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惮以不满皇帝而戴罪免官之后,本来应该学得乖点儿,接受友人的劝告,装出一副甘于忍受损害与侮辱、逆来顺受的可怜样子,说不定皇帝还会放过他。即使是最凶恶的老虎,看到羔羊已经表示屈服,也不会再穷追不舍,杨惮没有接受教训,他还要置家产,交朋友,这不是明摆着是对自己被贬不满吗?不是明摆着叫皇帝老子下不来台吗?好吧,治你一个大逆不道之罪,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罪名,杀了,你还能不满吗?还敢跟老子叫板吗?不能忍住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会提防皇帝和敌人抓住自己不满的把柄,终于酿成了自己被杀、家人遭流放的悲剧。
六、红白相兼刚柔并重
在京剧里,演员面部化妆,以各种人物不同,在脸上涂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寓褒贬。其中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刚烈,白色表示奸诈。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面子学中红白脸相间借用京剧脸谱的名称,但它要比京剧中简单化的脸谱复杂得多,它是宽猛相济、德威并施、刚柔并用的综合,是一种高级人情操纵术。
(一)红脸唱罢白脸登场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势力。作为慈禧太后,她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
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使变法成功,要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
两人寒暄几句以后,就谈起光绪帝召见的事。谭嗣同试探着问:“你对皇上的印象怎样?”袁世凯感慨地说:“没说的,当今皇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贤明君主。”谭嗣同不再犹豫,诚恳地说:“现在皇上大难临头,只有你有能力救他。你既然忠于皇上,就应该竭尽全力搭救。”并摸着自己的脖子又说:“你如果贪图富贵,就请到颐和园去向太后告密,把我杀了,你就可以升官发财。”袁世凯站起来,正言厉色地说:“你把我袁世凯当成什么人?皇上是我们共事的君主,你我同受皇上的栽培提拔,营救皇上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如果有用得我的地方,你就只管说,我万死不辞!”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再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慷慨激昂地说:“只要皇上下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谭嗣同又说:“别人还好对付。荣禄不是等闲之辈,杀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凯瞪着大眼睛说:“这有什么难的?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着急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决定如何行动,我马上向皇上报告。”袁世凯想了想说:“那太仓促了,我指挥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送走了谭嗣同,袁世凯就沉思起来。他是个心计多端善于看风使舵的人,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袁世凯这次进京虽然表示忠于光绪皇帝,但是他心里明白掌握实权的还是太后和她的心腹,于是又和慈禧的心腹们勾搭上了。如今见皇帝求救的密令,听了谭嗣同的劝说,他更加相信这次争斗还是慈禧占了上风。所以,他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光绪帝又一次召见了袁世凯,之后,袁世凯便回天津,他一下火车就去见荣禄,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的告诉他。荣禄听了吓得变了脸色,当天就坐专车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慈禧听了冷笑一声说:“他还没那么大能耐。明天我就回城!”
第二天天刚亮,光绪帝到颐和园给慈禧请安,但刚走不多远,就听说慈禧已经带人进了西直门。不一会儿,慈禧怒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变法经过103天最后失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被砍下脑袋。
袁世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把红白脸的好戏唱到家了。
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
1.过河拆桥
在夺权斗争中,采用“借人成事”,而不直接进行夺权。
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就是用“过河拆桥”之法夺取政权的。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与段祺瑞争权斗争十分激烈。争权失败的段祺瑞不肯罢休。挑起各省军阀反对黎元洪,黎元洪走投无路,只得去求助于安徽督军张勋。张勋进京后与段祺瑞密谋,决定搞封建复辟,段祺瑞答应。但在张勋进京赶走黎元洪出演复辟丑剧后,段祺瑞乘机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赶走张勋,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身份重新掌握了实权。
2.坐山观虎斗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两敌相争时,我方按兵不动,待其双方力竭,我再摘取果实。
清政府在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厮杀之过程中,曾采用过坐山观虎斗的“渔利”政策。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新党,因而慈禧太后对各国公使异常仇恨,于是利用义和团力量以打击帝国主义。但慈禧太后又害怕义和团势力太大,因此又利用帝国主义来打击义和团,借以消灭义和团势力。
3.两面开弓
两面开弓,即用甲以制乙,又以乙制甲,两面拉拢,使双方屈服于己,从中获利。
