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勾画出了中国史前住居的发展轮廓。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干燥寒冷地区,住居由地下上升到地面,经历了地穴——半地穴——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传统建筑土木混合结构以及抬梁式屋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长江中下游为代表的水网湖沼地区,住居由树上降至地面,走过了巢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南方民居穿斗式屋架的主要渊源。
一、地穴式住居
地穴式住居,又叫做“穴居”,即掘地为穴,作为住居。它是人工住居的最初形态之一,是从以天然洞穴为住居而发源的,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营窟”或“掘室”。地穴式住居又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形式。
1.横穴式住居,又称窑洞式住居,是在黄土断崖或陡坡上横向掘一洞穴作为住所,是黄土地带人们直接模仿天然洞穴而创造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关于这种住居的形制结构,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述,考古学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揭开了窑洞式住居的面纱。宁夏林子梁遗址窑洞式住居的发现和复原研究,把4500年前的窑洞式住居及其村落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2.竖穴式住居,是在平地上挖一竖向坑穴、在穴顶构筑覆盖物而成的一种住居形态。它作为从横穴式住居分化演变出来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竖穴式住居的出现,摆脱了横穴式住居只适用于黄土覆盖层较厚地区且必须依靠陡坡断崖的局限,使地穴式住居的挖建地域扩展到了非黄土地带的干燥地区。但是,竖穴式住居出入不便,且穴内潮湿,湿则伤民,不易于长久居住。于是,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竖穴逐渐变浅,穴顶结构逐渐增高、增大而演化为围护结构,居住空间逐渐由取土而成向构筑而成转化,竖穴式住居迅速发展为半地穴式住居。
二、半地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顾名思义,是居住空间一部分为生土挖建而成,一部分为围护结构构筑而成的住居。它是竖穴式住居向地面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个中间形式,在中国史前时期分布最广、使用最为普遍,其结构、平面及形式千差万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圆形和方形半地穴式住居。
1.圆形半地穴式住居,是半地穴式住居的原始形式。圆形便于挖建,并易于构筑其顶部的围护结构。
2.方形(长方形)半地穴式住居,是晚于圆形半地穴式住居而出现的,但它一经出现便获得了迅速发展,形式也多种多样。
半地穴式住居无论在平面布局、细部结构上怎样变化,但其基本的构造是相同的,即住居内部空间的下部系挖建而成,上部系构筑而成。也就是说,下部是就地取土形成的四壁,上部是利用树枝枝干及草泥土等构成的围护结构。这种在竖穴之上构筑顶盖的住居形式,已经具备了建筑学上的空间与体形两个方面。
三、地面建筑式住居
地面建筑式住居,是从地穴式住居,经过半地穴式住居的过渡发展而成的。人们在营建和使用地穴式、半地穴式住居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这种住居虽然结构简单、易于营建,但长期居住,潮湿会严重损害人的身体,于是人们逐步升高居住面,从而使竖穴变浅,直至居住面上升到地面;同时,人们利用树木枝干作骨架、植物茎叶或敷泥土作面层构成围护结构的构筑技术不断积累和发展,最终达到了可以不依赖竖穴而独立构成足够的使用空间的程度。于是,地面房屋建筑终于诞生了,其时约在距今六千五百年前后。
地面建筑式住居的最初形式是圆形的,而且顶部和四周的围护结构浑然一体,屋盖和墙体尚没有明显的分界。
方形地面建筑式住居的出现稍晚于圆形住居。它出现后开始逐步取代圆形住居。
方形地面住居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布局结构也由一栋一室向着一栋多室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家庭生活的需要。
四、干栏式住居
人工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时代开始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住建筑沿着地穴式一半地穴式一地面建筑的道路向前发展,而南方地区则由巢居发生和发展起了另一种居住建筑类型——干栏式住居。所谓干栏式住居,就是在由柱、桩构成的架空基座上构筑的高出地面的居住房屋建筑。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前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可以窥知中国史前时期干栏式住居之一斑。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存,是中国目前已知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其数量之众,结构之复杂,技术之进步,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史前时期也存在着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住居类型,如西藏高原的石壁房屋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期,虽然有一种为人们所喜用的主要住居类型流行,但还会有其他形式的住居同时并存;一种新型的住居出现之后,原有的住居形式并不是马上消亡,而是在继续营建,有的甚至延续数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