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绝不仅仅是客套话
46279600000031

第31章 求人时善用场面话,困难再大都不怕(4)

明代洪自成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所以我们在求人的时候,可先要求人家从小事上帮助我们,或者把困难拆分,一步一步来。

场面话小课堂: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你的难题看起来容易解决一些,求人的时候好开口一些。

1.让他退而求其次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爱做选择题,假如你直接请求朋友帮你的孩子找份工作,很少有人一口答应下来。但是下面这位高人的做法就比较现实了。

老杜给孩子找了份工作,由于户口问题定不下来。他的旧相识有能力搞定这事。于是他就来到人家府上。先是十分懊恼地说自己女儿不争气,吵着要出国要自主创业的,这得花多少钱啊,我哪有这个钱?

朋友听到这里以为他借钱呢,心里咯噔一下子。谁知他话锋一转,说:“我可拿不出这么多钱,就托人给她找了份工作,因为户口的事卡住了。那个管户口的叫老王,听说是你的同学?”这时候,朋友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帮他找人。老杜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2.拆分法

如果你想得到一根稻草,这很容易,如果你想得到一栋别墅,这很不容易。但是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就有用稻草换别墅的故事。当然换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用稻草换水果,用水果换绢布,用绢布换白马,用白马换别墅。在求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化整为零,先通过解决一件小事的结果去解决一件稍微大点的事情,最终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那件更大的事情。上述案例中小张用的就是这一招儿。

用“拆屋效应”求助,大大提高成功率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描写了一个现象:几个人在一个屋子里面,一个人嫌房间光线太暗,要求开一个窗,其他人却不同意。这个人再提出把屋顶掀掉,于是其他人就采取折中的办法,允许他开一个窗。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拆屋效应”。

乍一看,“拆屋效应”还很模糊,不知可以作何用。那么就举一个借钱的事例吧。

张三、李四两人打赌,看谁先从王五那里借到100元钱。张三先去找王五,实话实说:“借我100块吧,我有急用。”王五拒绝了,说:“我刚刚买完东西,没有了。”李四再去找王五借:“王五,借我一千块钱吧,我明天就还你。”王五睁大眼睛:“一千?你当我是什么人啊!”李四又说:“那你借我500?”王五摇摇头。李四再说:“那你借我100总可以吧。”王五不好再推脱就同意借李四100元。

当你去借钱的时候,先说一个比实际需要大许多的数字,对方肯定不乐意借这么多钱给你,于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但是,注意了,人就有这么一个心理,在拒绝他人,不能提供帮助的时候,他的内心会产生内疚感。当你第二次说出一个很小的借钱数额时,对方为了弥补第一次拒绝产生的内疚感,就会很乐意地把钱借给你。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说出这个实际需要的数字,就容易被人拒绝。

这就是“拆屋效应”的实际运用。

谈判时,“拆屋效应”也是一招妙棋。你先给对方一个看似很不合理的要求,故意让对方拒绝你。但是,对方是不愿意一味拒绝你的要求的,因为这样会使他承担拒绝的心理压力。当你随后提出预期的要求,对方就容易接受。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其心理的舒适程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要在两个小区树立一块“小心驾车”的大牌子。在第一个小区,实验者向小区的居民直接提出这样的要求,结果仅有不到20%的人赞同,计划遭到阻碍。在第二个小区,实验者没有直接提出这一要求,而是先做了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宣传,并且要小区的人们在一份赞同安全驾车的书上签字,自然几乎人人都签字赞同了。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才摆出真正的意图,要求小区的居民允许他们在小区树立一块“安全驾车”的大牌子。结果超过的半数的居民都投了赞成票。

老师在对待学习成绩落后,表现不佳的学生时,也可以使用“拆屋效应”的技巧。如果老师一次性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但如果老师先发现差等生身上的一些特长或优势,加以鼓励,再慢慢逐步地提出其他的要求,学生就会欣然从命。

这是拆屋效应反运用。当我们要求别人办一件事时,可以试着先让其办一些比这更难的事情,在被拒绝后进而提出小一些的要求,就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场面话小课堂:

“拆屋效应”还有另一种应用方法。在职场上,当你被分配到很难完成的任务时,你的领导可能已经利用了“拆屋效应”。也就是说,虽然他的要求听上去很高,但心理期望值并不高,这项任务的责任风险其实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习惯性地说“我不行”,不久之后,领导可能会认为你真的不行,以致干脆不给你指派任务;相反,如果你能勇敢地把工作接下来,就算完成得不够好,你也可能不会有什么损失。

坦然地接受那块烫手山芋,并告诉领导“这个我做起来有些难,但是我会努力的”,然后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收益。

三寸不烂之舌,把他绑上你的“利益战车”

大海的同事亮亮始终看不惯大海,因为他俩同时进单位,大海所读的大学比他差远了,可是大海的薪水是他的三倍,而且职位上还是他的领导,所以在羡慕嫉妒恨多种情绪的作用下,亮亮对大海非常看不惯,什么事都不配合他。偏偏亮亮又是该公司的业务骨干,也算是技术核心吧,今年大海还想再升职,所以很多事还真离不开亮亮的支持。怎么能把这头“倔驴”捋顺呢?大海想了想,找到了亮亮,开诚布公地跟他说:“怎么说呢,我得给你交个底,老总这人你也知道,喜怒无常,还奉行什么试玉需烧三日满,好多人才闲置不用就是为了考验他们,锻炼队伍,到时候委以重任,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上半年会有调整。”

说完这番话后,亮亮对他的态度果然改变了,突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对大海的工作配合了,对别的同事也随和多了。

老总真的会将亮亮这种小心眼没有团队精神的人提拔吗?谁知道呢,但是唯一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他会为大海的团队兢兢业业工作,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大海的求人,就是切中了对方的心理,把他拉到和自己统一战线上来。

很少有人自觉自愿去做不利己的无用功,古人云“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的衣服,心里就会揣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换句话说,当他的利益和你的利益是一样的时候,他不仅会主动帮忙,而且还要帮得好,帮得漂亮。所以求人办事并不难,用切身利益打动对方,晓之以利,让他认为帮你就是在帮他自己,这样不用你求,他就会上赶着帮你。

场面话小课堂:

如何把你所求之人绑在你利益的“战车”上呢?

1.找到共同敌人,把他变成自己人

心理学中有“合作度暗示”之说,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意识,需要获得安全感,只有当对付强劲对手的时候,才会尽量联合能联合的人,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科长主动给你加薪可能是因为副科长给你送了一张购物卡,同事帮你代班很可能是因为另外一个同事要加薪。所以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点,求人的时候晓之以情,找到彼此共同的敌人,如果能找到共同的敌人,就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那么你就是他的自己人了。

2.切中对方所需,将自己扮成“他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单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什么?因为他让对方看见了问题的利弊要害,切中了倾听者心中所需、所虑,然后循循善诱,最终采取行动。在职场上,少不了拉帮结派,往往需要你“站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智慧,把自己乔装打扮成“他的人”,站到他的队伍里,他自然就会护着你。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危险,你得小心别站错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