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在上中学时,有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同学们讲话,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不过我今天来……”,以后,到处都是“不过”。
像这一类的小毛病,可能你平时一点也不觉得,要问一问你的朋友,请他们替你注意一下,多提醒你几次,你就能改正了。
有人特别爱用某些词来表达众多的意思,也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
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乎在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起来了。“你真太伟大了!”、“这文章太伟大了!”、“今天看了一部伟大的电影”、“这批货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最妙的是有一个朋友喜欢用“那个”代表一切形容词。你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吧:
“今天太那个了!”
“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
“我觉得这件事未免有点那个。”
“……”
这一类的毛病大概是由于太偷懒,不肯动脑筋想一个形容词的缘故吧!
要多记一些词汇,才能生动和恰当地表达你的思想。
在“好”这个概念之下,有“精彩”、“优美”、“善良”、“出色”、“美丽”、“愉快”、“呱呱叫”……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法,不要那么简单地说:“他是一个好人”、“这个茶杯很好”、“这本书写得太好了”……
“他是一个好人”,不错,可是他是怎么个好法呢?从最伟大的人,到普普通通、没有犯大错误的人都可以说是个好人。他可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也可以是一个服务热心的人;他可以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力求上进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劫富济贫的人;他还可以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到底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好人呢?同样,你说:“这个茶杯很好”是“样子”好,是“颜色”好,还是“质料”好,还是“价格便宜”,或是“最合你的需要”……
一个口才好的人,说的话精致而细腻,丰富而活泼。不要像三岁小孩子那样,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个极简单的字:“我跑到门外边,猫看见我就跑到树上,树上的鸟儿都跑开了,树上的苹果也跑到地上来了……”
☆不要太琐碎
有些人喜欢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来最精彩、最生动。许多人都喜欢听别人讲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新闻报道中,“目击者”和“当事人”的叙述也是最吸引人的。有很多人把亲身经历编成小说,拥有众多的读者,甚至改编成电影也很卖座。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讲故事,所以当许多人讲述自己经历的时候,自己一味地起劲,对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觉得很有味道,样样都觉得非讲不可。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茫无头绪,索然无味。
这究竟是犯了什么毛病呢?
在这种场合,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引用的对话太多。
例如,你说你见了什么人,以下就是“他说……”,“后来我又说……”,“他又说……”,“那么我就说……”,“他的太太这时候就说……”,“所以我说……”。像这样“我说”、“他说”、“他们说”,听的人一下子就被你搞糊涂了。
二是你讲了许多不必要的细节。
例如,你说:“我到一家理发店去理发,在××街和××街的转角处,门牌是四三五号,××街正在修马路。我记得这家理发店是五年前开的……”讲了一大套,别人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其实你所讲的这些都是多余的。你要说的是你走进一家理发店去理发,有一个理发师是你大学的同学,他为什么做起理发这一行呢?这才是你想说的问题。
讲故事比起写故事来更难一些,抓住要点,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引起对方的浓厚兴趣是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少用对话,节奏要快一点,在重要的地方,讲得要详细一点,其他地方则可以用一两句交代一下就行了。
讲故事的能力,对口才训练是很有帮助的。即使你不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也能使你的谈吐更生动有趣。
25.放弃执拗
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他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事事要占上风。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你简直不为别人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却是这样做的。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都远你而去。
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最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没有必要费心作高深的研究。至于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决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以随时提出,像要教训别人的神气。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谈天,那你更应注意,太多的执拗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你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
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这才能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都有一个目的: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他们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件事情有相同的看法。
如果双方的意见一致,你会感到一种同情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因而引起双方的争论。
因此,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
同样地,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你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做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
☆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与人不同的意见而得罪了许多朋友。因此,有许多人和许多书总是劝人们不要表示自己不同意。其实这种做法是很片面、很虚浅的,而且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无论一个人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极愚蠢、极狂妄的人以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拥有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如果你对他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也许第一次见面他很喜欢你,但不久以后他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很圆滑的人。到处都做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会看得起的。
那么,也许你会问:怎么样才能对人老老实实地表示自己的意见,而又不会得罪人呢?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的,很简单的办法,同时也很有分寸。
