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47131100000053

第53章 自我完善之“愚”学(4)

就在临终前百日,曹操以泄露机密、交结诸侯为借口杀了杨修。

优势与忧患

要正确利用自己的优势,恃才傲物是许多人失败的原因。

有一天,三个旅行者不约而同地住进了同一家旅店。第二天,天气有些阴沉,看样子是要下雨了。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着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而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拿。

奇怪的是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三个旅行者很想探究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

于是,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行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摔伤。”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伞,便挑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着说:“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了吧,造成这种状况的正是由于你们太依赖自己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十六、多做打算细微之处防生变

明朝丞相胡惟庸是个很会用权的丞相,自从总理中书省后,内外诸司有什么奏章,必须先经他审看,若有牵涉到自己的奏章,他就藏匿起来不报告给明太祖。于是,文武大臣有失职的人,都先到胡惟庸那里送礼,这样就可以得到开脱,胡惟庸身边迅速集聚起一股势力。胡惟庸当初被召为太常卿是因为李善长的推荐,所以他同李善长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李善长的弟弟太仆寺丞李存义结为亲家。所以胡惟庸生杀黜陟,朝廷中无人敢言。

有一次,胡惟庸的家人仗势欺人,竟然殴打了地方上的小官吏。事情告到明太祖那里,明太祖大怒,将胡惟庸的家人杀了,还把胡惟庸找来责问。胡惟庸推脱自己并不知道家人殴打地方官的事。明太祖还追问刘基病重后的一些情况,胡惟庸搪塞过去之后,心里不无担心:“皇上是不信任自己了,皇上连勋臣都会杀,说不定哪天也会找个由头杀了自己。与其等死,不如先做准备,不能束手待毙。”

当时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曾犯法,明太祖斥骂他们。胡惟庸是朝中红人,二人便到胡惟庸府上来求情。胡惟庸屏去左右后,对他二人说:“你们平时所作所为太不检点,一旦事发,可就讨厌了。”二人非常惶恐。胡惟庸乃同他们商议谋反的事,要他们在外收集军马。胡惟庸还同御史陈宁一起暗中物色拉拢军队里的将领,同时通过亲家李存义去探听李善长的意见。

李善长以自己年老为由拒绝加入,但也没有告发他们的阴谋。胡惟庸还派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用倭兵,又遣元朝的旧臣封绩修书称臣于元朝嗣君,请兵为外应。一切都计划妥当,不料此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胡惟庸的儿子坐车出外被摔死在车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杀了赶车的车夫。此事传到明太祖耳朵里,明太祖十分生气说:“杀人者要偿命!”胡惟庸害怕了,乃与陈宁、涂节等人商议提前谋反,并暗中派人通知四方心腹。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五,胡惟庸向明太祖报告说,家中宅院里有口井涌出竹笋,奇异非常,邀明太祖前去观看。明太祖很有兴趣地答应了,乘车出西华门奔胡惟庸府第。正在此时,内使云奇挡道勒马,因为气急,一时说不清什么,明太祖见有人挡道,大怒,令左右捶打。云奇右臂被打断,仍指着胡惟庸府的方向不肯缩回。明太祖觉得奇怪,便下车登城观看,才看到胡惟庸府第有不少兵甲,于是赶紧派侍卫军前去掠捕。胡惟庸遂以谋反罪名被杀,僚属羽党被杀的达15000人。

不久,有人揭发说,胡惟庸谋反事,曾经征得李善长的同意。明太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李善长并其妻女弟侄家人70余人都斩首。李善长死后第二年,有人上书为李善长辩白,明太祖未加理会。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的医术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也就是说在我们想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是多想想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对事情的整体有个计划,莫等亡羊补牢。

十七、潜藏蛰伏不露行迹

刘备在没有得到蜀中之前,曾经投靠曹操。在曹操面前,刘备竭力装出无所事事的样子,每天在菜园中浇水种菜,锄地松土。因为刘备知道曹操是一世奸雄,是不能容忍能与他竞争的英雄存在的,只有表现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才有可能不引起曹操的注意,以便积蓄力量,创建霸业。

