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47131100000052

第52章 自我完善之“愚”学(3)

十、容人一条路

唐朝姚崇当宰相时,有一天在便殿上奏弹劾张说的罪状数百言。玄宗非常生气,说:“你回中书省后,应抄一副本送给御史中丞,和御史中丞一起追查这些事。”可是张说完全不知情。

大约10个月前,一位张说教导的书生,私通张说最喜欢、最宠爱的侍婢,正巧被抓到奸情,这件事被张说知道了。张说很生气,准备送他到京兆尹去接受审问判罪。这位书生大声嚷叫说:“见了美色,情不自禁,这是人之常情。公贵为宰相,难道不会碰到紧急要人帮忙的时候?而竟然要吝惜一位婢女呢?”

张说对他的话很惊异,于是放过他,并把侍女送他。

书生离开之后,10个多月不见踪影,也无消息。有一天突然来访张说,满脸的忧愁,并且说:“我感激张公的恩德,一直都想报答。现在听说张公被姚相国陷害,御史台已准备调查,张公危难就要临头了。我希望能取得张公生平最喜欢的宝物,送给九公主,想办法请她帮忙,一定能即刻摆平此事。”

张说于是一一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宝物,书生都认为不恰当。

当看到鸡林郡所进献的夜明帘,书生就说:“这件很合适,我的计划可以成功了。”

同时请张公写几行恳请帮忙的话,一起带走。

书生很快离去,急忙赶路,到了晚上才到九公主府邸,书生一五一十的将张说的意思,以及整个情况告诉九公主,同时以夜明帘作为见面礼,并且请公主对玄宗说:“皇上难道不想想在东宫时,不是一直想要好好对待张丞相吗?现在怎么反而要对他有所不利呢?”

第二天早上,公主进去拜见,完全将这些话上奏。玄宗受感动,赶紧命高力士到御史台宣示前回交待审讯调查的事情,一律停止。书生从此后也不再拜见张丞相了。

宽恕的道德意义无需赘言,它的心理价值也是无量的。

国外有一位政治家,早年在一个大富人家干活,主人对这位政治家百般刁难。后来那个大富人家破了产,而这位政治家在政界崛起,真是风水轮流转。

有一天,那个破落家族的小儿子可怜兮兮地找上门,希望替其谋取一份工作,这位政治家非常客气地对待他,而且不到一个星期,就在一家船务公司给他找到一份工作。政治家的儿子有些纳闷不解,而他则认为:宽恕人家,不仅施行道德,而且也使自己的心境远离因为报复撩起的负面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讲,报复心理是一种莫大的精神负担,是给自己增加无休止的烦恼。怪不得康德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宽恕别人,使自己心平如镜,不为算计而绞尽脑汁,不为泄私愤而损伤自己的快乐,不为结果如何而担惊受怕,这样的话,心里会坦荡宁静,如沐春风。

十一、莫倚权妄为

金完颜亮登了大宝,但那是僭窃而来,朝野上下虽无异议,但表面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四方稽首,万众拥戴。尤其太宗一支子孙官爵显赫,势力强大,使他寝食不安,倘不加防范,难免他日发难,而防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兴狱屠戮。他当臣子时,就曾向熙宗进言,说宗本等势强,不宜优宠太甚,及至篡立,猜忌愈深,便和秘书监萧裕设谋,杀戮太宗一支。但宗本、秉德等都是懿亲大臣,无故杀戮,又恐国人不服,便由萧裕授意和宗本关系最密切的尚书令史萧玉告变。萧玉诬告秉德在去外地做官时曾与宗本会饮,并约定内外相应,图谋不轨,危害社稷。完颜亮拿到了这一“证据”,便派人前去宣召宗本,说是皇上要开一次打马球的盛会,要各地精于马球的贵族大臣前往参加,宗本并未料到完颜亮会加害自己,便与宗美一起前来。因为宗本、宗美两人实在未曾准备谋反,所以,完颜亮也不审问他们,只是将他们立即处死。在除掉了这两个最有权势的熙宗宗室之后,又杀了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可喜、益都尹毕王宗哲等人,同时还派唐括辨杀死了秉德,甚至连最为老实无能的东京留守宗雅也不放过,他们的家属亦被杀死。这样,太宗子孙有七十余人被杀,宗翰子孙有三十余人被杀,两支宗室无一幸存。通过这次骇人听闻的大屠戮,完颜亮基本消灭了能同他竞争皇位的宗室力量,觉得可以“稳坐江山”了。

完颜亮在消除了他的政敌之后,仍然作无谓的杀戮,只要他看不顺眼的,即加杀戮。他见宗室斜也一支不太归心,就又派人假造谋反信件,根据这一信件,把掌握军、政大权的斜也宗族以及一些他所不信任的大臣杀掉,结果,又杀掉了一百三十多人。完颜亮的残忍好杀,一方面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群臣和宗族恐惧战栗,逐渐与完颜亮产生了隔阂。

