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昆虫有益虫害虫之分,人类同样也是良莠不齐,有君子小人之别。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在你的周围就有不少阴险的小人。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正人君子唯恐避之不及。俗话说,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可见“小人”为害之大。这些小人经常在背后给你使绊儿,在上司面前诽谤你,在同事中贬低你,甚至会在你的家人面前诬陷你!实在令人防不胜防。要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善良感动不了卑鄙,正直消融不了无耻。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你就必须认清小人的丑恶嘴脸,慧眼识破小人的招术,为自己构筑一道防火墙!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分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主要讲的是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但大多数小人隐藏较深,很难被人轻易识破,不象京剧中的脸谱,生旦净末丑,一目了然。所以,你要识别险恶的小人,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有一定的眼力。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是一位慧眼识奸佞的高手。管仲曾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当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前往探望,与管仲谈到万一有什么不幸,由谁来接相国之职。桓公问管仲:“易牙怎么样?”管仲乘机提醒桓公,千万不可任用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三人。这都是齐桓公身边的红人,深得桓公的信任和宠爱,在宫廷内外声名显赫,时人称为“三贵”。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手段讨取了齐桓公的欢心,逢迎献媚,各显神通。
竖刁讨好桓公,是凭他聪明机灵的天资,利用侍候桓公之便,大献殷勤,投其所好,迎其欢心,时间一长,桓公的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这位亲信太监了。于是,竖刁便成了桓公身边最亲近的人。
易牙是齐国宫中的一位厨师。他精于烹调技术,善制各种美味佳肴,由此逐渐获得了桓公的宠幸。易牙为了谋取高位。甚至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供桓公作美餐。据说,有一天齐桓公召见易牙,问道:“听说你善调味?”易牙回答说是。
于是,桓公随即开了个玩笑,说:“寡人对人间的鸟、兽、虫,鱼的味道都食过了,唯独没有食过人肉,不知人肉的滋味怎样?”此话本来是桓公随便说的一句笑话,但易牙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听后便思索着如何做出一顿美味的人肉来献给桓公。经过几番思索,他把主意打在自己亲生儿子身上,认为用儿子的肉献给桓公,一定会博得桓公的欢心。
一天午膳,易牙亲手给桓公献上一盘蒸肉。桓公观其肉,嫩如乳羊,尝其肉,其肉嫩美则远胜于乳羊。不一会儿,桓公就把一盘肉吃了个净光。食罢赞不绝口,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味道这么甘美?”易牙立即跪而回答:“这是人肉。”桓公一听吃惊地问:“这是从哪里弄来的人肉?”易牙回答说:“这是微臣亲生儿子身上的肉。臣的长子,今年已三岁了,臣听说过,‘忠君的人,不顾其家’,主公没有尝过人肉的滋味,所以把儿子杀了,献给主公尝尝,以表忠心”。桓公听后,心里很不舒服,再没说什么,挥手示意易牙退下。易牙走后,桓公虽然感到恶心,但又暗自思忖:易牙这样做,非人情也,然而他能为寡人而忍心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足见其一片忠心!从此对易牙非常宠信。
卫公子开方获得桓公的宠爱,则是通过对桓公的极力吹捧奉承而博取的。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太子,齐桓公率兵讨伐卫国时,卫国军队仓促应战,结果被齐军打得一败涂地,卫国国君只好派自己的长子开方前去求和。等到和议达成后,公子开方却不想回卫国了。他看到齐国强盛,即向齐桓公提出愿意留在齐国。桓公不解其意,问开方:“你是卫候的长子,将来要继承卫国的君位,为什么要舍弃千乘之尊而甘心屈仕于寡人呢?”开方乘机把桓公奉承了一番,说:“君候是天下贤侯,如果能持侯君候,我将感到荣幸之至,远远胜过自己做国君!”桓公一听这话,心里乐滋滋的,遂拜为大夫之职。
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就是这样各自获得了齐桓公的宠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齐桓公被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的表面殷勤、人肉滋味、甜言蜜语迷住了心窍,昏昏然而毫无觉察。然而。齐相管仲则从这三人的言行举动中,洞察出这帮的小人面目和狼子野心并请桓公提高警惕。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颇不以为然,说:“易牙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给我做肉羹,爱寡人胜于爱己的儿子,难道他对我还不够忠心吗?”管仲说:“不爱亲生骨肉是没有人性,没有人性的人,又怎么会真心对您哪?”齐公又问:“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身体,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身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忠于您呢?”齐桓公说:“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而屈身做我的臣下15年,父亲去世也没回去奔丧,这的人我还不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莫过于父母,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他人呢!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追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请您务必疏远这三个小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一代贤相管仲不愧有远见卓识,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揭穿了齐桓公身边这三个奸佞小人的险恶用心,用人之常情与易牙等三人的言行加以对比,反衬出了这三的小人伎俩,可谓有知人之明。
可惜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未能接受管仲生前的劝告,启用竖刁、易牙、开方等人。三年后,他们乘桓公病重之机,勾结起来公然作乱,他们把住宫门,不准任何人过去,最后把齐桓公活活饿死。齐恒公临终前叹息道:“悔不该不听管仲之言,才有今日之祸,管仲真不愧是圣人哪,圣人看问题都是有道理的。”
只有识别小人,方能做到有备无患。管仲的识人之术的也许稍有处世经验者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小人”,和“小人”的关系若没有处理好,常常要吃亏。
“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写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又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内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不过,“小人”还是可以从行为分辨出来的。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色:
——喜欢造谣生事: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谣生事为乐。
——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法挑拨同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的不合,好从中取利。
——喜欢拍马奉承:这种人虽不一定都是小人,但这种人很容易因为受上司所宠,而在上司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喜欢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因此对你也可能表里不一,这也是小人行径的一种。
——喜欢“西瓜倚大边”: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喜欢找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背罪。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不只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