一天刘备正像往常一样在园中浇菜,许褚、张辽便奉曹操之命来请他。刘备对曹操一直是避之惟恐不及的,但既来请,又无法推辞,只好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曹操挽着刘备的手走进后花园,在一个小亭子中坐下,两人一边吃青梅,一边喝酒。曹操请刘备,也是有一定目的的。他听说刘备每天浇菜锄地,但不知虚实如何。这次请来,也想在言谈话语中,窥测一下刘备的真意。

酒酣耳热的时候,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能称得上是英雄?”刘备虽然表面上推杯换盏,浅酌低饮,无拘无束,实际上心里忐忑不安。因为他也洞察到曹操青梅煮酒的用意,生怕自己露出什么破绽来,因此处处谨慎小心。听曹操一问,刘备便小心翼翼地试着回答:“淮南袁术,兵精粮足,猛将如云,可以算是个英雄人物了。”曹操对此嗤之以鼻:“袁术不过是坟中的一块枯骨,称不上是什么英雄!”刘备又接着试探着说:“河北袁绍,地位高贵,门生部属遍布天下,他在冀州,谋士武将如云,像他这样的,可以算作是英雄了吧!”曹操不屑一顾:“袁绍表面上看起来厉害,却心胸狭窄,没有胆量,虽然足智多谋,但在紧要关头往往犹豫不决,以至错过时机。看到一点小利就不要性命,想干大事却又怕担风险。这种人绝不是英雄!”刘备接着说:“刘表在荆州,和七位名士结交为友,时人称为‘江夏八骏’,他可以称作英雄吧!”曹操鄙夷地说:“刘表徒有虚名而已,算不上什么英雄!”刘备又举出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曹操禁不住拍手大笑道:“这都是些小人物,谈得上是什么英雄啊!”曹操接着对刘备说:“所谓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藏良谋,要志在各吞吐天地,要谋能包藏宇宙。这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他手指刘备和自己:“当今天下可称作英雄的,只有你和我两人啊!”刘备一见心中之志被曹操看破,吓得心中一震,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恰在这时候,天中划过一道闪电,接着又是一声惊雷。刘备立刻抓住这个时机来掩饰自己,弯腰拾起筷子,笑着说:“这雷的威力太大了!”曹操有些惊疑:“英雄好汉还怕打雷吗?”刘备坦然一笑:“孔子说过,君子闻迅雷风烈必变色。我小小的刘备,当然对天也是很敬畏的啊!”这一番话语说得天衣无缝,轻巧自然地就把举止的失态掩饰了过去。假如刘备说得不是这么巧妙周密,曹操一定认为刘备是心虚才吓掉了筷子,那刘备的内心就会被曹操窥到,到那时,曹操还能容忍一个敢与自己争雄的人存在吗?

十八、言多必失

苏东坡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直,敢于批评时政的弊病,因而使人侧目。不喜欢他的人总想找他的岔子整治他。有一次御史台的官僚们拿苏东坡的诗作根据,断章取义,无限上纲地分析,硬说他讽刺朝廷,诬蔑皇上,把他从湖州刺史任上抓来,下在大牢里,几乎杀头。

经他的弟弟子由和许多好友大力营救,才保住了性命,贬到黄州受管治。迫害并没有到此结束,以后他继续受到多次打击,新账旧账一起算,越算越多,被贬谪去的地方也越来越远。最后竟贬到荒僻遥远的海南岛。长期的磨难使他认识到中央政府里派系复杂、斗争激烈的严酷现实。

他在著名的《水调歌头》一词里,曾很有深意地慨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以后人们常用“高处不胜寒”来形容高层政界里的不易立足。

