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
47533400000023

第23章 如何提升自己的身价——巧妙营销自我的凡勃伦效应(1)

要想在别人的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你就要提高自己气场圈的“价值”。在该“唱高调”的时候,千万不能毫无原则地顺从和迁就,而要学会掌握全局。

1.别低估了自己的价值

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在商场购物的经验,喜欢逛街的女人大多数都发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一模一样的一件连衣裙,或者是款式、皮质相差无几的连衣裙,在大商场里的卖价高达上千元,但是却有人愿意买。相反,同样的连衣裙,在普通的鞋店只卖百十元,但是却有人宁愿花高价去商场中买。如今,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畅销,那些世界级的名车只要到中国来参加展销会,都是有去无回。不禁名车如此,就连寻常的端午节,粽子卖到天价,象征的团员的中秋节,月饼也卖到天价,即使生孩子的消费,也越来越让人匪夷所思。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按照常理出牌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是愿意花很多冤枉钱购买奢侈品,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消费者有的时候愿意购买一些价格高昂的产品。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发现的。

具体来说,凡勃伦效应指的是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愿意购买高价商品的消费倾向。这种消费的目的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而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现代社会,人们的虚荣心越来越强,很多人通过购买高价商品来对别人炫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例如,收集古玩字画现实自己高雅的爱好,购买高级轿车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等。正是在这种心态的趋势下,很多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这类物价需要的商品,以此显示出自己的富有和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

有一天,为了启发自己的门徒,一位禅师准备了一块石头,让门徒拿到蔬菜市场试着卖掉。这块石头硕大无比,而且非常美丽。不过,师父说:“只要试着卖掉它就可以了,不要真的卖掉它。要多问一些人,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告诉我你所试探出来的价格。”

徒弟按照禅师的吩咐,果然拿着石头去集市上叫卖起来。人们看着这块石头,心中暗自思忖:它可以用来当成称砣,也可以当成玩具给孩子玩,还可以摆在那里以供观赏。因此,他们各自给出了自己的价格,但是都非常低,只值几个小硬币。徒弟回来告诉禅师说:“它只值几个硬币。”

禅师说:“如今,你去黄金市场试着买这块石头。不过,还是不要卖掉它,把价格告诉我就可以了。”从黄金市场回来的时候,这个门徒简直是欣喜若狂,说:“这些人真有钱。他们愿意用2000块钱来买这块石头。”

禅师说:“如今,你再把它拿到珠宝市场去,如果他们所出的价格高于50万,你就卖掉它。”

徒弟按照师傅的吩咐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这些珠宝商们居然愿意出5万元。不过,他按照师傅的吩咐,没有卖掉,而是任由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20万元。但是,徒弟谨记师傅的教诲,说:“我可不愿意以这个价钱卖掉它。”

他们说:“我们出20万元、30万元!”

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因为他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蔬菜市场的价格就已经足够了。最终,有一个珠宝商人出价五十万元购买了这块石头。

其实,人的气场也符合凡勃伦效应所启示的规律,即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往往是由你的气场“价值”高低决定的。当然,这种“价值”通常与尊重联系紧密,而不是通过金钱的数量来衡量的。对于任何人来说,与人为善、谦和恭敬都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不过,要想使自己的气场变得更加强大,就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切忌毫无原则、不分时间和场合地顺从别人。要知道,没有条件的宽容是纵容,没有原则地退步是怯懦。

东汉末年,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半耕半读,过着清静悠闲的生活。他志向远大,能力超群,同时又淡泊明志,深谙抬高身价之道。其实,诸葛亮抬高自己身价的方法很简单,即绝不轻易出山。

刘初次请诸葛亮出山时,首先是听山歌,然后是看山,再然后是碰钉子,最后才见崔州平。这一切让刘备惊叹不已,山是“清景异常”,景是“观之不已”,人则是“气宇轩昂”,处处透漏出不同凡响。因此,刘备情不自禁地称赞隆中是一块风水宝地。由此,他推断卧龙岗上的也必定是一位世外高人。

