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气象百变魔图
47128100000018

第18章 天气晴雨表与衣食住行(1)

炎炎夏日话穿着

在赤道和热带的大城市里,人们都穿轻盈、宽松和浅色的衣服。轻盈为了利于散热,宽松为了通风,浅色则是为了尽量多地反射掉阳光热量。

在气温较低情况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辐射和对流。但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人体已经不能只靠这两种效率较低的散热方式,而主要是依靠出汗,利用汗水蒸发消耗大量热量来降温散热。据测定,在气温为10℃时,辐射和对流散热量约为蒸发散热量的9倍,但到了21℃时,蒸发散热量已开始显著增加,辐射和对流散热量只比蒸发散热量多3倍,当气温达到30℃时,蒸发散热量便已经超过辐射和对流散热量。由于在高温条件下主要依靠蒸发汗水散热,皮肤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必然很大。而高湿反过来又阻碍汗水的蒸发,使出汗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汗虽流得很多而仍感闷热异常。因此,夏季衣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透气。20世纪60年代,的确良刚问世时,本名“的确凉”,它虽较薄,但透气性差,又不吸汗,夏季穿它反使人感到闷热。人民群众的实践使“的确凉”改为现在这个更加符合实际的“的确良”名称,因为这种布确实很挺括、耐穿、易洗、易干。

夏季女子衣服中最适应高温暑热环境的是裙子。裙子既通风散热,又文雅美观,实是一大发明。而且,不同花色、不同质地、不同式样的裙子,能把整个环境衬托得绚丽多彩。

有趣的是,赤道附近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妇女穿裙,男人也穿裙。例如太平洋中的西萨摩亚、斐济等地的居民便都是如此。而且不仅老百姓如此,军人和政府官员以至总统,在正式场合一律都穿素色裙子。总统府大门的士兵上穿红衬衣,下穿白裙,裙子下沿还做成锯齿形,别具一格。热带也门的男裙和我国傣族的沙龙差不多,一条2米左右的单幅花布,对头缝成一个圆筒,穿时往腰间一折一别就行了。

不论热带还是温带,夏季中太阳直射比较厉害,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阳光更是热辣难当,因此夏季出门亦不可无帽。过去,草帽是最大众化的遮阳工具,有宽檐和窄檐两种。近年来各种尼龙帽、太阳帽流行,多数透风性能很好,又很雅观。有的凉帽虽然没有宽檐,但前面加上了深色滤光的塑料片鸭舌,使人在阳光下也有阴凉之感。

当然,戴上凉帽虽然头部能够免晒,还是遮不到手足等身体其他部位。而夏季日光持久曝晒不仅会使皮肤晒黑,而且会损伤皮肤,引起皮肤老化以及皮肤癌。因此许多人特别是女青年都用阳伞代帽,这样虽然占用了一只手,但遮阳效果好多了。美观的阳伞也是一种艺术品和装饰品。而且,一旦遇到夏日阵雨,阳伞可以充当雨伞,而在炎热气候中撑伞要比穿闷热不透气的雨衣舒服得多。

但是,在炎热的沙漠地区,例如北非和中东,阿拉伯人为了抵御那灼热的阳光和高温的空气,常头披头巾身穿白色长袍。因为当地空气干燥不闷热,宽大长袍又通风透气,所以这种适应当地气候的衣着现在还在当地居民中流行。

炎热的夏季赤脚是最舒服的,赤脚走路还具有被动按摩健身治病的作用。现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土著居民仍然不穿鞋,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西萨摩亚、斐济等国几乎没有鞋店。斐济还有“赤足岛国”之称。热带也门人则终生穿拖鞋。

冬戴皮棉夏赤膊,早穿皮袄午穿纱

热带恒热,寒带常寒,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但在中纬度温带大陆地区。冬若寒带,夏如热带,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例如北京1月平均气温为-4.7℃,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8℃,冬夏月平均气温相差30.5℃;极端最高气温(42.6℃)和极端最低气温(-27.4℃)之差更高达70.0℃之多。

在这种冬冷夏热气候下,生物各有其适应的办法。许多树木冬季落叶;蛇蛙之类动物进洞冬眠;燕子等候鸟则万里迁徙,一年两家;既不能迁徙又不能冬眠的动物则在秋末换上一身新毛,也能安全过冬。可是人类则不同,既不能迁徙,又不能冬眠,身上也不能长毛。因此,只能依靠改变居住条件和服装来保持冬夏季节中人体的热量平衡,达到感觉舒适。因此,“冬戴皮棉夏赤膊”乃气候所迫。当然,“赤膊”仅仅是比喻衣服穿得很少,不是真正赤膊。

