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具有竞争优势。信息革命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和机遇。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已达到1万亿美元,从而超过汽车和钢铁业,成为西方国家最大的产业。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信息交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工业社会,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了交通工具的进步,火车、汽车和飞机的问世使“周游世界八十天”的奇闻变成了永久的历史。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邮件的发送者在数天或数周内把邮件传递到指定的邮箱。电的发现进一步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存储方式和表现形式。海底电缆可以把报文发送到对方;全球电话网可以跨越地域界限传送话音;传真可以再现传送的文本和图像;无线电波和卫星把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通过电视画面传遍千家万户;录像带、录音带和光盘上的信息在社会上传播……。随着这些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了,生活节奏加快了,同时对信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利用方便的人机交互设备、通过公用的信息传输设施同步实现包括话音、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同步传递。
Internet的出现满足了这一要求。人们利用Internet这种新型的信息交通工具,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并且能够实现话音、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同步传输。
Internet的优势
Internet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它与其他信息交流手段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Internet上拥有大量的信息
Internet是信息资源的海洋,几乎无所不包:有科学技术领域的各种专业信息,也有与大众日常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有严肃主题的信息,也有体育、娱乐、旅游、消遣与奇闻逸事一类的信息;有历史档案信息,也有现实信息世界的信息;有知识性和教育性的信息,也有消息和新闻的传媒信息;有学术、教育、产业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也有经济、金融和商业信息等等。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表格、图形、影像、声音等。
如果将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做一个分类的话,几乎涵盖了人类主要的知识领域,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足以让柏拉图这样的大学者感到惊心动魄。请看以下列表,它勾勒出了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大致框架:
自然科学:包括天文、生物、化学、地学、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
技术科学:自动化、航空、航天、化工、计算机、软件、电子;
工业、交通、邮电、能源、环境;
建筑、工程、设计;
医学、药学、卫生、保健、心理学;
农业、林业、渔业、海洋、食品;
教育、文化、图书、杂志、图书馆、新闻、出版;
文学、艺术、影视;
国家、政府、政治、军事、法律、宗教、人口;
历史、考古、人文、语言、哲学;
财政、经济、金融;
商业、市场、求职、服务、组织机构;
体育、娱乐、旅游、气象、游戏;
其他:幽默、业余爱好、宠物、怪异现象、自然灾害。
Internet上的另一种资源是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互联网上的各种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存储空间和软件资源。一般地说,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的:Internet用户,如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教师或学生,都可以通过远程登录到达某台目标计算机,并使用这台机器。
Internet还有一种最宝贵的却容易被忽视的资源:人的资源。在Internet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人:教育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医生、营养学家、律师……以及具备各种专长和爱好的人们。所需要解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从网上得到别人的帮助。不仅如此,只要愿意,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提供者。
Internet提供新的信息传播
Internet改变了以往传统搜集、获取、交流和发布信息的方式。过去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音像制品、电话、电报和传真等等。然而,这些信息传播方式都有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人们都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且,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往往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不能及时地得到。例如,书籍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很难购进天下书,去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尽如人意。另外,书籍的实效性也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世界了,尤其是科技书籍表现更加明显,我们国内的许多科技译著,多是国外两三年前的东西。
Internet的出现则弥补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不足。Intemet能突破时空的界限,而且能变被动地接受信息为主动地获取信息,因此,Internet被人们称为继广播、电视和报刊之后的“第四类媒体”,它使人们对信息的搜集、获取、交流和发布变得如此简单。“信息就在你的指尖”,这是人们对今天获取知识的非常形象的比喻。当你联入Internet,只要移动鼠标,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了。Internet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突破了时间限制
在Internet上有很多的信息服务器,上面存放着大量的信息。由于信息服务器每天24小时始终开放,这样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信息服务器以获得所需的信息。这是以往传统三大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2跨越了空间限制
传统的三大媒体都受着地域的限制,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把信息传遍全世界。而Internet这一连接近180个国家的因特网,完全突破了这种空间的限制。在因特网内任何一个信息服务器的信息,都可以被因特网中的任何一个用户得到,在网上你真正体会到世界像一个地球村。你可以浏览任何一个信息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只要对方愿意,你可以和因特网上的任何人交流信息;你所发布的信息随时都可让世界上任何一个联到因特网中的人们得到。
3获取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
现在我们都在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体给予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很多并不是我们想得到的,而我们想得到的信息不能从媒体中立即得到。进入Internet后这种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在因特网中,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人们随时可以查找、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被动地接受许多不想要的信息。
4Internet具有交互性
Internet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因特网具有交互性,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输。用户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你也可以主动地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建议等,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等。
Internet与信息高速公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社会经济秩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已不仅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国脉。近十几年,各发达国家均在雄心勃勃地规划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那么,信息高速公路从何而来?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