苏东坡敢怒不敢言,便常常以嬉笑诙谐的形式,来曲折地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气。

有一次,大家欢迎他讲故事,他当场编了一个新奇故事,说得大家前仰后合。他说:“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峨冠博带的人找我,说海龙王请我去吃饭。我也确实很久没吃过饱饭了,听说请吃饭,心中很高兴,便冲涛踏浪,跟着他俩到了龙王的水晶宫。水晶宫里琼楼玉宇,百宝纷呈。龙王带一大群臣僚,还有妃嫔出来迎接我。他们说了许多称赞我的话。满桌山珍海味,身边一个美人专给我斟酒。那美人身材窈窕,肤色白嫩,双目像太液池里的秋波,一闪一闪地瞅着我,身上散发着香气,使我神魂颠倒。正在这时,龙王让我为今日之幸会题诗。我当即援笔挥就,盛赞龙王功德和水晶宫里的豪华,并颂扬君臣的才学与妃嫔们的艳美。龙王高兴极了,夸奖我的文笔,给我赏赐了大量的珍宝。正在我得意的时候,忽然一个丞相模样的大臣,低声告诉龙王,说我写的诗里有讥讽大王的语气。龙王一听大怒吩咐虾兵蟹将把我赶了出来。我一看这位相公,原来是王八变的。唉!我苏东坡处处受王八相公的算计呀!”

苏东坡就是这样,在诙谐的谈笑中,曲折不露地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平怨气,忍耐艰难的遭遇,坚定自己的信心,什么样的环境也淹没不了他的智慧和才华。

苏东坡性格直爽,才思敏捷。他自己曾经说过:“我心里有什么话,就非说出来不可,正像饭里有只苍蝇,非吐出来不可一样。”正因为这样,他经常在众人面前,现编故事现说出来,以发泄心中的义愤不平之气。

乌台诗案中,他被朝廷从湖州太守任上逮捕,押到汴京的大牢里,备受狱吏们的摧残凌辱。出狱后,曾到山东任登州知州,不久调回汴京任礼部员外郎。有一天,他偶然遇见了当年迫害他的狱吏。狱吏惶惶不安,当年那股横暴之气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苏东坡看着他诚惶诚恐的窘态,又好像吃了一只苍蝇,非吐不可,于是,当场给大家编了一个故事:

一条毒蛇咬死了人,阎罗王判处它赔命。它苦苦哀求阎罗王:“我有罪,也有功,请将功折罪,饶我一条命吧!”阎罗王说:“你有啥功劳?”毒蛇说:“我肚里有蛇黄,可以治病,已经治好几个人的病了。”阎罗王一查,确有其事,便赦免了它。

过了不久,一头牛因为用角抵死了人,也被捉来,要判死刑。牛申辩说:“我有牛黄,包治百病,请允许我也将功折罪。”阎罗王照例也赦了它的死罪。正在这时,几个小鬼捆了一个长相凶恶的人送来,说此人作恶多端,蓄意杀人,请阎罗王处置。阎罗王说:“杀人偿命,法理不容,押下去斩首!”那人不服气,大喊:“我也有黄,我也有黄呀!请让我也将功折罪呀。”阎王大怒:“你不是人吗?你难道也有什么蛇黄、牛黄可以治病吗?”犯人结结巴巴,没啥可说,最后,哭丧着脸承认:“我肚里没有别的黄,只是有些恐惶、惊惶……”

狱吏被东坡这一奚落,更觉无地自容,只好悄悄地逃离了现场。

十九、见危于前举措避祸

唐朝郭子仪病重时,任何朝廷百官来探病,都不屏退服侍的姬妾,可是卢杞来探访时,却屏退姬妾,自己靠着椅子来接待他。

家人很惊讶地问郭子仪原因,他说:“卢杞面貌丑陋,心地阴狠,妇人见到他一定会笑他,以后他若是得志,一定会报怨,那么我们家族的人全都逃不过。”

韩熙载的事例与此也极为相像。韩熙载在南唐的时候,家里找来许多侍妾女仆,日日夜夜听歌赏舞。

他告诉人家说:“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避免被任命为宰相。”

人家问为何要逃避?

他说:“中原的那些帝位争逐者,对江南一直虎视眈眈,早有并吞之意,一旦真命天子出现,江南弃械投降都来不及。我不愿成为后代千古取笑的对象。”

三国时,曹操有一谋士,名叫许攸,此人智慧超群,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千秋功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他的随机应变,谨以安身,避招风雨。

曹操有一句话形象而精辟地反映了许攸的这一特点:“公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