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家居旺财风水101问
4599200000002

第2章 住宅风水的基本概念(1)

风水是古老的关于地理环境和建筑的风俗,其中尤以家居住宅风水最为人所关注。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施加影响。以便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阴阳之平衡,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强活力。

1.什么是宅内形和宅外形?

住宅形法,不仅涉及对宅周围环境的选择与评估,而且包括对宅院形态的规定,主要是其高卑大小、方圆整缺的权衡,称为宅外形和宅内形。

《佃宅十书》论及宅居环境,认为:“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对阳宅的宅外环境和宅外形论述,以《阳宅十书》和《阳宅撮要》为多。

《阳宅十书》形举了数十种“阳宅外形吉凶图”,并作了“图说”。《阳宅撮要》主要是从美感和心理的角度对阳宅地基和宅外形进行沦述的。

由于中国古代以“宅为人之根本”,因此,在强调室外环境和宅外形的前提下,也极为关注宅之内形(即宅内空间的布局)。

与宅外形注重宅院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处理相比较,宅内形讲究的,主要是宅院内部环境的布局处理。总的说来,以翕聚、充实、净洁,“三要”、:‘六事”即宅门、厅堂、居室、井、灶、路、厕、仓、碾磨、畜圈等布置得宜、尺寸合度为吉。如《黄帝宅经》说:“宅有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全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少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六畜多四实,宅小沟东南流五实。”又多次强调:“治宅极宜壮实”,“位次重叠,深远浓厚吉”,“恒令清洁吉”,等等。

根据阳宅相法的有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兼容了很多生活习俗以及工匠民俗,在不少术书如《阳宅十书》中,对宅内形的品评与处理,也给出非常直观的种种吉凶不同的图式,并注记以相应的结论性说明,以供人们选择应用。这类图式的吉凶涵义,当然不乏迷信色彩,但也包含着很多的合理成分。

应当指出的是,在宅居环境中,宅内形即宅院的内部环境,同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更大,涉及因素也更细微复杂。侧重于宅外形即宅之外部环境审辨与选择处理的阳宅形法,往往难于解决宅内形的诸多微妙问题。在实际上,阳宅相法中有关宅内形的评估与处理,很大程度是以理气法为基础而规定的。虽然对宅内形的讲究以理气派风水最为擅长,但理气派风水的方位理气必须以宅外形得法为前提。正如《阳宅撮要》所引《宅宗》云:“阳宅亦要察坐势、朝案、向道,若专据九星,不察形势、方位,虽吉无益也。”

2.什么叫做“藏风聚气”?

风水学中的“风水”二字表明风和水一直是选择吉地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风水理想环境模式的重要功能之—就是挡风,或叫“避风”、“藏风”。最终目的是保持住宅周围小环境的生气不受散失。

《葬书》认为阴阳二气运行地下则为生气,喷发出去,则为风,风和生气是同种物质(阴阳二气)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因此,当生气露出地面,升入空中,就变为风,如果风被吹散荡尽,就会无法利用,故为了将生气聚止于某地,有必要防此生气荡散。不管怎样,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这就是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抱的盆地的原因。所以从理论上讲,若是风很易吹进吉地,该地就不值得用了。

《地理八十八向真诀》将风分为八种,并注释如下:

(1)前有凹风是明堂倾斜的标志,不是没有案山就是案山带凶,并且不能聚生气。因此,此风不吉,主贫穷潦倒,子嗣无继。

(2)后有凹风表明无主山。此风不吉,主贫困,短命,人丁不旺。

(3)左有凹风是青龙软弱(低矮)不振的标志,为凶,这样就会丧夫寡居。

(4)右有凹风表明白虎继续不断,凶,这样就会子嗣无继。

(5)两眉凹风是指从土山和青龙以及主山与白虎山交汇处吹来之风。凶,这样就会伤家主和子嗣无继。

(6)两足凹风指来自青龙和虎部尾之风(足指青龙、白虎两抱山的尾部)。大凶,主倾家荡产,满门灭绝。如果这些风吹自艮方(东北方)则凶极无比。

如上所论,这八种风均不吉利。八方风简称八风。八风指来自八个方位之风。风水中没有凸风,只有凹风,之所以称凹风是因为只有当中有沟谷存在时,风力书目由此吹进群山环抱的吉地。如果吉地为连绵不断的重山叠岭所层层环绕,那么当风吹来时,就会越此而过,不会吹进吉地。因此,吉地中的风反映了环绕吉地的山峦的质量。现在可知,尽管《僻书》并未将“山”定为最重要因素,但它仍然是风水中最重要的因素,比风更加受到重视。