大概因为他是庶子,自小遭受正室和其他人的白眼的缘故,他的“复仇”欲特别强烈,他不仅杀尽了熙宗的宗室,对于徒单太后,也没有放过。完颜亮的父亲宗干有三房妻妾,长房正室徒单氏没有生育,次室李氏生郑王完颜冲,第三房大氏则生了三个儿子,其长子就是完颜亮。徒单太后收养完颜亮为养子,完颜亮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对他还算喜欢,再加上徒单氏十分贤惠,和完颜亮的生母相处十分融洽,应该说,完颜亮是不应该有所嫉恨的。但就是这样,完颜亮也容忍不得,一旦稍稍触犯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横加报复。在完颜亮杀死熙宗之后,徒单氏听说了,曾经惊讶地说:“皇帝虽属无道,做臣子的也不该如此!”等见了完颜亮,也没有拜贺他即位为皇帝。完颜亮从此怀恨在心。

完颜亮当皇帝后,徒单氏和大氏都被尊为太后。一次,徒单氏生日,完颜亮和生母大氏一同前往祝寿,当大氏举杯奉觞之时,徒单氏正和别人说话,大概是没有察觉吧,让大氏等了一会,完颜亮非常气愤。第二天,他把和徒单氏说话的公主、宗妇叫来,把她们痛打了一顿。完颜亮的生母大氏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过意不去,曾经责备过完颜亮,而完颜亮却说:“我如今当了皇帝,岂能和以前一样,遭人冷落?”

完颜亮的生母大氏死后,完颜亮才把徒单氏接到中都,他表面上装得十分孝顺,经常去请安问好,多次率群臣百官为之祝寿,并亲自服侍,同辇而行,以致人们以为他天性至孝,连徒单氏也深信不疑。因此,徒单氏曾多次推心置腹地劝他多行善事,少动刀兵,尤其是不要涉江淮代宗。完颜亮听了,当面隐忍不发,但每次回来,都怒气冲冲。后来,完颜亮想起徒单氏的养子完颜充的四个儿子都已长大,而且全都在外带兵,徒单氏又和一帮大臣多有交结,且经常表露出反对自己的情绪,如果他们里应外合,骤然起兵,恐怕很难对付,于是,他决定除掉徒单氏。完颜亮先收买徒单氏的侍女高福娘,让她监视徒单氏的一举一动,取得“谋反”的证据,继而派人把她勒死,并把她的尸体焚烧,投于水中。徒单氏身边的侍女从人,全被杀掉。

十二、目空一切自取灭亡

有一个蒙地的人披上狮子皮便走到墓穴去,老虎看见他就逃去,他认为老虎是害怕自己了。回到家而感到自傲,胆子就更大了。第二天,他又穿上狐皮衣到旷野去,又与老虎相遇,老虎停下斜视他,他恨老虎不逃跑,便喝斥它,反被老虎吃掉。

邾娄子乘船在河中漂游,至河心失足落水,水涡又把他旋出来,得到一只葫芦而漂流上岸,他认为是苍天保佑了自己,归来以后,既不侍奉鲁国,又不侍奉齐国。后来鲁国讨伐并分占了他的国家,齐国也不肯去救援。

君子说:“胆大妄为是灾祸的根源,保有功德才可以承受老天的吉祥,吉祥不会轻易出现,只有圣人才配得到它,却还经常反省担忧,害怕他不能取胜,何况敢于自己妄想吉祥如意呢?不是吉祥却自认为吉祥,失去了自己的理智,怎么能免遭灾祸呢?”

十三、拔树容易种树难

田需极受魏王重视。惠子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善待左右之人。我打个比方,杨木,横着种也活,倒着种也活,折断了再种也活。但假使要十个人种树,一个人拔树,那还是不会有活的杨木。以十个人之多,种容易活的树,却抵不过一个人拔树,为什么呢?因为毕竟种树难而拔树容易啊!现在你虽然擅长于在大王面前树立形象,但是希望拔除你的人却很多,你自然会有危险!”

十四、莫因怨招疑

秦军长平大捷后,趁势占领了上党郡,白起亲率大军进围邯郸,另外分兵二路,一路攻打皮牢(今山西翼城),不久就攻克了;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打太原。韩、赵两国非常恐惧,赵国就派著名策士苏代带着大量财宝去游说秦国宰相应侯范雎。苏代对范雎说:“武安君白起战功显赫,必为秦国的三公,你甘愿位居其下吗?如果赵国被攻灭,你不想位居其下也不可能。不如听从韩、赵割地求和,何必让武安君独得大功?”应侯觉得有理,就对秦王说:“我军风餐露宿,长年在外作战非常疲劳;不如同意韩、赵两国割地求和。我们也好趁此机会休整士卒。”秦王答应了。白起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对范雎非常怨恨。