在温带气候区里,由于冬冷而夏热,因此春秋十分短促,衣服更换也十分迅速。以京津地区为例,大约4月上旬脱下棉衣,过了五一节就可以穿单衣了;9月上中旬还能穿短袖单衣,但10月中旬冷空气一到,就有人穿棉衣了。

“早穿皮袄午穿纱”指的是,由于气温昼夜变化剧烈,造成一天中衣服的迅速更迭。在内陆干旱地区里,白天太阳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升高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水分蒸发耗热量极少),温度猛升;夜间地面向太空辐射热量而冷却,因天上无云,地面和大气降温十分迅速。例如吐鲁番盆地西缘的托克逊,9月份午后最高气温平均25.7℃,有些日子可以升到30℃以上(最高曾达36.8℃),确实可以穿“纱”,但清晨最低气温平均只有9.3℃,有些日子可以降到0~5℃(最低曾降到-5.1℃),这种温度下不穿棉衣是很冷的。

我国的青藏高原河谷之中,气温昼夜变化比吐鲁番还大。这是因为这里海拔四五千米,大气层的重量只有海平面上的50%~60%。大气被子薄了,白天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受到的减弱也少,而夜晚地面向宇宙空间的散热冷却速度又因大气层薄而加快。例如西藏海拔4300米高的定日县城,年平均气温昼夜相差高达16.9℃,比吐鲁番还大2.6℃,一年之中平均又以12月天气最晴好而昼夜温差最大,月平均昼夜温差达20.7℃(吐鲁番以9月16.5℃为最大温差)。1967年1月13日,该日午后最高气温7.1℃,而清晨最低气温只有-23.5℃,昼夜温差高达30.6℃!藏民们适应这种气候的办法是穿藏袍。白天气温稍高时他们袒露右臂(也有认为这是取释迎牟尼讲经时的装束);再热时双臂露出,两袖别在腰带上。藏袍很长,展开后晚上可当睡袋。高原上天气变化无常,大风、雨、雪、冰雹说到就到,藏族牧民常年游牧在外,全靠藏袍抵挡。

我国川西南凉山彝族人民适应当地气候的典型服装叫察尔瓦。一般用2千克左右羊毛编织而成。形如斗篷,下缀长穗及膝。这种察尔瓦衣服穿脱方便,冬夏随身,很适应这里冬夏温差并不很大,但一晴即热,一阴就冷的天气变化。另外这里海拔2000米左右,高山河谷里晴天的气温昼夜变化也很大。

非洲南部有个叫莱索托的小国,全境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特别是居民密集的河谷盆地,气温日变化也很大,而冬夏温差却较小,气候有点像凉山的气候。但那里的人们一年四季干脆披毛毯。由于毛毯图案众多,色彩鲜艳,因而和新颖美观的草帽一起,成了莱索托的“两宝”。

热吃凉粉,冷吃火锅

在炎热天气中,人们由于经常出汗,便需要不断补充水分。冰镇的汽水、啤酒、香槟等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其销售量与气温俱增。冰镇的西瓜,既清凉解渴,又去火保健。北京市每年要销售二三亿千克之多。人们还十分爱吃冰激凌、冰砖、雪糕等冷饮食物,以消热解暑。

我国主要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纬度,气候冬冷而夏热,因此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有极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喜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夏季喜食清淡。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人们除了即上即吃以外,还有火锅上桌。热气腾腾的火锅冬季吃起来十分舒服。

如果说,“温差”可以导致“食差”,即冬季中外界气温和体温之差越大,胃口越好,食欲越强,而夏季中气温接近体温,因而食欲在一年中最差的话,那么“温差”还能导致“味差”。有人做过实验,在炎热夏季,让一群人依次饮用不同温度的啤酒以鉴定酒的品质。结果大家都认为6~8℃的那种啤酒味道最好。实际上他们喝的啤酒都是一个桶里的,只不过温度不同。这个实验到冬天进行时,最好喝的啤酒变成10~12℃的了。此外,相同食物在不同温度下口感也有不同。夏天,吃冰镇西瓜以8℃左右最好,冬季喝热咖啡以70℃最香甜可口,距此适宜温度越远,口感便越差。

在我国的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及其附近的湖南地区,人们有吃辣的嗜好。人们还称这些地区吃辣有三种(从低到高)的水平:“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实际上这些地区的人嗜辣,主要是用食物来适应当地特定气候的一种措施。因为人们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知道,吃辣可以避寒去湿,而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不高,许多地区又非常潮湿。冷湿气候很易使人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腰腿痛等症。辣椒属热性,有祛风去湿、发汗健脾胃之效。四川人还喜欢吃放花椒的麻辣面,因为麻辣面也有祛湿散寒、行气止痛的效果。

