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提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全书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关连的前景。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本书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不仅专业研究者把它作为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而且一般的读者读来也会饶有兴趣。本书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以来,风行一时,数次再版,并曾被列为青少年必读书目,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步入美的殿堂。总之,若想在短时间内大致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美的历程》是一部适合的读物:若想得到美的熏陶,《美的历程》更是一部很好的读物。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理出了中国美学思想独立发展的来龙去脉。美学讨论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美学水平的提高。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李泽厚流传甚广的《美的历程》一书所要揭示的,正是可以使人们直接感触到中华民族的心灵的历史。因此,一部艺术史并不单纯是一部形象化的社会生活的历史,而首先是一部打开了的心灵史,是人类曾经精神地生活过的确证。而艺术的永恒性的魅力,也不单在它的认识价值,而主要在于它能把时间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过去的成了现在的体验,异域的成了家园感触。李泽厚的这些美学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今日人们的文学史和艺术史研究。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著名学者 于传勤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情,如斯亲切,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江奇勇
《麦田里的守望者》
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
全篇散发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的读本
英国《卫报》根据书店销量研究公司的资料,列出英国人最喜爱的20世纪20本经典小说,结果荣登榜首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本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而掩卷沉思的书,被《时代周刊》称为“现代文学十大经典之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全文都是以一个青年的口吻进行叙述,让人读来亲切感人而真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中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特别受到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塞林格这本薄薄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大概也影响了不止一代中国青年。这本在世界文学中也算得上“现代经典”之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译成中文以来,已有多种版本多次印刷,常销不衰。
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初出版时,虽然书评极佳,我对这类少年自述生活小说根本没有兴趣。经过朋友怂恿之后,我好奇地向朋友借阅,翻了第一页,就不能释手,聚精会神地把它一口气读完(我14岁的女儿也有同感)。这是一种很难得的读书经验。
——美国知名华人书评家 董鼎山
《麦田里的守望者》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它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纽约时报》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问世,霍尔顿这个对虚伪深恶痛绝的少年形象竟然被千万读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亲切语言受到热烈欢迎,而塞林格对我的影响可以与海明威相提并论。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
《活着》
从充满苦难的人生中寻找活着的意义
描摹与提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和生命状态
最富有悲悯的人道关怀精神
《活着》是一本作者余华自己认为“高尚的作品”,在“对人生的阴暗与冷酷极力铺陈下”,生活成了生与死的流水账。
《活着》一面世,就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本书讲述了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讲述了一个人忍受各种灾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中国人是怎么活过来的,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这是一部浓缩的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人类的历史,它教会我们透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的乐趣,而我们也将因为走近这本书而走近我们自己,走近一个作家幽深的心灵世界。
本书秉承了中国人重“生”的观念,是一部具有中国意味的小说,淳朴却极具震撼力。乡土风味极浓,但是所包含的深意就像老农脸上的皱纹刻在皮肤里一样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完全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看的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这样平凡的百姓,都是这样为了“活”而活得如此辉煌!
这本书不仅写得十分生动和感人,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书。
——德国《柏林日报》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不死。
——意大利《共和国报》
这是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人们活下去的自画像。
——韩国《东亚日报》
《活着》一书深刻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从来没有人把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真实,在不动声色之处催人泪下。朴实无华的语言,却透出撼人心魄的力度。那正是生活本身的力度。煎熬,麻木,悲哀,忍受,嘲讽,希望,一个历史巨浪中的小人物所经历过的真实生活扑面而来,谁能说得清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著名评论家 李星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真实的书,《活着》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生活。
——著名评论家 吴松
《我的精神家园》
一个自由思想家的精神家园
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
这本书是大家熟知并喜爱的已故学者、作家王小波的一部杂文自选集。全书分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三部分。王小波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我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虑及的生活,这就是真实,使我们不再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间。因为他,我们知道这世界还有智慧,还有有趣存在。
