力下,一部300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定稿了。初稿几百卷,稿上竟没有一个写得潦草的字。待这部书修改完毕,仅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了满满两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