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即位后,于建武元年至十二年(25—36年),削平了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完成东汉统一大业。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光武帝派大司马吴汉率军10万围攻洛阳,随后亲自到河阳指挥。光武帝采取政治诱降策略,不记较朱鲔的杀兄之仇,使得洛阳30万人不战而降。刘秀建都洛阳。
建武二年(26年),邓禹军与赤眉军在关中来回混战了数次,虽然赤眉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但邓禹军也损失了不少。光武帝得知邓禹已很难改变关中的不利局面,于是让善于治军和作战稳健的冯异取代了邓禹,负责指挥关中的军事。
冯异迅速进行部署调整,于第二年闰二月,采取诱敌伏击的战法,获得了崤底之战的胜利,赤眉军8万多人被迫投降,赤眉军10多万余众仓皇往东逃向宜阳。光武帝早已料到赤眉军必定会逃到宜阳,于是亲自来到宜阳严阵以待。在宜阳消灭了落入圈套后的10多万赤眉军,夺取长安,取得东西“二京”。至此,关中地区被光武帝取得,第二步战略目标也得以实现。
光武帝着手削平群雄,统一全国
光武帝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以后,便开始了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
时西汉共有13个州,刘秀仅占有司隶校尉部和冀、幽、豫、并等州,其余州县均为地方豪强所割据。其中,东有睢阳的刘永,东海郡的董宪,青州的张步,九江的李宪;北有渔阳的彭宠,五原的卢芳;西有天水郡的隗嚣,河西的窦融,益州的公孙述;南有黎丘的秦丰。
光武帝对当时各割据势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他们力量的强弱,制定了一个战略方针,即“由近及远、由东向西、逐个击破”。为了这一方针的贯彻,光武帝采纳了来歙的建议,联陇制蜀,使他的部队可以偏师扼守关中,而主力则用来对付东方。
光武帝建武二年至五年(26—30年),光武帝一方面派来歙到陇西完成联陇制蜀的战略,解除西顾之忧;一方面集中主力,把洛阳和河内作为对关东各封建割据势力展开攻势的中心。
光武帝对各封建割据势力展开攻势
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命虎牙大将军盖延带领马武、王霸、刘隆、马成四将以及5万兵众,攻破睢阳,战败后的刘永退到了谯县。周建、佼疆和苏茂合兵3万来支援刘永,却被盖延在沛郡打败。刘永、佼疆和周建退守到了湖陵,而苏茂退守广乐。沛、楚、临淮的大部分地区被盖延乘胜攻占。
建武三年(27年),光武帝派大司马吴汉围攻退守广乐的苏茂。周建率军来救援,结果大败。苏茂和周建又退守到了湖陵。而睢阳城又叛归给了刘永。四月,盖延与吴汉合军再攻睢阳。六月,睢阳城再次被攻破,刘永被杀。十一月,光武帝任岑彭为南征大将军,王常、朱祐等8将军由其统率,共计9万多人,大规模南下,董沂、邓奉、秦丰、延岑、田戎等或投降或被杀,南郡彝陵也被攻占。
建武四年(29年)五月,大将军朱祐和建威大将军耿弇往北攻彭宠。建武五年(30年)二月,彭宠被奴仆杀害,燕蓟及其以北地区被光武帝攻占。光武帝于七月,率主力军东伐董宪。
建武六年(31年)二月,光武帝在朐县灭了董宪,夺取了东海地区。十月,耿弇率军攻占青州张步,袭击了历下,攻破了临淄,在平寿围攻张步直至其投降。在舒县,扬威将军马成率军围攻李宪。
建武七年(32年)正月,舒县被攻破,李宪被杀。关东各封建割据势力,至此逐个被光武帝个个击破。
光武帝在平定关东各封建割据势力以后,立即将目标转向了隗嚣。为打败隗嚣,光武帝积极笼络割据河西的窦融,封他为凉州牧,并且缓解了和公孙述之间的冲突,从而隗嚣被孤立起来。四月,光武帝派耿弇、盖延等7路大将率兵翻越陇山攻陇,但是被隗嚣的部将王元打败。
建武八年(33年)春,光武帝乘隗嚣军戒备松散之际,派来歙率2000精兵偷袭并占领了略阳,向隗嚣所据冀县逼进。隗嚣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围攻略阳,不仅没攻下来还致使将兵们一个个都已很疲惫了。光武帝乘机率军直捣隗嚣大营的后背,消灭其主力,隗嚣大败。
建武九年(34年)十月,光武帝又令来歙率冯异等西征,消灭隗嚣残部,历时4年的平陇作战至此结束。
平陇战后,光武帝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南路的岑彭率战船沿长江三峡逆流进入蜀地,江关被攻占。六月,下辨、河池被北路的来歙攻占,之后,来歙却被公孙述派来的人暗杀了。此时,羌族正在陇西起事,于是北路军的主力转到了陇西。七月,岑彭命将军臧宫率兵5万从平曲抵御蜀军的主力,而亲率主力快速行进了2000多里,深入岷江中游,攻占武阳,出其不意地迂回到了蜀军主力的后面,以精骑兵攻击广都,向成都进逼。十月,公孙述又刺杀了岑彭。吴汉接管了岑彭的军队,攻占广都。臧宫攻占了繁、郫后,与吴汉军会合,一起围攻成都。
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公孙述受重伤而死,其部将延岑以城投降。
至此,东汉历时11年的统一大业终于完成。光武帝定关东,平陇蜀,剪灭群雄,最后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光武帝作为东汉王朝统一之战的最高决策者,杰出的表现使他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光武帝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的举措和驾驭战争、先机制敌的策略,都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