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艺术家成长故事
45899600000011

第11章 扬州怪才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出身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相当贫困。在他3岁时他的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后来父亲又续娶了郝氏。继母是个善良的人,对他很好。可是,在他14岁的时候,继母又病逝了,板桥又一次失去了母爱。万幸的是,他的养母一直陪伴着他,给他以母爱。

郑板桥的少年时代,在家里受过了启蒙教育。17岁时,离家到真州去读书。20岁时,跟随本乡先辈陆种国学习填词,同时结交了许多喜欢诗画的朋友。

1712年,郑板桥考取了秀才。23岁时,郑板桥结了婚,生有两男一女。生活的日益困苦,迫使郑板桥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谋生。起初,郑板桥在真州教馆,即私塾当起了教书先生。但他对教馆生活十分不满;感到痛苦和羞辱。的确,这是一个低贱的、傍人门户的、像坐牢一样的差事,而且收入很少。郑板桥就这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有时郑板桥满怀热情地出去借债,但刚走到中途就已觉气馁,等真正见到对方,往往遭遇冷言冷语,借钱的话则没法出口,只好打道回府。妻子拿出自己旧日的钗簪衣物,送进当铺,换回一点点粮食。就在全家最窘迫的时候,郑板桥最心爱的儿子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郑板桥3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中生活更加困苦,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不断有人上门讨债。为了生存,郑板桥不得不决定辞馆出游,以卖画谋生。这一时期,长达十年。他游历了庐山、长安、洛阳、北京等地方,创作了不少诗文。特别是在书法和绘画上有了自己的独创。

郑板桥的书法以隶、篆两种书体参合行书、楷书,其中以隶书和楷书为主而成的一种新书体,自称为“六分半书”。“分书”,即隶书,又称“八分书”。“六分半”即是使书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而且隶书多于楷书,这样就不足八分,因此,就叫“六分半书”。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而惊人的变化,对于书法史,也是一种难得的自我创新。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纵横错落,瘦硬奇峭,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画笔入诗,恰到好处地将绘画用笔的高度成就吸收到书法中去;二是他的行款布局特异。字常常不是直写到底,而是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浓浓淡淡,一眼望去如马路上乱铺的石子,但细玩之下,却又发现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和韵律感。

郑板桥的画以兰、竹、石、松、菊、梅等为主要描绘对象,而尤工于兰、竹,将墨竹推向极致。

郑板桥的竹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竹子千姿百态,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笔力劲峭,体貌疏朗,是他坚忍倔强的人格的写照。郑板桥善于通过简洁生动的线条,勾勒展现出竹枝的坚韧和勃勃生机。他的画纯用水墨,没有采用彩晕色染的画法,在酣畅淋漓的墨色中传达出竹子的青翠或饱经风霜,韵味隽永,意境美妙,令人回味无穷。

郑板桥与妻子徐氏二人相濡以沫,共同过了十几年艰难辛酸又真挚情深的生活。徐夫人去世后,郑板桥又续娶了饶氏,两人互敬互慕,情投意合,生活非常幸福。

郑板桥49岁时被选为七品县令。

声名大震,世人争先向他索要字画。但他非常自重,非重金不与。有一次江西张真人来了,商人们争着想巴结他,就想得到郑板桥的书联献给他。张真人定做了一张大纸,一丈多长,六尺多宽,派人求他的字,并请他撰写词句。派来的人问郑板桥要多少钱,郑板桥说“一千金”,派来的人嫌贵,只出五百。郑板桥欣然同意,奋笔直书,很快就写成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派来的人要求写下联,郑板桥笑着说:“说好是一千金,你只出五百,我也只给你一半。”派来的人只好回去告诉商人们,商人不得已,只得如数给他,他即刻书写了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人人都赞叹工妙绝伦。

据《潍县志稿》载,郑板桥调职潍县的第二年,潍县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加上前两年的瘟疫、蝗灾等灾难,百姓无以为食,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残酷情况。面对如此惨状,郑板桥忧心如焚,赶忙向上司报告,请求赈济灾民。但事关紧急,他又决定立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按照大清律例,开仓赈灾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方可实施。于是有人劝他不要急于开仓,免得得罪上司。但一心想救灾民的郑板桥如何肯听,他激动地说:“现在什么时候了,等到上级的批准,老百姓已经饿死了,若有处分,我承担。”他开仓拨出一批谷子,叫百姓写借条来领。此举救活了成千上万的人。

晚年的郑板桥,以在扬州居住为主,与汪士慎等人游历聚会,吟诗作画,形成了著名的扬州画派。他们的画风和当时所谓“正统”画风有所不同,被当时的人视为画坛的“怪物”,于是有“扬州八怪”之称。传世作品有《竹石图》、《九畹兰花图》、《修竹新篁图》等,后人辑有《郑板桥全集》、《郑板桥先生印集》。

1765年,郑板桥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