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46530100000017

第17章 思想篇(2)

他将柏拉图交给即将返国的斯巴达使节波利斯,让他将柏拉图牵到奴隶市场出售。事后,迪奥尼修斯却命令柏拉图所乘船的船长制造翻船事件。但是,谁都没想到,柏拉图是个游泳健将,他幸运地游到埃伊纳岛。但当时埃伊纳岛和雅典正在交战,柏拉图成了战俘,被拉到奴隶市场贩卖。凑巧的是,在地中海爱琴那奴隶市场,毕达哥拉斯再度相遇柏拉图,他用20米那(埃伊纳货币)赎回了柏拉图。

公元前392年夏,柏拉图踏上了奔赴恒河流域的征程。他再度途经西西里岛,先后取道库瑞涅、埃及、约旦,然后到印度。在这期间,他已开始设想举世著名的对话篇章《理想国》。

公元前387年初春,柏拉图终于结束他游学12载的艰难旅程,返回故乡雅典。这时,柏拉图整整40岁。

历尽人世艰辛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法偿还毕达哥拉斯当年为自己所付的赎金。而毕达哥拉斯收到这笔钱后,用它买下了雅典城外东北方一公里处一块叫“阿卡德米亚”的地皮,并转让给柏拉图鼓励他创立“学园”。

公元前387年秋,阿卡德米亚学园正式创立。从此,柏拉图开始了自己学园的教授生涯。他以学园为阵地,进行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为教育主旨的教学方针。他除了在学园讲台授课外,同时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表达自己的教学目的。宏伟的阿卡德米亚体育场、开阔的学院广场、花团锦簇的画展大厅、浑金璞玉的校园门口,乃至学生的宿舍和食堂,都成为柏拉图传播知识、宣传思想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成为柏拉图和学生们讨论知识、争论问题、取长补短的实用课堂。由于柏拉图创立学园的“奠基圣地”是坐落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米亚祭坛之上,因而,后来欧洲各种不同语言文字的科学院也都源于这一希腊单词。柏拉图创立学园的历史地位,在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进程中,无疑是极其高尚和今人崇仰的。为此,柏拉图的大弟子亚里士多德曾骄傲地称颂这座学园“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所大学”。

在主持学园期间,柏拉图曾两度重访叙拉古,向继位的迪奥尼修斯二世宣传建立哲学家掌权的理想国。迪奥尼修斯二世口头上表示赞同,但行动上却丝毫不变,甚至企图加害于柏拉图。由于朋友们大力营救,柏拉图才得以脱身回到雅典。柏拉图从政治上的惨重失败中意识到理念论的一些原则性缺陷,对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作了一些重大修正,进而把辩证法引入了他的理念世界。这些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后期著作之中。

公元前347年秋。当年的年轻人——柏拉图,也已变成白发苍苍的“智圣”老翁。81岁生日那天,恰好是学生索瑞克斯婚宴。平生未娶的柏拉图也应邀出席。结婚典礼上,过于喧嚣的场景,搅得柏拉图心神难静,他请求小憩一会儿,颤巍巍走进隔壁卧室。当婚宴正式开始时,新娘、新郎去请这位哲圣,这才发现,他已永远安然人睡了。他的手心里,还捏着一纸墨迹未干的文字:“结婚是美、公正与爱的化身。”这时,热闹的大厅里寂然无声,他们仿佛领略到:这位哲学家正展翼在无极之中翱翔,他正将自己的生命洪流汇入自己的“理想国”……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做“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生前,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导师;死后,他是西方两千多年文化的主宰。作为拍拉图心爱的弟子,他却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百科全书式的宗师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前384一前322)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殖民地斯塔吉拉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二世的御医和朋友。他早年父母双亡,由一个亲戚抚养长大。17岁那年,亚里士多德来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雅典,在柏拉图开办的学园就读,后又在这里任教达20年。他在学业上出类拔萃,连柏拉图也称赞他是“学园的精英”。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因与学园继承人意见不合,于公元前348年离开雅典,到小亚细亚、米提勒尼一带漫游讲学,声誉日隆。