袁世凯曾利用两面开弓手段,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一面借革命势力向清政府要挟,以期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一面派人四处活动,借清王朝的力量打击革命势力。后来孙中山同意将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让与袁世凯,作为清廷退位交换条件。袁世凯攫取总统职位后,又借用革命势力,迫清朝皇帝退位,从而摇身一变而为中华民国大皇帝。
4.借刀杀人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曾用“借刀杀人”的手段除去了情敌尤二姐。贾琏娶尤二姐与秋桐后,对王熙凤的感情逐渐冷淡了,王熙凤怀恨在心。王熙凤虽恨秋桐,且借她可先发落尤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治死尤二姐,自己再治秋桐。
5.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人心未附、力量不足之时,可以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借助某种权威,使各种反对力量归顺自己,从而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权力衰落,但他仍然是形式上的天下共主,谁也不能公开反对。因此,诸侯争霸时,皆盗用“尊王攘夷”旗号,以号召天下,齐桓公实力强大后,就是打着“尊王”旗帜,谋取了春秋五霸首霸地位,显赫一时,深得诸侯拥护。
东汉末年,群雄攻伐,兵连祸接,东汉皇帝的权威已名存实亡,但竞争的群雄,却仍“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攻占洛阳后,曾挟持汉献帝,以号令群雄。后来崛起的曹操,又将这个汉朝的皇帝挟持过来,迫使汉献帝封他为大将军,位在大臣之上,因此“名正言顺”,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6.养敌自重
战国时代的吴越之争中,当吴王夫差兵败时,曾对进逼的越国将领范蠡、文种致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言范、文二人灭吴之后,将无自存。范、文二人不听,灭了吴国。后来文种果然被越王勾践杀害。此种教训,为封建权臣引以为戒,大敌当前,不愿将敌方斩尽杀绝,而将敌方保存一部分,借以自资。清初吴三桂雄踞西南,他感到朝廷对他的重用不会持久,便向洪承畴请教良策,洪承畴只说了一句话:“不能使云南这个地方有一天安宁。你要保住在云南的地位,就要使云南边境战乱不断,这样朝廷才用得着你。”
历史上许多优秀军事人才因不能恃赋自重,功成之后,多遭人君杀戮,不得善终。刘邦的主要军事臂膀韩信,即是其中一例。在刘邦与项羽之争中,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拜为大将军,能征善战,给项羽造成极大威胁。项羽便派人游说韩信,希望韩信争取过来。游说的人曾对韩信说:“您今天能得以权倾一时,是因为项羽在,项羽如果死了,刘邦便会取您的头了。”但韩信自以为功大,刘邦不会把他怎么样,便没有听从劝说。结果韩信帮刘邦灭了项羽,扫平天下后,终于为刘邦所害。
7.扶弱抑强
在几个集团对抗斗争中,为保存和发展自己,必须实行扶弱抑强策略,使各个集团之间保持势力均衡,以减轻对自己的威胁。实践证明,在自己力量还不够消灭同时并存的几个集团时,最好是利用矛盾,联合扶持弱者,对抗、削弱强者,以防强者消灭了弱者后力量进一步壮大,最后威胁到自己。
明朝永乐年间,鞑靼与瓦剌经常侵略中国北方,明成祖不断出兵抗击,战杀频繁,互有胜负,终不能解除鞑靼与瓦剌之威胁。后来明朝改变政策,对鞑靼与瓦剌各部拉拢利用,实行扶弱抑强政策,以夷制夷。当瓦剌部顺宁王马哈木强大后,明朝便封与马哈木有矛盾的鞑靼阿鲁台为和宁王,使其与瓦剌部马哈木对抗。在马哈木进攻相对弱小的阿鲁台时,明成祖亲率大军出塞,打败瓦剌军。瓦剌被迫遣使向明王朝纳贡。此后,鞑靼与瓦剌互相冲突,明朝采取离间政策,有时乘机出兵助弱抑强,使漠北各部落间保持势力均衡,借以减轻边防威胁。这种政策,曾使朝廷边境安宁无事,收到显著效果。
当然,这些都是封建社会上层政治斗争的事例,对于我们一般的读者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来说,不需要这样做,这些事例只是给我们一些借鉴。
(二)商场中的红白戏法
美国富翁霍华·休斯有一次为了大量采购飞机,与飞机制造商的代表进行谈判。休斯要求在条约上写明他所提出的34项要求,其中11项要求是没有退让余地的,但这对谈判对手是保密的。对方不同意,双方各不相让,谈判中冲突激烈,硝烟四起,竟发展到把休斯赶出了谈判会场。
后来,休斯派了他的私人代表出来继续同对方谈判。他告诉自己的代理人说,只要争取到34项中的那11项没有退让余地的条款就心满意足了。这位代理人经过一番谈判之后,争取到其中包括休斯所说的那非得不可的11项在内的30项。
休斯惊奇地问这位代理人,他是怎样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时,这位代理人回答说:“那简单得很,每当我同对方谈不到一块儿时,我就问对方:‘你到底是希望同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留着这个问题等待霍华·休斯同你解决?’结果,对方每次都接受了我的要求。”
显然,休斯与他私人代表之所为分别看没有什么,合二为一则产生了奇特的妙用,这就是面子学中的白脸红脸战术。
这种策略的做法是,先由白脸出场,他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提出过分的要求,毫无妥协的余地,他在场上表演的时间很长。他傲慢无礼,立场僵硬,让对方看了心烦,产生反感。然后,红脸出场,他以温文尔雅的态度、诚恳的表情、合情合理的谈吐对待对方,并巧妙暗示,如果他不能与对方达成协议而使谈判陷入僵局,那么白脸先生还会再次出场。这番话会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方面会由于不愿与白脸继续打交道,另一方面会由于红脸的可亲态度而同红脸达成协议。
红白戏法的一个变种是演双簧。双簧策略能使谈判人员从骑虎难下的状态中得到解脱,在谈判中常常可以听到一方谈判人员互相之间进行这样的对话:“老李,你今天上午怎么那么别扭?我本来想我们应该可以同意……”“我认为他们有点道理。如果我们同意……”在这里,同一方的谈判人员表面上好像采取了对方的立场,并向同伴建议做出“让步”。可是这种情况多半是在表演双簧:事先决定让一个人采取强硬态度,到了适当的时候,再由同伴出面提出折中方案;可是那位强硬分子却硬是做出一种姿态,表示老大的不愿意。最后,在同伴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当然,对方得到这个好不容易才到手的“让步”后,自然会对那个好人做出相应的回报。
在商业谈判中,还可以把双簧表演倒过来做。例如,你可以在不太重要的问题上先做一些让步。然后,在关系重大问题上你的同伴出面讲话了。他会对你说:“你今天上午表演得很慷慨,但在这一点上,你不能再作让步了。我们已经让得太多了。”这时候,你把脸转向对方,为难地说:“我现在已经无能为力了,一切都只好由你们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