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171

第171章 植物的另类知识(6)

阿里树一生只开一次花,结一次果,结果之后,就慢慢枯死。似乎它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这一次花、结这次果似的。阿里树结出的果实有葡萄大小,成熟之后呈黑褐色,一串足有一米多长,是一种上好的油料。挂果之期的阿里树,垂着长长的串串果实,十分好看。阿里树的树干触摸起来,十分的松而软,树心里含有大量淀粉。成熟时,砍倒树之后,用斧头或木棒敲打,淀粉就会一团团落下来。这种淀粉非常细腻,味道很香。这些淀粉比水重,为了取淀粉方便,当地人常常将阿里树砍成几截后,架在哗哗流淌的小河上方,然后在河中放上水桶,再轻轻敲打木头,淀粉就顺水流进桶里。水桶里沉淀了淀粉后,倒去水,晒干,就变成可口的面粉了。

用这种方式取得的面粉,是上好的营养品。吃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将两匙面粉放入口缸中,再加上适量的糖,用开水冲一下就成为非常甜美可口的稀糊了。在当地,每逢贵宾来临,主人就热心为客人端上一杯这种饮料。这实际上是一种当今难得的、从未受到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这种阿里树面粉还可做可口的粑粑,松软、甜润。当地独龙族人将这种树的面粉当作最好的粮食,走亲串寨或出远门,总是要将阿里树的面粉带上。

阿里树,在独龙族人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甚至可以说是神树。可惜,这种树数量不多,且种植难,不容易推广。上世纪50年代初广州华南植物园曾经引种过面包树,可惜因气候的原因,未能很好成活。1999年在云南昆明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的温室有其身影。

为什么植物也能“破案”

植物也可以用来侦破案情,这是真的吗?国外已经有不少利用植物的孢子或者花粉来帮助人们分析判断案情的事例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情:一个游客在美丽的多瑙河上旅行的时候,却在维也纳附近的地方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不论是直升飞机侦察还是打捞,都找不到他的尸体。不久,警方拘留了一个重大嫌疑分子,但此人一口否认,拒不承认。警方在花粉工作者的帮助下,分析了这个人鞋上泥土里的花粉,判断出行凶地点就在维也纳南部的某树林里。嫌疑分子听了之后,大为惊恐,只好如实交待了罪行,并将警方带到一个偏僻的树林中找回了尸体。

花粉为什么能“帮助”警方侦破案情呢?因为,根据花粉,可以判断出这些花粉属于什么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分布和结花粉的时间,又可以判断出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和大约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协助警方侦破案情了。

同样道理,孢粉也能协助警方分析案情。在瑞典,有一位妇女在旅途中被害。尸体在一个树林中。孢粉研究者对被害妇女衣服和鞋上的泥土和污物进行了分析,根据孢粉大量飘落的时间,判断出作案的时间是在5月,而孢粉所属的植物正是分布在这个树林里的植物,因而又判断出作案地点就在这个树林里,尸体没有被移动过。

没有想到吧,小小的孢粉与花粉竟能帮助人们侦破案情,这门学问叫做——判断生物学。

当纸书写的树叶

西双版纳傣族,在元朝初年便开始使用本民族的傣仂文。那时候傣族还没有学会制纸,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是一种树叶。这种可以当纸书写的树叶叫做贝叶。这种可以当纸书写的树叶,如今还偶有使用。傣族佛寺中保存的佛经,相当一部分是用贝叶抄录,被为“贝叶经”。

贝叶是棕榈科植物贝叶棕的叶片。贝叶棕,古书上记载为贝多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段成式《酉阳杂组·广动植之三》中有记载说,“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以后,西域用于刻写经文的贝树随之传入,西双版纳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采贝叶传抄佛教经典,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贝叶文化。

叶棕

贝叶棕和油棕树一般粗壮,单株独立生长,株高可达十余米,主干直径可达05米左右。扇圆形的长柄叶长于树梢,呈螺旋状般围着树顶。木质叶柄不会自行脱落,须人工逐枝砍除,笔直的树干上留着密密麻麻的叶柄残根,给人一种毛刺刺的感觉。据记载,贝叶棕有三种,其中一种的叶子连柄在内有十余米长,要数人合力才能挪动。西双版纳地区的贝叶却没有古书上记载的长,其掌状绿叶的直径,一般只有1~15米。叶沿深烈至中部,烈叶宽六七厘米,像手指般伸向前方。佛教信徒用于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是先采鲜叶,按一定的规格载条,压平打捆,加酸角、柠檬入锅共煮,再洗净、晒干压平,用默线弹成行,再用铁笔按行刻写。尔后在写满字的贝叶上涂一次墨,用布抹擦。让墨汗残留在刻痕内,形成清晰字迹,再装订成册保存。用贝叶刻写的贝叶经书,具有防潮、防蛀、防腐等特点,可保存百年而不烂。

