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一生没结过婚,他把爱都献给了未来一代。他和很多的小读者保持通信联系,孩子们在信中向他提出各种问题,他也尽可能地满足他们。
1872年,安徒生发表了最后一篇作品《园丁和主义》以后就卧床不起。1875年8月4日,这个“永久的孩子”离开了人世。他的童话却像朵朵鲜花,在孩子们的心头永远怒放。安徒生的母亲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家里人让她到街上去讨饭,她却躲在城里的桥下不敢回家。在一个诱奸者那里,她受骗怀了孕,女儿还没有出世,那家伙就无影无踪了。安徒生既同情母亲,又痛恨这个世界,于是就写了一个愤怒的故事《她是一个废物》和一个可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他出身贵族,却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曾迷恋声色,最终却成为虔的清教徒;他拥有温暖的家庭,却在生命的尽头选择了出走。
一生矛盾的文学大师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列·尼·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一个世袭贵族家庭。托尔斯泰幼年活泼顽皮又多愁善感、富于幻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看到周围的生活有快乐、有忧伤,尤其是当看到善良忙碌的家仆穷困痛苦时,他幼小的心灵便悄然萌生出羞愧和自责,从此这种感情纵贯他的一生,使他时时进行自我剖析,求得道德上的完善。
13岁时,托尔斯泰来到喀山。16岁时,年轻的托尔斯泰身穿海狸皮大衣,戴着白手套、三角帽出现在喀山大学。喧嚣的上流社会生活从此抓住了托尔斯泰。尽管他故作矜持,心中对这种生活却深感兴趣。童年绚丽的幻想,恍惚不清的理想都淹没在喀山生活的旋涡里,他的宗教观念也受到破坏。然而,年轻人在喧嚣中越来越感到孤独、厌恶,他思考着周围的虚伪。他开始扎入知识的海洋,深入研究法学、哲学、文学,阅读别林斯基、普希金、果戈理、歌德、卢梭等人的作品,期望找到解决现实矛盾的答案。
19岁时,他没毕业就离开了喀山大学,继承了波良纳庄园,成为年轻的地主,开始着手经济管理,农事改进,试图改进农民的生活。同时,无法遏制的对真理的探索促使他自学地理、统计学、外国语、音乐、绘画、医学、文学……他急切地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然而,面对农事改革的失败、农民的贫困,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痛苦,日记中记满他猛烈鞭挞自己的话语。
1851年,23岁的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经过考试,获准尉军衔,后至中尉。他从士兵和山民身上看到了俄国大地上的优秀精神。26岁那年,托尔斯泰回到波良纳,不久又到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克里米亚战争的战火正在那里燃烧。一种献身的精神鼓励托尔斯泰亲自参加了战斗,“危险常常从身边掠过”。他写下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战地作品,为俄国文学中士兵心理描写奠定基础。
1855年,27岁的托尔斯泰以军事信使资格来到彼得堡,这在文学界已知名的青年军人从此踏入了俄国文坛。1857年,他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旅游。8个月后,回到波良纳,沉迷于改善农民的经济管理。他想劝说农民赎回土地,但农民敢相信一个贵族老爷的善心。托尔斯泰决定办学校唤醒农民的识。他出资办学,招收农民子弟,甚至出国考察西欧教育。波良学校的声誉传出图拉省,传到彼得堡,甚至国外。
作家并没有忘记文学的使命。从1862年至1869年又写出天才史诗、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小说以1807年国外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以四大家族生活变迁为主线,展示了争前后1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和各个阶层的生活,同时,也分体现了作家以“自我道德完善”来消除人世罪恶和“勿以暴力恶”的思想。
《战争与和平》完成了,作家并没有轻松,他内心又产生某种烈的莫名其妙的渴望。“想要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呢?”作家自己害怕恐慌起来。这一时期,他的精神探索极为紧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给农民带来自由幸福,相反,到处都可以见贫困和掠夺。他所期望的人人道德高尚、幸福、心满意足的理想在俄罗斯大地上像个遥远的梦。
1873年至1877年,作家花了四年时间写成伟大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塑造了一个被上流社会扼杀了青春、生命的安娜。安娜的悲剧是对整个上流社会的控诉。但是,作家的思想是矛盾的,小说中仍宣扬着他的“自我道德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思想。完成这部小说后,作家的精神危机加深,他停止了一段时间的创作,甚至想自杀。
1881年,托尔斯泰一家迁往莫斯科。作家当时已闻名于世。好朋友、崇拜者伴随着上流社会的娱乐生活一下充满了这个家庭。托尔斯泰深感痛苦和厌恶。他写道:“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那个阶级的生活。”他接近人民,去参观监狱、听审讯,去收容所和贫民住区访问,还组织赈济灾民的活动,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托尔斯泰大胆地向统治者的世界发出炽烈的控诉。
1889年至1899年,作家用十年之力完成了不朽的长篇小说《复活》,提出了那个时代最深刻和最复杂的问题。托尔斯泰没有一部作品像《复活》那样,对资产阶级地主制度的批判那样有力,也没有一部作品像《复活》那样无情地暴露教会、军国主义和资产阶级伦理的罪恶。
《复活》触怒了社会,酝酿了多年的加害作家的计划出笼了。托尔斯泰被开除教籍,遭到御用文人的恶毒毁谤。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竞寄来绳子,让作家吊死。然而作家赢得了人民,安慰和同情的礼物、信件从国内、从世界各地飞往波良纳。
