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47297400000073

第73章 人类创造的奇迹(3)

现代新型电子听诊器

老式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微弱,不能隔离环境噪声,频率响应也不可调。新型电子听诊器接有放大器,可将微弱的心跳声放大到清晰可闻。

电子听诊器除了能清晰监听病人的胸、腹声音外,还能搜索定位机械噪声声源,其输出可用磁带录音机录下来供分析病情使用,或送入大功率的放大器另作他用。

数字听诊器——TopPhono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的多功能听诊器陆续问世。由法国的IRIS公司研制的TopPhono听诊器,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听诊器。

它可以让医生根据诊断的需要,选择性地单独听取肺音、心音或者其他部位的声音,而不受到邻近器官所发出声音的干扰,从而使诊断更加准确。而且,听到的心音和肺音信号波形可单独或同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在软盘上记录下来。如果能使用专门的IRIS软件,人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诊断。

心电图仪

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爱因托芬发明了第一个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弦线式电流计。1904年,他成功设计出心电图仪的关键部件——指针式微电流计,并以极细的石英线代替了前人使用的线圈和镜子。1912年以后,心电图仪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事业。

动态心电检查仪

1961年,美国人霍特尔发明了长时间描记心电图的仪器,用该仪器记录的心电图被称为动态心电图。它包含一个可携带式的自藏磁带记录装置,患者可在活动过程中随身携带,通过电报和导线将监测者的心电活动记录在磁带上,再经复合心电扫描器或心律失常记录器等将磁带记录按正规速度记录在标准心电图纸上,供详细分析。

它可连续记录24至48小时或更长时间;检查状态自然,符合临床实际;可进行相关分析和设计各种机能试验,如运动、药物等对心电图的影响。

给动物描记心电图

科学家运用心电图技术,已经描记出了多种动物的心电图,并对其生理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特殊电极及引导方法,可描记一些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心电图。

动物心电图可作为判明心搏起源性质的客观指标。它对于研究心脏的比较生理和心脏药理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在人体或动物身上安装心电发射器,可在远距离接收通过系统描记心电的变化信号。这可用于研究人体在高山、高空、深海等环境中的心脏活动变化。

CT机

高科技的结晶——CT机的诞生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首先建议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X射线取得的图像进行重建,并给出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这为CT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7年,英国科学家亨斯菲尔德开始了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率先制成了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以加强的X射线为放射源,能够对人的头部进行扫描测量,并可取得脑内断层的分布图像。

1971年10月,亨斯菲尔德与神经放射学家阿姆勃劳斯合作,进行了第一例临床人体检查。1972年4月,试验的研究成果在英国放射学家研究年会上首次公开发表,但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1973年11月,亨斯菲尔德带着他的CT机来到北美放射学会,这才震动了整个医学界。

火眼金睛识病魔——CT机的诊断过程

CT机用X射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仰卧,置于患者上方的X射线管围绕预定检查部位开始旋转,安装在患者下方的计数器也同时启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对射线吸收程度不同,病理组织与正常组织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这些差别都会反映在计数器上。在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后,所得数据被转换为一幅横断图像,并呈现在荧光屏上。

CT不仅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非常小的病变,还能直接将其显示出来。它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相对空间位置、大小、数目方面非常灵敏而可靠。

第五代CT机——电子束CT机

20世纪80年代初,CT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它是一种电子束CT机,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扫描靶环来产生X射线,扫描速度很快,可达20层/秒,从而使得心脏大血管系统的检查成为可能。

X射线

看透你——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伦琴教授在做阴极射线的实验时,用黑纸把一只放电管严密包裹起来,然后闭掉室内所有光源,随即接通感应线圈,使高压电流通过放电管。忽然,一丝微绿的神秘荧光从他眼前闪过,映在不远处的一块亚铂氰化钡荧光屏上。

伦琴意识到这是一种人类未知的、穿透力极强的射线,因为对这种射线还不了解,所以伦琴给它取名为“X射线”,也叫X光。

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世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转而研究这种新的射线。

患者的福音——×射线的医学应用

X射线能顺利穿透肌肉组织,但穿不过骨骼这样密度大的组织,因而能在底片上留下阴影。

于是,X射线迅速地被医学界广泛利用,成为透视人体、检查伤病的有效医疗工具。它也直接推动了CT机等现代医学仪器的问世。

为了能检查人体软组织器官和血管等X射线能透过的部位,科学家陆续研发了一整套技术,即在检查之前,用射线透不过的物质来填充软组织和各种管道。1962年,冠状动脉X射线摄影法诞生,并成为心脏病检查的最有效的手法之一。

X射线的晶体结构分析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大胆假设,如果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晶体中的原子又都按一定规则排列,那么X射线穿透晶体时,应当跟光线穿过衍射光栅后一样,也会出现衍射图样。这一设想不久被实验所证实,规则分布在感光底片上的衍射黑点被称为劳厄图样,它就是晶体的微观结构在宏观上的体现。

X光机与X射线激光器

X光机是产生X光的设备,主要由X光管和X光机电源组成,X光管又由阴极灯丝、阳极靶和真空玻璃管组成。X光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科学教育、工业等各个领域。火车站、机场、海关等场所,都是X光机的用武之地。

X射线激光器是能发射X射线激光的装置。在红极一时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核心武器是高能X射线激光器,这种尖端武器装在军事卫星上,能远距离摧毁对方的洲际导弹。它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上也大显身手,因为波长极短的X射线激光可以把电路中的连线光刻成头发的几万分之一那么细。

X射线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是通过X射线波段研究天体的一门学科。随着它的发展,人类发射了专门研究X射线的天文卫星,观测到许多先前不知道的宇宙X射线源,使X射线源的数量猛增。