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之聘,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担任了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据说,亚里士多德还专门为亚历山大编写了教材。作为一个注重实效的教师,他深知因材施教的道理,没有一厢情愿地让高妙玄奥的几何学弄得亚历山大不得其门而人,而是着重培养王子的人格。六年之后,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返回雅典。他创建了吕克昂学园,专事教学和著述。这是亚里士多德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上午带领高年级学生探讨哲学、物理学、辩证法等专门性的问题;下午向低年级学生讲授修辞学、政治学等基本科目。他的一些重要著作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亚里士多德强调独立思考,他在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批判时曾直率地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他在总结自泰利斯以来的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本体学说和四因说,阐述了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等哲学基本理论。

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创制的一门新科学。逻辑的意思就是正确的思维方法与技术,其职能是论述取得知识的方法,它蕴涵在各门科学的各个学科之中,它将正确的思维和方法简化为定律,因而是枯燥的,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最大成就在于三段论式的论证,他认为三段论式是一切思维运动的基本形式。三段论就是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论证,由某种前提必然得出新结论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自然就是运动和转化,而研究自然的物理学所关注的就是运动或称各种变化。由此他玄妙地分析了物质、运动、空间、时间、无限、原因等所谓“终极概念”。亚里士多德指出,自然中的一切对象都由质料卡勾成,并且必然具有运动和变化。他把狭义的运动分为三大类:一是量的运动,即增加或减少的运动;二是质的运动,即质的转变;三是空间运动,即位置的变换。他认为既然运动是永恒的,那么,时间也同样是永恒的。宇宙有无穷的过去,也有不尽的将来。

亚里士多德也是有系统地比较动物学的创始人,在其身后两千年内一直是生物科学领域无人可及的权威。亚里士多德生物学体现出的首先是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从身边事物出发,在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材料之后对动物进行了科学分类。他创立了胚胎学,他有着卓越的抽象与分类的科学能力。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为科学家们所否认,但却被现代的研究结果证实。另外,亚里士多德还有植物学著作,可惜已经佚失,留下来的有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特的植物学大纲,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研究理论的体现和成果的继承。

亚里士多德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得到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赞助,相传这位征服者挥师远征时,曾下令部下所到之处为他的老师提供珍禽异兽的标本。

亚里士多德还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奴隶主阶级的人性论。他批判了柏拉图伦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成分,肯定了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认为快乐是人的德性活动的自然结果。

亚里士多德是博学的人,在美学上也颇有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系统地论述文艺理论和文艺批判的著作,一向被西方学者奉为金科玉律。他从艺术的本质出发,认为艺术就是再现或摹仿,诗所摹仿的不是对象的外表,而是其本质和发展方向。“摹仿说”是亚里士多德美学和艺术修辞学的精华。

然而,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时期的安宁生活并不长久。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突然病逝,消息传来,雅典出现了反马其顿运动。

亚里士多德感觉到自己在雅典将没有安宁的日子,而且生命也将受到威胁,因为起义者已经以不敬神的罪名公开起诉和通缉他。人们都记得,雅典人曾以这一罪名毒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了“不使雅典人重犯冒渎哲学之罪”,匆匆离开雅典,独自一人来到故乡埃维亚岛的加尔基斯城,居住在母亲所遗下的老屋里。由于远离文化中心及亲朋好友,他深感孤单冷清,抑郁成疾。次年,62岁的亚里士多德在孤独中病故。

亚里士多德一生写下大量的著作,但生前并未成书。在他去世130年之后,人们才在小亚细亚的地窖里发现了他的大量手稿。公元前40年左右,吕克昂学园的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德罗尼柯将这#手稿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当时的各门知识几乎无一不知、无一不精,成为逻辑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在人类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十=多德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僵死的东西则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所利用,成为经院哲学的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由于受贵族生活的影响,所以他不仅举止温文尔雅,在衣着上也特别注重华丽。亚里士多德入学的时候,柏拉图到西西里岛访问去了。等到他回来,发现学校招了这么一个花花公子,大为恼火,他对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追求真理的青年人是不应该过分地打扮自己的。”,”但亚里士多德却告诉柏拉图,糟糕的服饰不能给自己良好的心情。柏拉图只好听之任之。

在一场论战中,亚里士多德崭露了头角,他的论述气势纵横,论及的知识广博加上说理透彻,因而为柏拉图的学校争得了荣誉。此后,他便变成了学校里的明星人物。柏拉图曾经这样评价他说:“我的学院可分成两部分——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您构成它的头脑。”