第二年九月,秦又发兵攻赵。因白起生病不能行动,秦王派王陵统率部队。次年一月,王陵攻打赵都邯郸失利,损失五校兵马。秦王决定派兵增援,这时白起已经病愈,秦王便想让白起去替换王陵。

白起说:“邯郸确实不易攻打,况且诸侯的救兵都陆续到了。诸侯各国都恨秦国,他们必定合力同心。秦国上次虽然在长平大破赵军,但我军也大伤元气。何况远隔河山去攻取赵国首都,赵与诸侯内外夹击,一定会重创我军的。”于是,推辞了秦王的任命。

秦王派应侯范雎去请,白起也坚决推辞不肯前往。白起对应侯说:“从前未能乘长平之胜围赵,致失战机,现在赵国内有准备,外结好于诸侯,此时攻赵必败无疑,我不能奉诏前往。”应侯回报秦王。秦王想:“离了你就攻不下邯郸吗?”决定派人去替换王陵。秦军又围了八九个月,仍没能攻下邯郸。这时,楚魏的救兵来到了,夹击秦军。秦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武安君白起却对人说:“秦王不听从我的计策,现在怎么样?”这话传到秦王的耳朵里,秦王大怒,立即下令强迫白起就职上任。白起请人代拟一表章自称病重,坚决不肯去。应侯又一次亲自上门去请,白起坚决不答应。

白起自恃功高,不愿就职,不过是和范雎怄气。秦王一怒之下,免去白起的一切官爵,将他流放到阴密(今甘肃灵台县)。白起这下真的气病了,一直病了三个多月,没有办法起行。恰在这时,围攻赵国的秦军多次被击败,秦王天天收到前方不利的消息,认为这都是白起造成的,就派人将白起赶走,不准再留在咸阳。

白起没有办法,只得勉强行走,走了40多里,来到杜邮。秦王与范雎等大臣商议,说:“白起被驱逐,他内心一定不服,有怨言。”便派使者拿着宝剑去追白起,令他自杀。白起被迫挥剑自刎。

十五、恃才放旷必遭疑妒

建安十六年,曹操封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其余诸子皆封侯。但在诸子中,曹操最宠爱的是曹植。曹植有才华,能诗善文,性格随和,不追求奢华,每次晋见都能应声而答。曹操认为他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伐吴,行前,对曹植说:“我23岁为顿丘令,回顾当时所为,无愧于今天。如今你也23了,可要努力啊!”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丞相主簿、总知内外的杨修和西曹掾丁仪、黄门侍郎丁〖FJF〗訥〖FJJ〗都与曹植关系密切,他们经常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的才华,劝曹操立其为太子。曹丕闻之大为吃惊,从此他行为谨慎,矫情自饰。

一次、曹丕、曹植兄弟送父远征,曹植在曹操面前称颂其功德,言语得体,辞藻华丽,说得曹操心花怒放。口齿木讷的曹丕在一旁既嫉妒又着急,怅然若失。其心腹谋臣吴质在曹丕耳旁低声说道:“此时只要流泪就可以了。”曹丕心领神会,当众垂泪流涕,嘘叹无语。曹操及文武官员见了,以为曹丕为父子离别而伤心,都来安慰他。大家认为曹植虽有才华,能说会道,但不及曹丕心诚。

后来吴质被外放,不能进宫。曹丕失去谋臣,甚为着急,令人将吴质藏在竹筐内,偷偷送入宫中,与其商量争嗣事宜。此事被杨修知道了,报告给曹操。曹丕为之非常恐惧,吴质则说:“没关系,我自有对付的方法。”第二天,吴质要曹丕再用原车装竹筐,但筐内只放绢绸。车入宫,杨修立即报告曹操,想以此来个人赃俱获。曹操令人检查,没发现人。由是曹操怀疑杨修等人是为了帮助曹植争嗣而诽谤曹丕,心中大为不快。加之朝臣都反对废长立幼,终使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太子。

曹植并未因曹丕为太子而行动有所收敛,依然骄纵如故,多次违反宫中制度,私自出入宫门,驾车行驶在专供皇帝走的御道上。为此曹操非常生气,并处死了主管宫门的官吏,他对曹植的宠信也日益见衰。杨修等人并未因此疏远曹植,继续为他出谋划策。他经常注意揣测曹操的意图,并将之整理成文,告诉曹植,所以每次曹操询问时,曹植都能马上应对。曹操常惊讶曹植的反应快捷。后经查询,知道是杨修从中帮助,心中怏怏不乐。

一次,曹操命令王子们各从一城门出城去力事,同时又下令各守门官吏不让一个出城,以试探各人的应付能力。杨修将此事告诉曹植,并教他:“你是奉王命出城的,如果守门官员不让你出城,你可杀他。”其他王子因门吏阻止而返回时,唯曹植依计出门。曹操了解到又是杨修为之设谋,忧虑万分。想到杨修是个才策之士,又是袁术的外甥,如此用心设谋为曹植争嗣,终是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