X射线天文学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将掠射光学原理应用于X射线天文,使大面积X光聚焦成像技术成为现实,制成了真正有研究价值和高分辨本领的X射线望远镜。它提供了把X射线的探测区域扩大到更遥远的宇宙深处的可能性。

X射线天文学从诞生时起,在近20年的时间内发现了一系列前所未知的新型天体,获得了光学天文无法得到的天体信息,大大地扩展了天文学的研究领域。

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预防

人体组织是会吸收X射线的,这有害健康。轻则造成局部组织灼伤,重则造成白血球数量下降,毛发脱落,从而引发严重的射线病。

要防止这些伤害,最基本的就是要防止身体各部位,特别是头部受到X射线的直接照射或长时间照射;尽量不要呆在X射线实验室,室内必须要能保证良好的通风。

氧气

化学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氧气的发现

1773年,瑞典化学家居勒通过蒸馏硝石的方法收集到了“火焰空气”,这种气体能使将要熄灭的火柴重燃,其实它就是不纯的氧气。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证实了氧气的存在。他将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入一个预先放有小老鼠的玻璃容器中,盖紧容器。结果蜡烛很快熄灭,小老鼠也很快死去。他又将一盆花放入玻璃罩内,花盆边放了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后,花不但安然无恙,还于第二天早晨长出了花蕾。他又往这个玻璃罩内放了一支蜡烛,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才熄灭。他由此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放出能维持物质燃烧的气体。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置在玻璃钟罩内的水银面上,用一直径30厘米、焦距50厘米的镜子将阳光聚集在氧化汞上。氧化汞很快被分解,他得到了纯净的氧气。

最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揭开了氧气的本质——一种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形成了自己的氧化理论,科学的燃烧理论就此建立起来。

医疗新法——高压氧治疗

如今,仅仅是氧气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高压氧应运而生。

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机制是在高压氧的环境中使人被动地多吸收高浓度氧气,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和血氧的张力,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压氧可用于治疗脑出血、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突发性耳聋、牙周病等疑难病症。但是,氧气并不是吸入得越多越好,过量吸氧会促使生命衰老。在纯氧环境中,人会很快“氧中毒”,甚至发生脑细胞变性坏死,导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新兴的氧气消费——氧气喷泉吧

时至今日,新鲜空气成了一种奢侈品。许多现代大都市中的人们都比以往更加渴望呼吸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新鲜空气,渴望重归乡野和森林去自由呼吸。

随着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求欲望愈发强烈,在美国洛杉矶等大城市,一种氧气喷泉吧随之设立。在氧气喷泉吧里,人们手持透明氧气罐,其上插了精巧的外接吸收装置,轻轻一吸,罐内的纯氧即喷涌而出。带着柠檬味或其他香味的氧气可连续输送20分钟。除此之外,美国其他与氧有关的产品不断涌现,如各种含氧水、含氧汽水、含氧胶丸等。氧气消费已成为一股新潮流。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150多年前,德国化学家先贝因博士在水电解及火花放电实验中发现了臭氧。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此而得名。从太阳中飞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使氧分子裂变成氧原子,部分氧原子与氧分子重新结合形成臭氧。距地面15至50千米高度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约90%的臭氧,这就是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可以使大气的热量状况趋于稳定状态。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冰箱的不断增多,大量氯氟烃升入同温层,与紫外线作用产生游离的氯原子,它夺走了臭氧中的氧原子,臭氧层开始变薄,在南极等地的上空还出现了臭氧空洞。

臭氧层被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使人类产生皮肤病变,并增加了白内障的发生概率。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受到致命的影响,农作物减产,温室效应增强。目前,臭氧层的空洞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要靠人类的技术去弥补,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希望就是靠臭氧层自行弥合。

地球上的氧气会被用光吗

如今,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些人会担心——地球上的氧气会被用光吗?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无异于杞人忧天。目前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的数量还是十分可观的,它们经光合作用不断地生产氧气。

然而,从理论上讲,氧气不是没有可能被用光的,如果环境继续被破坏,世界末日早晚都会来临的。那么该如何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呢?最重要的就是保护绿色植物、增加森林面积。

血型

给血液分组——红细胞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的卡尔·兰德施坦纳发现了红细胞血型。他把不同人的红细胞与血清交叉混合后,发现有的发生凝集反应,有的则不发生。他认为,红细胞上有一种抗原,血清中有一种抗体,如果抗原与抗体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例如,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抗体,便会发生凝集。如果红细胞缺乏某一种抗原,或血清中缺乏与之对应的抗体,就不发生凝集。

根据这个原理,他发现了人的A、B、O血型。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少见的血型——AB型。

白细胞血型——HLA

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类。与红细胞血型相比,人们对白细胞抗原的了解较晚。1958年,法国科学家J.多塞发现了人体第一个白细胞抗原。现在,已发现的HLA抗原有144种以上。

HLA抗原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结构与免疫球蛋白极相似。HLA和红细胞血型一样都受遗传规律的控制。在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找出HLA相同的两个是很困难的。但同胞兄弟姊妹之间总是有1/4的机会HLA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因此法医鉴定亲缘关系时,HLA测定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血型的区域性分布

在人类学上,科学家根据A型、B型及O型的出现频率,制定了一个叫做种族生化指数的数值,来研究各种血型在各人种中的分布规律。

O型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欧洲西北部、西南非、澳大利亚大部分及南印度和中美洲;B型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中亚及北印度;A型在欧洲大部、西亚及澳大利亚南部的土著和某些美洲印第安人部族中,出现频率最高。

血液循环

最卓越的“水渠”——血液循环的发现

关于血液的流动,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探索。17世纪以前,由古希腊人盖伦提出的血液流动理论,由于充满神秘色彩并满足了教会的需要,被教会视为不可动摇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