亭亭玉立的贝叶棕,有开花结实特性,但不像其它植物那样地年年开花。一株贝叶棕,一生只开一次花,生命之路便宣告走到尽头。贝叶棕开花时,叶柄根上便长出许多穗状花序、指头般大小的圆形果实,像串珠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果实成熟之后,母树随之萎,留下一批繁育后代的种子而“乘鹤西去”。

绞杀树木的恶魔

植物王国也和人类世界一样,存在着掠夺、扼杀和反掠夺扼杀的斗争。有种植物从问世之时,便落脚在别的树上,吸取寄主的养分养活自己。长大以后不仅不会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不置寄主于死地决不罢休,这种专事掠夺、扼杀寄主的植物,就是被人称为林中恶魔的绞杀植物。

林中恶魔,最常见的是榕树。榕树多数都会结果,果味酸甜,是鸟类的天然食物。飞鸟吸食榕树种子以后,未及消化便把它排泄在其它乔木的枝干上,那种子便在寄主植物上发芽、生根,长成一棵幼榕。幼榕很小的时候,只有极少的附生根,紧贴着寄主的树干,吸取水分、养分。随着植株的成长,幼榕开始生长气生根,顺着寄主树干迅速往下伸延,数年以后便扎入土壤,开辟另一条吸收养分的渠道。小榕树在从寄主身上吸取养分的同时,又从土壤里获得营养,于是便开始迅速成长。新的气生根不断扎入泥土;老的气生根,一边长粗,一边分生侧根;侧根上再分生出许多支部。众多的气生根抱住寄主的枝,围住寄主的主干,开始对“恩人”进行绞杀。树干上的气生根,生长迅速,生命力极强,只要相互接触便能粘连、融合,渐渐在寄主的主干上形成根网,紧紧地箍住老树,既束缚它的生长,又掠夺的养分。被绞杀的大树,虽然还抽树长叶,树干的成长却受到限制。榕树的气生根包住寄主以后,迅速膨大增粗,拼命对寄主进行绞杀;枝干也迅速上长,使枝叶超过寄主。形成上与寄主抢夺空间与阳光,下与寄主争夺养分水分,紧勒寄主躯干,阻止养分水分输送的剧烈斗争。被绞杀的树,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养分、水分供不应求,长期处于“饥渴”状态。树势渐衰,渐渐被榕树绞杀得叶落枝枯,粗大的树干最终也枯朽消失,根也腐烂为绞杀植物的养分。不起眼的榕树小苗,就这样使许多成材的大树变成朽木。绞杀植物一旦附生,不论寄主多粗多大,最终都难逃被绞死的命运。因此,植物工作者把绞杀植物视为林中恶魔。

植物奇妙曲线

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以植物而言,枝蔓茎干绝大多数都是直向生长的,而有一些植物却是盘旋生长的。如攀援植物五味子的藤蔓就是左旋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生长的。与此恰恰相反,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却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

令人惊异的是,还有极少数植物藤蔓的螺旋是左右兼有的。如葡萄就是靠卷须缠住树枝攀援而上,其方向忽左忽右,既没有规律也没有定式,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克曾把植物的螺旋线称为“生命的曲线”。

植物的枝蔓茎干为什么会出现左右旋转生长的现象呢?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南北半球的地球引力和磁力线的共同作用。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植物体有一种生长素能控制其器官(如茎、藤、叶等)的生长,从而产生螺旋式的生长(攀援),这是个遗传问题。

那么,遗传又从何而来?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遗传的发生也与地球的两个半球有关。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在北半球,一在南半球。植物为了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紧紧跟踪东升西落的太阳,漫长的进化过程使它们形成了相反的旋向,而那些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头而没有固定的旋向,便成为左旋和右旋兼而有之的植物。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苦瓜是苦的,生柿子是涩的,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然而,在非洲西部的热带森林里,却生长有一种奇异的树,人如果吃下少许它的果实,大约4小时以后,无论再去吃酸的,辣的,苦的,还是涩的食物,人的味觉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这时候,人的嘴里苦辣酸涩全都感觉不到,只觉得甜滋滋的。