但是,在山西、青海、云南等海拔3000米左右或更高的气象台站,那里的人也很喜欢吃辣椒,尽管他们不一定是四川及其附近地区的人。拔海2896米高的五台山气象站,最热7月平均气温只有9.5℃,偶尔还能出现接近0℃低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高达84%,一早一晚经常在90%以上,阴雨天室内不平的地面上还常有一汪汪冷凝的积水,甚至棉被也总是潮潮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山西省人)吃辣椒虽也主要为了驱寒去湿、防治风湿性关节炎,但却也另有原因。这就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五台山顶平均气压约为海平面上的70%),沸点低(五台山上约为90℃),蒸出来的馒头欠火,煮面条外面熟了里面还夹生。长期下来胃口变差,他们就吃辣椒来开胃。当然,现在用高压锅做饭,这些问题便大体上得到了解决。

从凉亭到雪屋

我国东北鄂伦春族过去冬季远出狩猎时,也挖雪屋过夜休。他们活动的大兴安岭地区,冬季严寒,从10月到第2年4月积雪深厚,有些地方可达2米以上,猎人们就地挖深雪坑,四角插上木杆,上覆熊皮,雪屋内燃一堆篝火,下铺野猪皮作卧榻。这种“雪屋”比起爱斯基摩人的雪屋建造起来容易得多,但密闭性能也差得多,屋内温度低,主要靠箐火取暖。此外,据记载,在十分多雪的日本北陆山区,居民还有在深雪中挖洞,在这种“临时房屋”中吃“冬冬餐”(译音)的风俗习惯呢!

1990年,北欧瑞典出现了真正的冰雪旅馆,它坐落在北极圈以北160公里的尤卡斯耶尔维。饭店占地面积2040平方米,有29个房间。1997年接待旅客超过了4000人,每人每晚收费75~100美元。饭店墙壁用1.5米厚的实雪筑成,用河里半透明的冰做窗户玻璃。有些“玻璃”中还有冻在里面的小气泡。淡蓝色的窗户,给冰雪饭店带来了更多的幽静与雅致。房间中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只是没有热水。洗澡要到隔壁大楼中去。旅馆为旅客准备好了温暖的睡袋和羽绒服。每个旅客都会在早上安全醒来。

不过,即使瑞典北部,到了夏季冰仍是要化的。因此冰雪旅馆只在11月到次年5月开张营业。夏季化掉了冬季再造。因此这座8年历史的冰雪旅馆年年以新的面貌迎客,这是其他任何旅馆所做不到的。

在热带和赤道地区,气温较高,空气又潮湿,因此通风降温成为居住的主要问题。这些地区房屋的窗户大而多,大都面向海风或山谷风等盛行风的来向。世界上开放性最大的房屋正是出现在这里。据记载,太平洋中部西萨摩亚的农村房屋,就是把十几根树干围成圆形或椭圆形,顶部覆盖椰子叶和蒲草而成。房子没有墙,只挂长苇席,可以收起放下。收起时凉风入屋,放下时抵挡风雨和下午西晒的阳光。由于这种凉亭式房屋很适应当地的气候,因而遍及岛国各地,甚至首都阿皮亚市内不少房屋也修成亭式,连国家议会大厦也修成了一个大凉亭。

当然,这种建筑与西萨摩亚多地震(6级及以上地震一年不下6次)有关,但热带许多其他国家也都有这类房屋。南亚小安达曼群岛翁格人的凉亭式房屋甚至连苇席都没有。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布朗族人专为过路人修筑的“沙拉”房,也是这类凉亭式房屋,不过因为当地冬季气候也很温暖,在这种房子里休息过夜也并不寒冷。

热带地区农村房屋的另一大类就是杆栏式建筑。这种楼一般先夯木柱,上架横木,然后再在上面造屋。人一般住上层屋中,因为高处风大凉爽,又可避地面潮湿和蛇虫危害。下层圈家畜或放一些杂物。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孔明帽式的傣族小竹楼就是这种杆栏式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过去竹楼都用长竹片条编墙和地板,通风良好,甚至夜晚在室内可见星星,人踩在地板上弹性很好。但是近年来随着傣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竹楼已慢慢被木楼所代替(但除以木代竹外,其他均不变)。

这种杆栏式建筑也遍及东南亚和世界热带各地,但住法各有不同。澳大利亚的有些地方,干季中人是住在楼下的,因为进出方便。而新几内亚人的高脚木屋,下层更是作为日常家庭劳作。接待客人和做饭的地方,上层只用来晚上睡觉而已。这就要看当地气候干湿情况和居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