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47297400000074

第74章 人类创造的奇迹(4)

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曾因试图修正盖伦的理论而被流放到耶路撒冷;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也因批判盖伦的理论而被教会处以火刑。

英国医生哈维经过无数次的动物解剖实验逐渐发现,血液是从心脏里经动脉流出来的,然后又经静脉流回心脏。始终保持同一方向,周而复始。这种血液的循环为身体各部分运送大量的营养素和氧,帮助人体完成了新陈代谢。1628年,他出版了《心血运动论》,标志着血液循环理论的诞生。

人体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合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部毛细血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该循环为肺循环。

血液流量的调节

人体有调节自身血液分配的机能。血液在身体各部分的流量并非完全相同,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与收缩造成的。当毛细血管扩张时,血液流量会增加;当毛细血管收缩时,血液流量就会减少。而毛细血管的扩张与收缩是由神经控制和调节的。全身血液流量的大小,也会随着身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细菌

细菌学的兴起

细菌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细菌的形态、生理、生物化学、生态、遗传、进化、分类及其应用。

1676年,列文虎克首先发现了口腔中的细菌。1861年,巴斯德证明了空气中有许多种细菌存在,它们能引起各种疾病。1876年,德国人科赫分离出了炭疽菌,提出有名的科赫法则。他为了弄清霍乱弧菌与形态上无法区别的其他弧菌的不同,进行了生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使医学细菌学得到率先发展。19世纪的最后20年,细菌学的发展超越了医学细菌学的范畴,工业细菌学、农业细菌学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

“白色瘟疫”——结核杆菌的发现

肺结核病,欧洲很多地方称其为“白色瘟疫”,曾被视为绝症。肺结核是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为咯痰、咯血、胸痛、发热等局部及全身症状。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在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蔓延,这种顽固的“痨病”又向人类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防治肺结核依然是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天花病毒

细菌发电

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细菌发电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现在,各种不同的细菌电池相继问世。有一种综合细菌电池,先由电池里的单细胞藻类利用日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利用细菌发电原理,还可以建立细菌发电站。在10米见方的立方体盛器里充满细菌培养液,就可建立一个1000千瓦的无污染“绿色”细菌发电站。

病毒

滤不掉的微生物——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将用细菌过滤器处理过的有病的烟叶滤汁擦在无病的烟叶上,依然会使正常的叶子生病。于是,他发现了比细菌更小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微生物——病毒。

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提用酶把病毒提纯出来,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病毒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病毒是一个小颗粒,共有两层:外层是蛋白质,蛋白层里边裹着一层核酸分子。蛋白层不但要保护病毒,还要选择病毒寄生的细胞;核酸分子则储存和记录病毒的遗体信息,控制着后代的繁殖。

病毒有一套独特的新陈代谢方式。它先找到一个寄主——其他的生物细胞,进入寄主的身体后,它先命令酶系统合成病毒需要的蛋白质和核酸,再命令寄主把合成的蛋白质和核酸改造成新的病毒颗粒,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后,病毒便将寄主分解消灭并一脚踢开,同时把大量的新生病毒释放出来,这些病毒又按同样的方式扩大自己的队伍,从而危害机体的健康。

病毒的克星——干扰素

1957年,美国细菌学家萨克斯发现,在病毒的刺激下,细胞中会产生一种蛋白质,它能抑制后来病毒的侵染。他认为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能起到干扰病毒的作用,就将其命名为“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能治疗病毒性肝炎、癌症等。

麻醉剂——消除疼痛的神奇药剂

麻醉剂是施行手术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使用的一种药物。麻醉剂的发明使外科手术发生了重大的革新。

曾经使用过的麻醉剂

最早的麻醉剂发明者是中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他使用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剂,曾经成功地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肠、骨等部位的切除吻合术等。

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笑气(N20)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并可以用来麻醉止痛,但这种气体的麻醉效果不稳定。

1846年9月,莫顿用乙醚做麻醉剂,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牙科手术和一例颈部肿瘤摘除手术。从此麻醉剂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断问世的新型麻醉剂

中国现代医学为加强麻醉深度,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将古方中的麻醉主药用适当溶剂和方法提取出有效成分,然后选择性地加入合理的西药与肌松剂,形成更有效的新型麻醉剂。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麻醉剂,含有50%促使肌肉放松的良性同分异构素和50%对心脏有害的恶性同分异构素。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使患者死亡。