吃下一点点果实,能改变人原本的味觉,这真是一件神秘而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啊。因此,当地的人给这种奇异的树取名叫“神秘果”。

神秘果是一种属于山橄榄科的乔木,它高四米左右,四季常绿,每年的4~10月开花结果。它的椭圆形果实不大,只有二厘米,直径八毫米,成熟以后变成红色。和其它能结果的植物比起来,神秘果实在是貌不惊人。

那么,神秘果为什么能具有改变人味觉的神秘特性呢?起初谁也说不上来,只觉得十分神秘,后来,人们对它的果肉进行了化学分析,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神秘果的果肉中含有一种叫糖朊物质,这种物质自身虽然并没有什么甜味,可它附着在人的舌头上时,却能嵌入人舌头的甜味感受器之中,使人的味觉发生改变。这时候,人再吃其的酸苦的食物,自然就吃不出原来的味道来了。

神秘果不但有改变人味觉的神奇作用,而且,营养丰富,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糕点。有趣的是,非洲还有一种叫森林匙羹藤的植物,它的叶子也能改变人的味觉,不过和神秘果正相反,人吃了它的叶子之后,不管再吃什么甜东西,都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植物身上的刺是从哪里来的

植物最令人讨厌的,就是它身上的刺。如果一不小心被扎上,就会将人刺得疼痛难受,重的还会划出血来。这些可恶的刺,其实都是植物身上的其器官演变过来的。

就拿仙人掌来说,它身上的刺是由叶子退化而成的。仙人掌的老家是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那里雨水少,但蒸发强烈,为了适应干旱生活,它将叶片退化成针状,缩小水分蒸发的面积,以绿色肥厚的肉质茎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小蘗、洋槐等身上的刺,也是叶子退化而成的。所以,这些刺叫做“叶刺”。

有的植物如枸杞、山楂等,它们的刺是茎演变成的,叫做“茎刺”。茎刺有一个特点,就是刺的着生有一定位置,而且从茎的内部产生,和茎的维管束是相连的,一般不容易折断或剥离。即使强行折断,断面也很不平整。

还有蔷薇、玫瑰、月季等所生的刺,由植物的表皮毛和少数皮层细胞变形而成,叫做“皮刺”。这些刺的外形跟叶刺、茎刺很像,但实际上完全不一样,它们与茎的内部毫无关系,着生的位置很混乱,而且很容易剥离,剥离后的断面也很光滑。

植物浑身长刺看似很可怕,其实对它们的生存是非常有利的。人或动物看到全身长满尖刺的植物,往往会犹豫不决,退避二三舍,这对植物来说就增加了一份安全感。

植物有胎生的吗

植物确实有胎生的,它就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的红树。胎生植物果实成熟后,不离开母株,种子并不掉落,在果实内直接发芽长成幼苗。红树的胚芽从果实中钻出来并长成幼苗,还像胎儿那样汲取母树的营养。当小树长到约30厘米左右高时,便落到海滩泥地里,几小时就生出根来,如果落下正遇涨潮不能插入泥土,它会随水漂流,待到退潮时,一旦遇到泥土,它就照样能扎下根,生长发育。

水生植物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

水生植物长期在水域中生长,植物形态及生理特性形成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典型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甚至退化,无根毛,表皮有吸收功能。茎纤细,机械组织不发达,表皮也有吸收功能。有些种类,如莲具气道发达的根状茎。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细胞间隙大,无气孔。叶片呈条带状,如苦草;呈丝线状;如金鱼藻、狐尾藻。叶柄细长,可以随水位抬高而伸长,如荇菜的叶柄长可达2米。有些种类具异叶现象,如野菱有菱形和羽状细裂的两种叶片,前者漂浮水面,后者沉水中,花,常有伸出水面的花茎,开花于水面上,如苦草的雌花佛焰苞有长梗,达2米以上,开花时伸出水面,受粉后长柄旋卷将子房拖入水下结果。水生植物的无性繁殖力极强,很多种类如黑藻、菹草、竹叶眼子菜等的枝条断离母株后,即可形成新株。

植物也会“气喘吁吁”吗

当环境空气受到污染或气压发生急剧变化时,人们常感到胸闷或呼吸困难,年老体弱者甚至呼吸加快,气喘吁吁。植物在受到空气污染时出会“气喘吁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