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47166400000044

第44章 礼仪是家庭幸福的资本(6)

可是,难道因为父母拥有大海般的心胸,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父母发火,发牢骚吗?我们就可以对其用心良苦的循循善诱而显得心不在焉吗?不可以,父母永远是父母,是我们得以尊敬的父母,他们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一生都无以回报的,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对父母的“唠叨”置若罔闻呢?

别把父母当老妈子使

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是无尝的,但是我们却不能把这种无尝当成一种义务。

“妈,给我拿双袜子来。”

“爸,给我倒杯水来。”

“妈,饭好了没有,快点。”

“爸,电话费交了吗?赶紧啊。”

“妈,我的衣服洗了吗?”

“爸,我的电脑修好了吗?”

……

也许你并没有注意,这些话,其实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父母经常讲的一些话,之所以不在意,是因为它们都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而父母亲也总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为子女们做着这一切。

等到自己为人父母后,才能体会那种被“指手划脚,呼来唤去”地做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时才能深刻地体会,自己当时对父母亲的“吆喝”甚至是“指使”是一种多么大的罪过。而父母却用他们无私的爱把这一切都融化了。有谁能知道,这份无私的爱的背后,是由多少忍耐和宽容支撑起来的呢?所以,请不要把父母的劳动当成是一种义务,更不要随便地把父母当“老妈子”使唤,这是对父母的一种不尊重。

别尽向父母“倒苦水”

把一份快乐分成两份,就是两份快乐;把一份痛苦分成两份,就成了两份痛苦。

陶敏是一个信赖性很强的人,二十几年来,她一直都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只要她受到什么委屈,第一个为她打抱不平的总会是自己的父母亲。所以,她对父母这种的依赖渐渐地变成了一种习惯。等到自己慢慢长大以后,每当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她总会打电话给母亲,只要听到母亲那亲切的声音,她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最后,挂电话的时候,她已经又回归到没有烦恼的那个“我”了。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遵循”着这个习惯,而母亲每次都会以她慈爱的心胸听她倒完一肚子的苦水以后,再循循善诱一番。陶敏的烦恼也就没有了。

可是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同事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不愿意让父母担心啊。”“父母担心?”这几个字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炸开了陶敏的思绪。这么多年以来,她就像一只害怕受伤的小鸟,躲在母亲的翅膀下,不敢出去独自寻食,害怕受到同伴的欺负等。所以直到现在,她没有也真正的学会独立,一直让母亲承担着那份为她遮风挡雨的义务。她醒悟了……

俗话说:“报喜不报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陶敏不再向父母“倒苦水”了,也许是她真的长大了,也许是她不愿意再给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亲增加任何的烦恼和忧愁了。她只是希望,父母亲能够快快乐乐地度过晚年。

生活中,当我们受到委屈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一肚子苦水统统倒出来,流到父母的心里,自己的痛苦没有了,可是父母的心里却多了一份痛苦。作儿女的,让父母操了那么多年的心,在遇到困难或委屈时,还是离不开父母那宽广的胸怀,也许我们认为,只有父母才能化解自己的“痛苦”。可是当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父母亲把那份苦水都放到哪里了呢?

出入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

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太熟悉了,而忘却了礼仪的存在。

黄梅打算从这星期开始给孩子断奶,于是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之后,她就和母亲说去同学那里住一个星期,(在这之前,孩子一直是由自己的母亲带的),一个星期之后再回来。她想,她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所以当她到了同学家后,她就没有给母亲打电话,而是和同学一起去逛街了。等到她们晚上十点回家,看到同学家的电话有十几个未接电话。而且都是同一个电话号码,都是母亲打过来的。她马上回过去电话,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可是令她震惊的却是,母亲在听到她的声音之后,她明显地能感觉到母亲松了一口气,母亲说没什么事,只是想知道她到没到同学家。这一刻,黄梅心中真是打翻了五味瓶的感觉。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况且离家也不是很远,母亲为什么会担心成这样?后来她才明白,在母亲眼里,她永远都是一个孩子,即使已为人母,但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出入都要打个电话报声平安,始终都挂在母亲的心里。这时,她才深刻地感觉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她去哪里,哪怕是离得很近,她都会打个电话给母亲,告诉自己的行踪,好让母亲放心。

古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用说是千里,就是吃完饭从车去同学朋友家玩的时候,父母在你临出门之前,也会叮嘱一句:“到了打个电话啊。”这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包含了父母多少的关爱和担忧啊。父母为自己操了二十几年的心,你忍心还让他们亲再为自己的出行担忧吗?

父母生病时,要尽心照顾

照顾父母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为了生活在外奔波的人,一年也难得回几次家。更不用说如果父母生病时,能在他们身边好好地陪伴和照顾了。

齐丽已经出外六年了,这六年来,她和父母相聚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几天,每年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匆匆忙忙回家呆几天,然后又匆匆忙忙地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每当看见年迈的父母双鬓那一缕缕白发,齐丽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她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没尽到,她心里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了。这一年,当她又一次拿起电话给,拨通家里的电话号码时,她听到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她急忙问是怎么回事。后来在她一直的追问下,父亲才把实情告诉她,原来母亲已经病倒一个多月了,父亲又要照顾母亲,还要忙活家里的一大堆事……听到这里,她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了。这一刻,她说什么也要回去,回去做一个儿女应该做的事情。第二天,她向公司请了假,当晚就坐飞机回到了母亲身边,当母亲那憔悴的脸看见女儿回来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齐丽心里顿时踏实了。

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却买不到亲情。所以,作为儿女,当父母生病时,不管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时间回去陪伴和照顾他们,这样心灵才会得到安慰。

不要粗暴地干涉失偶父母的再婚

尊重父母需要用行动来表示。

张军 某部门主管

我母亲因病去世好几年了,尽管我们几个子女都成家了,但我们对父母都很孝顺,看到60多岁的父亲整日都很悲痛,我们都想办法帮父亲排解痛苦,他的要求我们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他。可是最近他认识了一个离婚的中年妇女,我们知道后,他不但不羞愧还表示要和那个女人结婚。我们真想不通,我们几个子女都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还想结婚呢?

针对张军的问题,相关婚姻专家指出:

老年时期丧偶是人生感情生涯中最为不幸的遭遇。因而你的父亲在心理上也曾受到很大的打击,精神上感到压抑、苦闷和烦恼,由于总是怀念老伴,并且会感到生活孤独、寂寞。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时间久了有时会萌发出再婚的想法。

可能在传统观念里,老年人丧偶后,就应该独善其身,自己或者跟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寂寞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不应该再有什么“非份”的念头。要知道,老年人的爱心并没有死,他仍像青年人一样向往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渴望幸福,希望有一个知心人,共享欢乐,分担忧愁。这些是他们的正当需要。他也没有必要感到羞愧。

可是作为子女的就不这么想,在子女看来,父辈现在只能顺从子女,而不应该有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选择。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独身”有害无益。因而作为子女们应该懂得,处在生命后期的父母,再婚对他们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老伴老伴,也就是到老了都希望有个伴,一起相伴着走过人生的最美好的日子,而作为儿女的,怎么能忍心不满足父母的这个愿望呢?所以,当失去老伴的父母想再打个伴时,儿女应该真心祝福他老人家,而不是粗暴地去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