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卡逊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科学家、学者和民众对资源环境问题广泛关注的开始。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真相不断被揭示出来和民众压力的不断增大,各国政府乃至联合国也开始介入这一进程。10年后的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世界性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交了一份集58个国家152位一流科学家和学者智慧、影响深远的《只有一个地球》的研究报告,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第38届大会提交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全球的变革日程”和对策,为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提供了途径和方法。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179个国家表决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的工作计划。半个世纪来,科学家和学者们所提供的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已使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各国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划,联合国会议所产生的相关宣言、公约、法规,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所设置的相关机构及各种相关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表明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设置的各种路标和监护正渐成体系;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开发新能源替代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流程渐成趋势;社会追求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渐成风气,等等,这一切都显示出:人类在寻求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式中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征服自然的观念正在被抛弃。
但是,人类努力的成效赶不上资源环境恶化的速度,1966年至2007年,人类的生态足迹增长了1倍,已超出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40多年前的地球还有生态盈余,40年后就面临着生命力被耗尽的威胁,而这一切又都是发生在卡逊的呐喊之后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之时!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它无情地撕开了现代文明的华丽外衣,暴露出其内在机制悖反可持续的深层问题。无论人们用何种经济增长的数据、环境治理的案例、科技研发的成果、学术争论的观点和文字操控的技巧,都无法掩饰地球生命力正在迅速衰竭的事实。没有社会深层机制的根本性变革,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可逆转。
地球生命力的衰竭使得她再也难以为人类和众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和进化环境,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环境剧变、“天灾”频仍、风险莫测的领域,现代文明将承受超出常规频率和规模的干旱、洪水、高温、严寒、飓风、虫灾、疫病的轮番攻击;与此同时,人口膨胀和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加剧,又将使人类社会现行结构和运行机制中各种利益的纷争、恶斗等“人祸”困扰有增无减。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似乎荆棘丛生、阴云低垂!人们不禁要问:人类社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吗?
只要人类适应性进化的生物学本能和文化认知能力没有被贪婪和自大所泯灭,严峻的挑战就有可能变成巨大的转机,就有可能催生出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就是我们必须坚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希望所在。显然,建立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上的信心,与建立在“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自我宽慰,与相信科学技术和自由市场会创造出解决一切难题的奇迹的现代迷信,不仅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认为,正是这种自我宽慰和现代迷信使人类心存侥幸和幻想,以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资源和错失了许多争取历史主动性的机遇,其后果是人类将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社会动力和制衡机制的根本性转换,这需要从一些基本观念的颠覆开始。所有的人都必须明白:人类从属于地球生命的整体,人类的福祉依赖于这个生命整体的健全与生命力的增强。生命进化没有预定的计划和目标,但却有自我增强的趋向。与无机宇宙浩瀚巨大、无所不在的自然还原力量相比,地球生命是孤独而脆弱的,地球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单一性到多样性、少数生态位到各种生态位、生产者—还原者两极结构到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级结构的进化,正是地球生命趋向越来越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和地球的无机资源来生成、壮大自己的进化,正是地球生命趋向自我健全和强大的进化。正是这种进化抗御了还原力量几十亿年无孔不入的袭击,维护了地球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生命适宜性环境和生命自身的安全。在这一过程中,地球上的多样性生命形式是一个协同的整体,都在整体协同中为地球生命的保存和进化作出了贡献。
长期以来,人们把人与人、人与万物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竞争生存资源和吃与被吃的关系,并把这种竞争关系发挥到极致。这种片面的认识将人类引向了一条征服自然和相互征服的道路,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都是以这两个征服的形式书写的,它虽然遭到人类智慧的无数质疑,但却牢牢地固着在人类的思维、行为和制度的内在机制之中。人类未来的前途全在于改弦易辙!如何改弦易辙?是等到“不到乌江不尽头”“不见棺材不落泪”时再改吗?这对个人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对于人类而言则必须避免这种毁灭性灾难!人类的科学和智慧已经具备了这种条件。本书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全方位地给出地球生命世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图景,跨越过往的局限,颠覆执迷的信条,其目的就是要为构建人类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