细心观察社会和人生,你就会发现,只要你的方法得体,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其实得罪人的不是你的意见本身,而是你对别人意见的态度。如果在你表示不同意时,把自己的意见看得绝对正确,而别人的意见简直是愚蠢幼稚,荒诞无稽,那你就深深地刺伤了别人的自尊心。
因此,你要遵守一个原则:在你表示自己意见的时候,你要假定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误,你不要强迫别人立即相信你的意见,你要给人以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你的意见,而且还要提供有关你的意见的根据。这样才能使别人对你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武断。与此同时,你还要表明你愿意考虑别人的不同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据。你要明白,假使对方能够使你相信他的意见,那么你就立刻抛弃你自己原来的看法。
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另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才是理想的交谈方式。
有时候,如果你的看法与普遍的看法相差太远,你可以事先作这样的声明:“也许这是我个人的偏见”,或者再补充—句:“我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和大家一致,可是目前我还没有足够的理由这样做。”
许多人在别人面前,常常没话可谈,这就是因为他到处都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如果他一方面不愿意随声附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一方面又怕说出自己的意见会“得罪”人,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缄口不说。
☆不要为一点小事争论
我们常常看见人们谈话,谈着谈着就争执起来了。他们争论的不外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事情,他们的观点大体上一致,可他们都以为对方完全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弄得大家都非常不愉快。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悲剧,可是谁也无法制止。
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在表示不同意之前忘记说或者以为不必先说同意的部分。
人们常常听了对方的长篇大论之后,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与自己的看法不同,于是立即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这话,以为自己的意见完全被否定了,当然有些不太高兴。
在这样的场合,我们一定要记住先说明你赞同的方面,然后再说明在某一点上你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或指正,因为他已知道双方的主要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即使你不同意的是一个主要问题,但你最好仍能先表示你赞同的方面,哪怕是最不重要的方面。这样做并不是说你太滑头,因为你并没有做违心之事。你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缓和一下谈话的气氛,使对方觉得你并不是一个抹煞别人一切的人。这样,谈话就可以很融洽地进行下去了。
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有多么大,冲突多么严重,只要你不表现绝对不可商量的态度就行了。相反,我们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并且使对方相信,无论有多大分歧,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你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使谈话陷入僵局,只要谈话之门没有关上,那就永远不愁无话可说。
26.不卑不亢
☆和上司谈话
在工作上,在社交场合,容易使我们紧张的就是和那些地位在我们之上的人交谈了。
好像我们的前途都由他们把持着,他们可以让我们通过,也可以不让我们通过。特别是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机构里,人事的影响常常是低级职员整天伤脑筋的难题。
不过单从“口才”这个角度上来看,传统的对上司一味奉承和附和的办法并不一定能给你的上司良好的印象。因为你首先就把自己人格降低了,你不能用这种卑微的身份换到上司的重视与尊敬。对自己的上司,决不要采取一种“叩头”的政策,不要被他的权威或势力所吓倒,不要让他以为我们除了谄媚和驯服之外,什么也不能做。当然,我们也不必特意地表示我们“不在乎”。
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尊敬。我们对他们的意见当然应该加以重视,因为他们在事务与工作上负着领导的责任。而且,可能他们的学识和办事经验都比我们强。然而,在必要的场合,我们也不要害怕表示自己与他不同的观点。只要我们的态度是有礼和谦恭的,如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比一味奉承谄媚、随声附和更能得到对方的重视。
即使你的上司是一个喜欢在下属面前摆架子的人物,但从工作上打算,比起那些司空见惯的应声虫来说,他也是更需要一些确有见地而忠实可靠的助手。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是一种不老实的行为。严格地说,是一种欺骗,这对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他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他一定深知这一点;如果他是一个昏庸的人,那他就像一个醉酒的司机一样,你对他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但他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
还有一点,不要把你的上司只看作是你的上司,他除了是你的上司之外,他还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好朋友。
作为一个人,他也同你一样需要和朋友们谈谈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能够使他相信你,他也许很愿意把你当作一个朋友,和你谈谈他的孩子,或者是他生活中的欢乐与烦恼。
有一种开明的上司,他平易近人,能主动地来和你接近,用种种方法消除下属对他的畏惧和隔膜,鼓励人们向他提出忠实的意见。在私人生活方面,他又愿意和下属或至少几个重要的助手打成一片。
面对这种人,犹如面对一个口才很好而又主动找你谈话的人,你除了老老实实地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呢?你只有细心地注意他们的语言风采,把握他们的声调表情,因为你必须学习他们的口才!
☆和下属谈话
和一个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谈话是较易于和一个地位优于自己的人谈话的。然而要谈得好,那就不见得容易了。你和他谈话时你会谈得太多且不费脑筋,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太简单,又觉得说错话也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于是你对他的事情或想法也就不大关心了。
可是谁是你的下属呢?他们只是处于你下属的地位罢了,他们并不见得能力低弱。
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要使他心境平和,你应该使他觉得你正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意见。尽讲你自己的事情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只讨论与你有关的事情也是很不好的。
常常见到一些家庭,他们对所请的佣人似乎总是不满意,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他们中意的佣人。今天雇用张三,明天又把他撵走;上星期雇了李四,这星期又叫他另寻工作。一个月家里要换好几个佣人,一年中能换上三五十个。换来换去,不是主人不满足,就是佣人自己要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两个不能合作,尚有情可原,换了几十个仍不满意就成问题了,难道几十个人的脑袋长得都如此令人讨厌吗?
我们可以说两三个人不对,自己才是对的;若我们说四十个人都不对,只有自己才对,那就很值得怀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自己作一下反省了。
大多数找不到满意佣人的主人们,其关键问题还是在主人这一边,也就是在对佣人说话的态度上。
“你这没用的东西!”、“你这蠢才!”、“你的眼睛瞎了吗?”、“你疯了!”、“快点,你耳朵聋了吗!?”……上面这些粗话看起来有些吓人,其实每天以此骂佣人的人真还不少。常常对佣人开口就骂,即使主人不怕麻烦,做佣人的也是无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