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为晓晓的母亲在体会到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欢笑和快乐的同时,也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缺点,如自私、刁蛮、任性、倔强等等,一开始,她认为这是一般独生子都有的“通病”,等长大些也许就会改变吧。可是,当晓晓渐渐长大以后,梦凡还是觉得孩子的缺点没有改,反而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梦凡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越是感觉放不开手,如此循环,晓晓越大,梦凡就管得越严。这样就让晓晓也越来越反感,他性格中的叛逆被彻底地激发出来了。越是梦凡不让做的事情,晓晓越去做。最后,梦凡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求助老师。
老师告诉她,她是对孩子看得太“紧”了,一般处在这个年龄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大人把他当小孩看。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处理了。所以,他们做起事来看上去有些“我行我素”,但这是每一个孩子走向独立的一个过程,家长也不必为此而烦恼,适当地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接触,不能把他们像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适当的放手,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
对待父母,光有孝敬还不够
与其让舆论谴责,不如让其褒扬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所以说,父母之爱位于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之上。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一个人如果对付予自己生命的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试想,如果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他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可见,人世间所有的爱都需要从爱父母开始。
一代伟人毛泽东始终告诫人们不应该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每次回归故里,总不忘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看一看,亲手采集松枝,献在父母坟前,然后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最为感人的是敬爱的朱德元帅那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母亲的回忆》,他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他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元帅为了报答母亲的深恩,他不仅使母亲生活上得到照顾,而且使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进行英勇的斗争,使母亲在精神上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光有孝敬是无以回报的,那就让我们做理更好一点,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在心中,还要常回家看看
一百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孝在心,还要常回家看看。
几年前,陈虹的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歌中这样唱道: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歌曲真正道出了父母的心声。
父母为儿女们忙活了半辈子,到老了唯一的愿望就是和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可是,就连这个愿望,很多父母都难以如愿,迫于生活的无奈。很多人都想趁年轻把生活的基础打得结实些,到老了就无后顾之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当每天忙碌着在外赚钱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想到,家里的父母望着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沉思……
有句话说得好:“钱是赚不完的,金子是挖不完的。”而亲情对于我们来讲却是无价的。在忙碌之余,别忘了常回家看看。“心动不如行动”,光有孝心是不够的,要把它付诸于行动,让心动成为现实,让父母的心愿能如愿以偿。
人若是不能亲到,电话就要常打
忙,不是借口,有心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克服。
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人说:“忙啊,没时间回去啊”。是的,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改变一些客观原因,但是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回不去,现在通讯设备这么方便,也总能抽出一些时间来打个电话吧。所以说,忙不是借口,有心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时间是人挤出来的。如果家里的老人过生日或是举办些什么隆重些的家庭聚会等,当确定自己无法亲自到场的时候,别忘记给家里打个电话。
这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很多时候,作子女的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而不能遵从父母之命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去补偿。比如经常给家里打打电话,和父母聊聊天,问问家乡现在有什么变化等等,父母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会如见到人一样欣慰。那种感觉,也只有在为人父母之后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所以,作子女的,不管你在外面如何地忙碌,记得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声平安。听听父母的声音,也让父母放心。
二老生日,不忘一声问候
一声问候,一份真情;一声问候,一份孝心。
你给自己的父母过过生日吗?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很简单的两个问题,却难倒了现时代的大部分精英。为什么?因为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碎。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脑子里占满了位置时,就装不下更多的思绪。
可是父母的生日之际,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祝福送到的。辛劳一生的父母,只记得为儿女过生日,却从来记不起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而作为儿女的,记得父母的生日是一份责任,当父母收到你这个“意外的惊喜”时,你能想象到他们是多么的高兴吗?
所以,每一个为人子女的,都要把父母的生日记在心头,如果是由于工作太忙,那么就把它记在一个随时都能提醒自己的地方。比如,日历上,手机提示里。或者把父母的生日设置成一个特殊的数字串,作为自己电脑银行卡等的密码,这些都会随时提醒你,父母的生日快到了,别忘记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或者抽空去订制一份小小的礼物。当父母接到电话或收到礼物时,他们都会很开心。
送给老人的礼物,不在价贵而在暖心
汇集了真情的一片树叶,也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有些为人子女的,由于常年在外不回家。所以等到回家的时候,就会买很多东西送给父母,而在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总觉得要买最好的,这样才能代表自己的心意。然而,往往子女们买的东西越昂贵,作父母的就会越唠叨,到最后,有些子女就会误以为父母不喜欢,或者是嫌礼物不好等。于是在下一次买礼物时,就会更加一“酬”,可是效果却还不如前一次……这时,子女们的就会纳闷,难道子女与父母之间真的有代沟吗?其实,有没有代沟是一回事,买了礼物喜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当然,只要是你买的礼物,父母从心里肯定都喜欢,之所以有这种“口是心非”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认为,子女在外赚钱不容易,不想让其破费。所以,不管你买的是多么贵的礼物,多么好的礼物,父母一概都“否定”。
那么,既然送礼物是为了讨父母欢心,就只好遵从他们的意思,去买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礼物,这样既不浪费还能给父母带去欢乐。其实,为人父母的心思很简单,只要你有那份心意就足够了,至于礼物,不在价贵,而在暖心。
父母再唠叨,也不能嫌烦
父母的唠叨是一眼清泉,能时刻清洗自己受污染的心灵。
有时候,我们觉得父母的唠叨是多余的;有时候,我们觉得父母的唠叨又是亲切的。当心情烦躁的时候,父母的唠叨就会是一堆扰人心乱的琐碎,当心情开朗的时候,父母的唠叨也是一支快乐的歌曲。
不过,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尽如人意。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心烦意乱”的时候,而这时,父母的唠叨听起来就会更让人“心烦”,于是不由得对其发火,大声嚷嚷等,等到事情过后,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件无可挽回的事情,深深地伤了父母的心。好在,父母的胸怀永远都是那么宽广,能容得下一切责备和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