王小波明辨是非,他以黑色的、深沉的幽默向身后人亦庄亦谐地喊(但不是发狂或媚俗)。读他的杂文后,你会恍然有一种通透感。原来,文化和精神这类话题并不只是书生或学究们正襟危坐的清谈,它也可以是“痞子”们“坐在马桶上去反对到底有没有效力”。
《我的精神家园》一书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的命运,除了文人的处境便是人的处境,这类话题自然少不了尴尬与苦涩,但在王小波笔下,即使你踩破了一个诙谐的外壳,打开了“文化”神秘幽黑的洞口,以至偶尔会为痞子之极的语言开怀一笑,但是你绝不会认为王小波是一个痞子。
一下子读完了王小波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我感觉到了他的苦口婆心。他真是很天真,信仰科学,更讲道理。我们知道,现在纯情的潇洒的实惠的财经的书有很多,真讲道理的书却是越来越少了。从文章看,他是有资格嬉皮的,但他不肯嬉皮。他讲的道理,许多人是知道的但忘记了,许多人也许不认为是道理,他的苦口婆心有人也许认为是别有用心,这时候只好这样说,他的道理不是对他们讲的。我感觉他是在寻找同类,仿佛酒后的颇有古风的谈天。
——著名评论家 陈村
文字是一门艺术,正着来横着去都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正着来横着去也都是一门艺术。在这两门艺术里,王小波是个天才,因此他的语言、他的文字有一种未经琢磨的“美”,有一种盛气凌人的“威”,有一种宝剑出鞘的“锋”……他的语言及文字技巧发挥到极限,可以让你正着进来横着出去。
——著名作家 卫捷
王小波在世时发在报刊上的文章我就零零星星地读过,自然很是喜欢。人死了以后,我又将买到的他的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再三品读,集中享受了一下这个文坛怪才无与伦比的运思行文给人带来的种种绝妙乐趣,会心之处,惊喜莫名,俱妙不可言。我想,面对好文章,一下子患了失语症,只顾浸淫其中,口中赞叹不绝,以至于得意忘形,也许是表达对作者的由衷敬意的最佳方式了。
——青年作家 陈坪
《我与地坛》
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
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
《我与地坛》是读了以后忍不住想流泪感激上苍的文字,春华秋实,一草一木,陌生的情侣,古老的地坛……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在史铁生的笔下,在他的心目中都是那样温和而有触感,他温情而不滥情地用纸笔来描述他眷恋着的世界。
《我与地坛》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博大: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当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瘫痪之后,坐着轮椅,他每天来到一座古代帝王荒废的祭坛——地坛,在时空的交叉处,思索着历代哲学家们都苦思了一生的问题——死与生。
对当代文艺和当代人生都感到腻味的朋友不妨来读一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会告诉你许多许多。作者在历尽苦难折磨之后突然进入了一个明朗的境界,用一种拷问的方式面对自己的心灵,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著名评论家毛时安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诞生,才标志着中国有了真正的“复调散文”。《我与地坛》仿佛是一个乐队的集体创作,每个音符、每种乐器都在努力张扬自己的见解,竭力显示自己的意识:受苦、悲悯、惶恐、不安、宁静、绝望、原罪以及道德和宗教的探索。
——青年作家 余杰
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是在15年内几乎天天以轮椅出没于地坛废园之后写成的。在地坛里,他的精气神与超自然的力量同时到场,纠结在一起,氤氲成一团,仿佛有天线接着天,有地线接着地。研究生命哲学的学生,尤其需要好好读读这文章,完全可以以这文章做资料做一篇价值不菲的学位论文。
——著名作家 焦国标
早些年我只读过铁生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但印象极深。其时,我在内蒙和北京两地奔波,每一次回内蒙的必修课就文化沙龙,三五好友同时邀请名媛淑女饮酒读文。《我与地坛》是在草原的蒙古包里由主持“内蒙古新闻联播”的两个主持人轮流读的。一字一句敲在人的心坎上每一个人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贺雄飞
23.学会泛读的技巧
泛读是指广泛的、博览性的阅读。泛读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即鲁迅所主张的“泛览”、“随便翻翻”。鲁迅就是用这种阅读方法,在1912年一1913年两年间翻阅了诗话、杂著、画谱、杂记、丛书、尺牍、史书、汇刊、墓志、碑帖等。此后还读了诗稿、作家文集、丛书、小说、佛书、拓本、金石文字、瓦当文、壁画、画集以及世界名人法布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作品。1925年以后,他所读的书就更多了。在知识激增的今天,每个人都要随时了解新知识、新动态,开阔视野,乃至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泛读的意义就越来越突出了。它可以使阅读者获得有用信息,还能帮助人了解某种书的大概内容、难易程度、深浅水平、风格特点,从而决定对这本书进一步阅读的方式是粗读、选读,还是精读。泛读的第二个特点是:对文献内容的理解、掌握和探讨都不求深入。泛读的速度比较快,但速度快并不等于不思考、囫囵吞枣,而是粗中有细,胸中有全局。
泛读法可以使阅读者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只要经常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就会日益增多;发现有价值的书,便可进一步精读、深思。所以泛读也是一个选择文献、筛选文献的过程,是精读文献的基础;泛读还能培养阅读兴趣,产生求知欲;泛读也有益于加强理解和记忆。泛读时,生理上处于注意力集中、视力和思维活动积极一致、脑神经放松的最佳状态,大脑中的信息贮存可达90%,信息的提取和联系也容易发生。所以泛读是一种博览群书的好方法。
泛读是与精读相对而言的阅读方式。一般认为,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需求源探微,究其深意的阅读。从大略把握读物的要点和特点来说,泛读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著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日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泛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小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的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运用泛读法要注意几点:
1.要求阅读时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提高阅读速度。如果注意力分散,一扫而过,就不能获得有用信息,如果只有注意力而不讲究快速,那么阅读效率就会低下,因此要把注意力与读速结合起来,做到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有用信息。
2.要善于从文中寻找关键的词、句和段落,并能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文献的总体内容。
通过内容提要,序文和目录了解书的梗概
阅读一本书,首先要读内容提要、序文(引言)和目录。因为作者在这里讲的多半是说明由于什么原因、什么目的,以及根据什么材料写成这本书,有的还特别指出该书强调的是什么。这些部分是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此书的钥匙。有些阅读者,往往不懂得阅读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他们常常是拿过一部书就立即看正文,或者挑中间有趣的部分来读,认为内容提要、序文和章目同正文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去管它。这是读书不得要领的普遍表现之一。其实,先读这些,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