晚年的托尔斯泰生活在波良纳,生活很困难。作家不要伯爵头衔,拒绝出任法庭陪审官,公开声明放弃财产所有权和版权,要求全家人过普通人的生活。这些都引起了家庭矛盾,妻子常和他冲突。托尔斯泰难以容忍,终于在1910年10月28Et深夜,乘一辆轻便马车离家出走。秋雨绵绵中,这位82岁的老人病倒在乌拉尔铁路线的阿斯塔沃小站,11月7日与世长辞。
尽管政府力图封锁作家的死讯,但成千上万的人还是赶来为作家送葬,农民们举着旗幡走在灵柩前面,旗幡上写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关于你的善行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些失去亲近的人的波良纳农民的心中。”
托尔斯泰结婚的初期,他和他的太太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以至他们还一同跪在地上祈求万能的上帝能让他们的这种快乐永远长存,然而后来,他们的婚姻却变成了悲惨和苦恼的渊薮。他的夫人追求金钱与地位,但他却认为财富和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她信仰武力统治,他却主张以仁爱服人。最糟糕的是她那强烈的嫉妒心。她憎恨接近她丈夫的所有朋友她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也赶出了家门,随后,她还闯入托尔斯#的房间,用气枪朝着她女儿的照片射击。他再也不能忍受这个破碎家庭中的痛苦了,于是才在1910年10月28日深夜,离开了他的太太,逃出了家门。
他是第一个摘得世界最高文学奖项的亚洲人,他把世界的目光汇聚到东方这片古老而沉重的土地上。从此他一边担当东两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边为祖国的命运不停奔波着。
倾倒东西方的爱国诗人
——印度作家泰戈尔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首府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商人兼地主的家庭,属婆罗门种姓。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他在充分的自由与严格的家教中长大,家中开明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氛围,对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泰戈尔从8岁到13岁,先后被送进四所学校学习。但他特别厌恶当时学校刻板的教学,在每所学校都只待了一年,最终还是辍学回家了。他父亲便请了加尔各答有名的教师到家里来授课。他在家中系统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数学、孟加拉语、梵文、绘画、音乐等课程。在泰戈尔的童年轶事中,对他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有三件事:一是随意写作,9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首诗;二是朗诵圣歌被授予圣职,使他终生都喜欢圣歌;三是第一次随父亲游历了喜马拉雅山,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878年,泰戈尔遵父命去英国留学,到伦敦后注册进入了大学。他总共在英国逗留了十四个月,这期间,他在大学里只念了三个月的书,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西方文学艺术。他特别喜爱英国文学,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的诗歌,并对司各特的小说倾慕不已。这段留学生活对泰戈尔一生的创作都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他从中汲取了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他复杂的世界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回到祖国后,泰戈尔于1883年12月结婚,婚后的生活十分美满,并生有一子一女。但好景不长,1902年,与他相依为伴的妻子逝世,泰戈尔十分悲痛,写下了诗集《回忆》以志纪念。一年后,他的女儿也不幸天亡。1905年,泰戈尔的父亲又离他而去,从此他失去了一位不断鞭策他进步的严师。泰戈尔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顶住了命运的一次次打击,他写出了一系列的诗。为悼念亲人,寄托哀思,这些诗中充满了柔情、恩爱和勇气,将一位丈夫、一位父亲的深情厚意浓浓地融进诗里。
20世纪初,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掀起了新的高潮,泰戈尔毅然投身到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中去。他亲自组织群众集会,领导反英游行,并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和歌曲,许多作品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创作的《人民的意志》这首歌,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2年1月,加尔各答的市民为泰戈尔庆贺50大寿,在这之前,还没有一位作家享受过这种殊荣。这一年,泰戈尔第二次访问英国时,他的诗集《吉檀迦利》出版了,泰戈尔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随后他离开英国赴美访问,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欢迎。他的文学作品在美国十分畅销,《吉檀迦利》中的六首诗在芝加哥《诗歌》杂志上发表。1913年4月,泰戈尔回到伦敦,这时他在英国文学界已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士了,他结交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叶芝、罗森斯坦等。泰戈尔于同年9月回到印度,两个月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把这次授奖作为前所未有的国家荣誉而举国庆贺。这是亚洲文学家第一次获此殊荣,它预示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