作这一个政客,他心肠冷漠,趋炎附势,不值得赞赏:作为一个学者,他倡导知识的力量。至今余音不绝。

呼唤知识第一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

1561年1月22日,弗兰西斯·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临河街约克宫殿的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母亲是爱德华六世的导师安东尼奥爵士的女儿。培根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573年,培根12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剑桥大学附属的“三一学院”学习。1576年,刚刚14岁的培根竟公然宣称,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把自己的学问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之上,真是大错特错。

同年底,培根结束了在剑桥“三一学院”的学业之后,就拿着中学毕业证,跟随英国驻法国大使埃米阿斯·波莱斯尔男爵“出使”巴黎,来到法国,并在法兰西的土地上进行旅行访问。

就在培根滞留巴黎的时候,他的几位哥哥却在闹着分家。他们认为,父亲对培根过于偏袒,所以在家产的分配上,别人应多得一点。老培根无奈,只好同意把财产分给所有儿子,但众兄弟不同意未成年的培根也分到其中一份。这可急坏了老培根,他尽力说服几位哥哥不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弟弟,正当父亲准备给他第六个孩子培根分配一份财产时,却于1579年初突然去世了。

培根在法国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匆匆起程回国。回国后,培根才完全看到,父亲培养自己的计划也随他的死亡变成了泡影。从此,培根一下子跌落到贫困的深渊。

1579年底,身无分文的培根报考了当时英国有名的葛莱法学院,专攻法律专业。从此开始了几乎没有色彩的大学生活。

清晨,培根必须早早起身,沿着泰晤士河边的人行道,一路小跑去收捡废品和垃圾,然后送到设立在远郊的城市卫生管理站。只要他一天不干这活儿,马上就会被别人顶替,早晨8时以前,培根又必须坐在教室里,不能迟到。否则就会被学校开除。因为培根一次只能交纳三个月、最多一个学期的学费。为了保证准时到校上课,培根只好不吃早点,直接进教室上课。这样,天长日久,培根的身体受到了损伤,病也渐渐多起来。

后来他找到一份抄写稿件的差事,这比他原先收捡废物和垃圾总算是轻松了一些。他辛辛苦苦地抄写,勉勉强强挣来一个穷学生一天的饭钱。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培根开始痛恨贫困的生活,渴望通过权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1582年,21岁的培根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毕业资格,还领取到了葛莱法学院的法律学位。1583年,培根凭借叔父威廉·西塞尔在英皇室的权力,在皇家下属的督察机构混到一个法院书记员职务。但是培根并不满足,他企望掌握英皇室的司法机构。

对权力的渴求使培根愚蠢地威胁他的叔叔,说他要辞去法院书记员的职务。西塞尔对培根的威胁感到可笑,他让手下人把培根找来。培根一听叔叔传唤自己,以为好事成功,忙不迭地赶来。想不到,卫兵却命令他跪到远离叔父的台阶下。西塞尔捋着胡子,慢吞吞地讲:“看在你我叔侄的情面上,这回饶了你!再胆敢胡来,就地砍头!理由是谋反!”

培根并不甘心失败。他了解到,在巨大的官僚集团里,有一个同他叔叔分庭抗礼的小集团,他们的头头是女王的宠臣——精明干练、老奸巨滑的埃塞克斯勋爵。

于是,年纪轻轻的培根给这位有权有势又和蔼可亲的贵族头领写了一封密信,向他表明了自己誓死要打倒西塞尔的雄心。很快,培根的信就到了埃塞克斯手里,培根得到召见。在秘密会晤中,培根以他翩翩动人的风度以及非凡的辩才,赢得了埃塞克斯勋爵的欢心。

然而从1590年开始,埃塞克斯勋爵慢慢失去了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他的宠幸。后来,埃塞克斯勋爵干脆被女皇推上了法庭,作为勋爵挚友的培根竞自告奋勇要求出庭检举勋爵。在法庭上,培根几次站起来郑重发言,揭露勋爵妄图谋反的罪行。在场的人都用询问和怀疑的目光注视着他。因为他是以被告的密友的身份出现,因而对被告的野心和不轨动机了如指掌。培根提供的证词,表面看去,堪称铁证如山。于是,法官们毫不留情地宣判埃塞克斯勋爵有罪,理应送上断头台。

就在埃塞克斯勋爵死后两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