早在50年代,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对美国战后经济的腾飞起过重大的作用,它加速了全美货物的交流,最终导致了美国经济的繁荣。1991年上述法案的提出者阿尔伯特尔·戈尔的儿子、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高性能计算行动”法案,尔后又提出了“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包括研制具有10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并行接口和在联网中使用的软件技术,异步传输模式、光同步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以及4兆比特每秒到1兆兆比特每秒传输速率的相关技术。这一法案涉及的范围有限,只是希望加快超级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促进超级计算及其程序软件的研究,加强美国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1992年,戈尔被克林顿挑选为副总统候选人,它在经济施政纲领中便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在这一设想中,他超出了原有运用光纤连接超级计算机的概念,而扩大到连接每家每户、深入到社会生活几乎每个角落的大范围。另外,针对美国面临教育质量下降,医疗体制并未向所有人提供服务的问题,新的设想要求“信息高速公路”至少应该连接所有的学校、图书馆和医院。后来,戈尔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被克林顿拿来作为竞选总统的口号。克林顿认为,进入90年代,乃至到21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变成了“信息”,若能建设一条沟通全美的信息高速公路,加速信息的交流,必将再次繁荣美国的经济。1993年1月,克林顿和戈尔出任美国总统和副总统,不久就由总统授权成立了旨在把有关“信息高速公路”的竞选诺言付诸实施的“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
1993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在国会发表了题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技术——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报告。文中提出美国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以此作为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带动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形成高、新企业群,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促使经济腾飞。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众说纷纭。在美国政府的工作报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中,对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作了如下定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计算机、数据库和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具备多媒体网络传输功能。它通过光纤和电缆把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图书馆、大学、企业以及家家户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所有的计算机用户可在办公室或家中利用其终端设备如传真机、电视、电脑终端等,像使用电话那样方便迅速地传递和处理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高速公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但它有两个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通信和计算机的普及。光纤通信技术基本成熟,需要一些商业调整和实验就可以应用,但要将光纤铺设到每个家庭,则需要巨额经费投资,对几乎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大的负担。计算机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普及程度较高,而在一些非发达国家则仍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信息高速公路的真正建成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从通信的角度来看,信息高速公路最基本的一个通信平台,是一个高速(宽带)的数字通信网。高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信息高速公路上“大量信息”的传输要求,这里的“大量信息”,除了指信息的业务量大之外,还包含有业务种类众多的意思。因此,这个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信息平台的高速数字网,是一个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简称B-ISDN)。
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引起的反响
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一出台,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这一计划虽然是针对美国的问题提出的,但却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因而许多国家也都纷纷制订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为此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球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事实上,许多国家早已看到了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并进行了一定的建设和研究,而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更促使他们进一步加快了建设的步伐。
(1)英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英国投资380亿英镑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例如,1994年2月23日,英国电信局宣布,它计划投资100亿英磅),在英国建立一个光纤通信网络,向人们提供新闻、教育、商业、金融和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同一天,英国贸易和工业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也表示,英国政府将建立20个新的数字式电视站,为今后发展全新的服务系统开辟道路。
除英国政府外,民间公司也积极参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英国第二大电信公司墨丘利公司也有自己的全国通信网络计划,同英国电信局展开竞争。与此同时,英国有线电视公司也积极向商业界和银行筹集资金。英国光纤公司利用英国现有的2000多英里(3200多千米)长的运河铺设光纤网络。英国独立广播局所属的NTL公司1994年4月开始开辟一条全国性的通信干线网络。
(2)日本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1993年春,日本政府决定从1993年财政年度开始的3年内投入500亿日元,建立连接日本各个研究机构的超高速信息网,这个信息网被命名为“信息研究流通新干线网”。这个信息网对利用大容量光缆,以筑波科学城和关西文化学术研究城为核心,将全国各地30多个国立、公立研究机构现有的多台超级计算机联网,各研究机构可根据需要相互利用。而且,日本政府的各个省厅之间也可利用超级计算机和学术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共同利用,以提高研究开发效率。
为了开发超高速信息技术,日本电气公司、日立制作所、富士通公司和日本通产省、邮政省共同管辖的基础技术研究促进中心联合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推动日本“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新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高速传送图像、声音、文字的多媒体信息网。
(3)韩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根据韩国政府制定的计划,韩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设连接公共机关、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与加强竞争力有直接关系的“信息高速公路”,二是铺设与全国每个家庭连接的光缆,使全体国民都能利用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高速公路”。
到2015年“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韩国将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大大改变。
信息高速公路的深远意义
从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到各国、又到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设想的提出与实施,只经历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由于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的大力推进,各大企业的积极响应,以及新闻媒介的大量宣传,我们已看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被称之为“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浪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全球。这使我们不禁要问,这一新的全球变革趋势背后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它又将会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