至于吉地中风的性质,风水学确信风水穴处不应有任何方向的来风。但不管怎样,在一些特别实例,具有多方来风的地方也会吉利。

按阴阳概念,风还可分为下述两种类别。若风从山顶往下吹则称之为阳风;反之则称之为阴风。这是一种很普通的分类法。

总之,可以这么说,精明的风水师非常重视风的作用,但对它是通过为藏风所必需的山来间接加以强调的,环绕吉祥地的山的重要性同时反映了风水中风的重要性。

关于“藏风”的要求,《博山篇》认为生气有不同的。隋形,浮者最怕风吹,沉者则不然。原文如下:

势来形止,生气可乘。龙欲其聚,不欲其散。龙欲其止,不欲其行。……陇龙(按:干龙)属阴,其气浮如,最慑风吹。支龙属阳,其气沉如,不慑风吹。

说明气有沉浮,“藏风”要区别对待。《四库全书》所录《葬书》经文“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一句的注文,对“藏风”、“聚气”的情形也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注文是:

高垅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如人深居密室,稍有罅隙,通风适当,肩背便能成疾,故当求其城廓(按:周围形势)密固,使气之有聚也。平支之穴,地阳自下而升,生气沉潜,不畏风吹,……虽八面无蔽,已自不觉,或遇穴晴日朗,其温和之气自若,故不以宽旷为嫌,但瑞横水之有止,使气之不行也……

这段注文分“高垅之地”和“平旷之地”论“藏风”,认为:高垅之地“藏风”之时,要特别防止生气散荡“其途径是要求周围的山川形势环抱紧簇,从而达到“聚气”和“避风寒”的目的。因为风水穴周围山势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独特的藏风功能:逶迤而致的“靠山”,“势来形止,是谓全气”之地;左右两侧的山,用以挡风护气,穴场周围的水流,能阻止生气的散失,即所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水口紧锁严实,而不直冲,是为了关住生气,等等。总之,穴场周围的环境形势要完整严谨,不可缺漏,否则会导致“生气散于飘风”。对于平旷开阔的地区来说,其气属“地阳”,气性沉潜而不漂浮,不怕风吹,只要有水界之,使之不随地脉跑掉即可。所以,高垅之地是靠环境形势来“藏风”、“聚气”,而平旷之地是靠水龙来“聚气”的。

风水实践证明,择基选址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觅龙、观砂、察水,点穴,把气从龙脉引下来,聚之于穴,即“山气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气,凝结为穴”。首先是觅龙,即寻找祖山。古人认为山是气之源,在《望气篇》中谈到山的形势与气的关系:“凡山紫色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未休。”反之,“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可见环境和“气”的关系多么紧密。

当“气”运行中,又必须有气的连续性。郭璞《葬经》说:“气因形来而断不可葬也。然断有几等:有为水冲者,有为路所截者,有为畚锸所伤者,龙行至此,未有不遭其害者也。”这里龙指“气”,气流希望不要受阻。

“气”被引下龙脉后,左右龙虎砂山夹紧:“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近水旁,则水动而气散。”这时仿佛气流到达目的地了,需龙虎夹紧,否则就会漏掉,这里说的左右龙虎砂山就是上面提到的“形”,即环境空间,它像一个容器一样,容纳了“隐而难知”的“气”。

砂山之前还有朝山,不得与“气”冲突,应该“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

朝山再向两旁是罗城,罗城是祖山分障包罗于外,即龙之余气也。余气还以罗城护卫,以确保气不外溢。

因此前有朝山,后有大而高的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仿佛一个大四合院,全院的惟一出口就是水口,水口为“一方众水所总出也”,真好像四合院的大门,既是进出村的关口,又可能是溢气的通道,是个关键的地方。四合院总作有影壁,以防漏气,村落也不例外:“祖山开障展作罗城,罗城余气去,作关阑重重,关锁缠护周密。”这里关阑、关锁都是指水口。

古人选形可谓滴水不漏,用形紧紧拢抱着气。虽说气形相辅相成,但是像这样的气形关系在西方并不多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3.风水布局上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是怎样表示的?

在风水学的运用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口诀,那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这是一个最原始也最实用的口诀,被称为“四灵山诀”。四灵山诀是由天上二十八宿引申出的风水口诀,是一种有关天象的布局方法。实际上,在风水学里,除了四灵之外,还有一灵,是代表中间方位的勾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古代传说中的4种神兽。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五行家们按照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了5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中央为黄,配勾陈。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就是当我们从坐山向前望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出现护卫之山,有如一个人伸出两条臂膀,去拥抱前面的空间。青龙白虎相对应,白虎主凶而青龙主吉:白虎主死亡、道路,血光之灾及小人之位,而青龙主金钱、地位、贵人帮助及事业飞黄腾达。在风水学环境上,如果龙强虎弱,事业兴旺,容易得到贵人相帮,如果虎强龙弱,便叫白虎欺青龙,会招致小人,事业不顺,领导妒贤,下属嫉能,小人背地放冷箭。

4.为什么要保持左右方位的平衡?

左边是青龙位,代表刚阳,代表男性。青龙位壮旺,意味着遇贵人相助及拥有镇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