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被后人称为“圣人”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就是孔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说孔子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吗?
孔子是个大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无论家庭出身贵贱都可以入校学习。孔子的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
孔子一生中收了3000多名弟子,著名的有72人。
孔子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车上就讲起学问来。他和学生们一起生活,勤勤恳恳地教育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
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大力提倡“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忠于君主,要关心爱护他人。他还经常讲“礼”,就是要人们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地位低的人要服从地位高的人。
因为孔子的思想既有一般的做人道理,也有对统治者有利的方面,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孔子重视学问,但是看不起生产劳动,他反对学生耕田种菜,认为这些事是没有出息的,这是很不对的。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孔子一生总结了很多道理。他告诉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一位可以做我的老师。
他还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聪明睿智。
在学习上,要不耻下问,不能不懂装懂;要“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新知识。
这些经验直到今天还常常被人们学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