最近,巴西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配方,将麻醉剂中良性同分异构素的含量增加到75%,将恶性同分异构素的含量降低到25%。这种新型麻醉剂不仅可以在所有需要局部麻醉的手术中使用,而且可以缓解手术后的疼痛。

常见的麻醉法

麻醉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局部麻醉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复合麻醉则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更多的麻醉药、辅助药或麻醉方法,以增强麻醉效果。全身麻醉时,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作用被抑制,人就会意识丧失、全身感觉不到疼痛。

根据麻醉剂进入人体的途径,麻醉法又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

青霉素

登上历史舞台的青霉素

青霉素

1928年秋,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证明了青霉菌中的某种物质可以杀死白喉菌、肺炎菌、炭疽菌和链球菌,而且对人和动物没有毒性。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193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佛罗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组,开始对青霉素进行提纯。几个月后,佛罗里和钱恩终于提取出了一小匙青霉素,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试验。1942年,青霉素开始大批量生产。

青霉素家族简介

按特点,青霉素可分为青霉素盐类、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氮咪青霉素等。按来源,青霉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青霉素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可以用来改善培养液;另一类是由化学方法合成的半合成青霉素,如头孢霉素等,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它本身毒性很小,却有人因为对其过敏,而产生不良的反应甚至死亡。

青霉素过敏发生率最高可达5%至10%。表现为皮疹、血管性水肿等,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僵直,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死亡。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青霉素高度过敏者,用药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维生素

维生素的发现

1897年,荷兰军医C.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会让人患上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却能治疗这种病。1911年,C.丰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一类合氮的化合物),因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故将其命名为“Vitamin”,即“生命的胺”的意思。以后陆续发现许多维生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生理功能也不同,还有许多维生素根本不合胺和氮,但C.丰克的命名仍被沿用下来。

庞大的维生素家族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和维生素C等,在烹饪过程中容易损失,被机体吸收后也不能贮存,会随尿液排出。如果水溶性维生素缺乏,人就会出现代谢紊乱、毛发干枯、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也容易遭受感染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可随脂肪为机体吸收,易在体内储存,过量则容易引起中毒。

有些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某种维生素,经过简单的代谢反应即可转变成维生素,此类物质称为维生素原,例如,β-胡萝卜素能转变为维生素A;7-脱氢胆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3。

不同维生素的共性

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很多共同点。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的形式存在;它们都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成分,也不会产生能量,其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大多数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通过食物获得;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影响身体健康。

胰岛素

胰岛素的诞生

1889年,德国医学家胡思·梅林和俄国医学家奥斯加·明科夫斯基,为了研究人体胰腺的消化功能,切除了一只狗的胰腺,结果那只狗患上了糖尿病,从而发现了胰腺与糖尿病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名叫班亭的医生和他的助手贝斯特,第一次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1922年1月1日,他们将首次提取出的胰岛素注射到一个年仅14岁的糖尿病患者汤普森身上,使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923年,胰岛素开始大批量生产。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向揭开生命奥秘的历程迈进了一大步。

胰岛素的神奇疗效

胰岛素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它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机体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胰岛素还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胰岛素的分类

根据来源,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从猪胰脏提取的猪胰岛素、从牛胰脏提取的牛胰岛素及人胰岛素。

根据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有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种。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为5至7小时;中效胰岛素的为18至24小时;长效胰岛素的为28至36小时。

另外,依照纯度,胰岛素又有标准品及高纯品之分。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诞生

1827年,英国科学家拉罗克斯首先发现柳树中含有一种叫水杨苷的物质。1853年,德国化学家杰尔赫首次合成水杨酸盐类的前身——纯水杨酸,它具有退热止痛的作用,但毒性较大。

阿司匹林

1897年,拜尔公司的职员费利克斯·霍夫曼在他的上司——著名犹太化学家阿瑟·艾肯格伦的指导下,从柳树叶的提取物柳醇中第一次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它有很好的止痛和退热功能,且无明显的副作用。1899年,以它为主要成分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片的药理

生活中常用的阿司匹林片是一种复方解热镇痛药。其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片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镇痛、消炎和抗风湿作用,还能抗血小板凝结。其中的咖啡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能兴奋大脑皮层,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并有收缩脑血管、缓解头痛的效果。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

美国科学家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患者应根据病情,使用最佳剂量。

对大部分病人来说,包括慢性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75mg/日可有效降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这一剂量也可降低一过性脑缺血患者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

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即使服用比标准剂量更高的阿司匹林,疗效也不会进一步提高,但副作用的发生率却大大增加。因此在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时,患者应该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而使毒副作用减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