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与阁常连称、均为高层建筑,形式非常近似。阁的特点是通常四周设桶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有古朴的飞檐画栋、精致的花窗青瓦,屋顶常采用“歇山顶”,坡面和缓、出檐深远,檐角微翘。构成了一幅轻盈、美丽、多姿的轮廓,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代的楼阁,大都为木质结构,有的甚至里里外外不用一根铁钉。如蓟县的观音阁,全用木料作骨架,框架节点用“斗栱”连接,木与木相交处,都以木齿相咬,其结构巧妙,令人称奇。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阁在古代为贮藏性建筑,常常用来收藏书、经及功臣像。如珍藏四库全书的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等。在园林风景处,阁则用来点缀风景,供游人登高远眺,如山东的蓬莱阁,江西的滕王阁等。
我国现有的名楼也很多。如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山东济宁的太白楼、还有贵阳的甲秀楼、昆明的大观楼、广州的镇海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都着称于世。
亭:秦汉时十里设一亭,成为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边地也设有岗亭。
后来亭成为一种供休息眺望和观赏游览的小型建筑物,有顶无墙,或有楼。
唐时园林风景处筑亭就很普遍了。
亭子的美,远看在其多姿的概貌,入内则在其优美的造型和周围的景致。亭子的顶部,大都是飞檐,犹如羽翼舒展。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配上朱红色的亭柱,显得更是堂皇而庄重。周围或是翠绿簇拥,或是绿水环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亭子的样式千姿百态,有六角、八角、扇面、梅花亭等等,最为常见的还是方亭。
亭子有设在山上的,如长沙岳麓山腰的爱晚亭、北京景山巅的万春亭等;有设在湖中心的,如济南大明湖中的历下亭、杭州西湖中的湖心亭等等;有设在桥面上的,如扬州的五亭桥等。此外,设在松荫、竹丛、花间的亭子也是人们常见的。
古代,亭子往往是与惆怅之情联系在一起的。多少长亭送别,柔肠欲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如今,亭子则为游人观光和休憩的佳地了。
台,对于今世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随着日月的流逝,古代炫耀一时的名台如今已大都湮没了,或者说人们已不大常见了。
台,是一种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一般供望远或游观之用,如了望台等。
台,是我国古代宫苑和园林中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我国有记载的名台很多。如北京城东南的黄金台,为春秋时燕昭王所建,因台上放置黄金,以招揽天下贤士,故得此名。如广州越秀山的越王台,为秦汉时的南越王所筑。南京的凤凰台,相传南朝时有凤凰至此,因而得名。
在台中,命名最多的是钓鱼台。如北京有钓鱼台,河北南皮有姜太公钓鱼台,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也都有“钓鱼台”。幸存的古台中,邯郸的丛台较为着名。此台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筑,今天看到的虽非原台,但它的古风犹存。
榭,是建在高台上的敞屋,木构建筑,其特点是只有楹柱而无墙壁。在很多情况下常将台榭通称。孔传说:“土高曰台,有木曰榭。”积土高起者为台,台上所盖之屋为榭。台榭后来也泛指高地所建供游观的建筑物,如李白诗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旅游胜地常于水边筑一高台,台上设有无壁木构建筑(现代或用水泥楹柱代之),人们称为“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