刘备第二次去请诸葛亮时,先是见到诸葛亮的朋友,然后见到诸葛亮的弟弟,最后见到了诸葛亮的岳父。假如说一顾茅庐让刘备大开眼界,那么二顾茅庐则让刘备更加欣喜若狂。不管是诸葛亮的朋友、弟弟,还是诸葛亮的岳父,都给刘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刘备对于诸葛亮更加心向往之。

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非常隆重。诸葛亮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但是刘备却沐浴更衣拱立阶下。当然,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诸葛亮可以安排的。他想用自己的矜持换来刘备的重视,从而得到刘备的器重。

毋庸置疑,诸葛亮这种“高傲”的姿态直接增强到了他的气场能量。为了寻找一个救世明主,为了想世人展现自己的傲世之才,他坚持不肯随便出山。

也许,真是因为诸葛亮坚持不肯出山,不愿意随便跟从别人,坚持自己的心气,所以才最终寻得明主,大展宏图。

对于我们而言,诸葛亮的做法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做人,就要像诸葛亮这样,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而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利用凡勃伦效应,提高自己的身价。总之,只有自己高看自己,坚持不肯屈就,别人才会视你如宝石。

2.气场如何泄露了身份的秘密

三国时期,曹操同意北方,威名大振,很多部落纷纷投奔曹操的麾下。不过,有个匈奴王不知道曹操是否值得依附,便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试探曹操。同样的,曹操对自己的外形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为了威慑匈奴王,曹操便让气宇轩昂的谋士崔瑛代替自己坐在那里,而自己则假扮成侍卫的样子随侍一旁。

会面之后,曹操派使者私下去问匈奴使者觉得曹操如何。使者直截了当地说:“魏王气质非凡,长相俊美,但是,相比之下,旁边那位提刀的人气度威严,绝非常人。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气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身上无形的精神符号。尽管曹操装扮成侍卫的样子站立在一旁,但是,匈奴使者却感知到了曹操的威严。

每个人都有气场,通过气场,人体会把消极的、颓废的、无所作为的,或者积极的、阳刚的、有能力的等信息传递给周围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光,因为气场的不同,这种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者状态,或鲜艳,或明亮,或苍白,或暗淡。所以,人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气场在向外扩散。毋庸置疑,假如一个人眼下的情绪非常低落,或者这个人十分平庸,那么他的气场就很弱,亮度也就会减弱。反之,假如一个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所具有的气场就会很强,光亮度也会变强。

伟人和大人物的气场都非常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耀眼的光,让人崇敬或者拜服。就像曹操一样,即使打扮成侍从的样子在一旁站立,也无法掩饰他身上的强大气场,更掩饰不住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总之,他们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身边的人和事物。和他们比起来,普通人身上的光则明显没有那么耀眼,或明或暗。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缺乏奋勇拼搏的精神,或者自甘堕落,对于生活没有希望和信心,那么,他的气场就会越来越弱。这种人很难影响到周围人的感知,更难以产生折射效应。相反,如果一个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那么,他的气场就会越来越强大,并且折射到周围人的感知中,从而影响他们。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如果一个人的气场发生改变,那么,他身边的人很容易就能够觉察到,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人们只要根据一个人表情、语调,甚至是身体姿势的微妙变化,就能够感觉到一个人气场的变化。

对于任何人来说,气场都是如影随形的,你的身价取决于你的内在的、整体的气场。一个优秀的人注定身价不凡,一个平庸的人则身价平庸。

有的时候,很些人不想被别人洞悉,所以,便想隐瞒自己的内心。但是,不管多么巧妙的掩饰,都无法掩饰住一个人的气场。气场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潜在流露,很容易被别人感知到,并且表现了一个人的人品。

在《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封信》中,李开复提到一件事。有一次,李开复面试一位求职者。不管是管理方面,还是技术方面,这位求职者都非常优秀。然而,在谈论之余,这位求职者不合时宜地表示,假如李开复录取他,他就会把在以前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一起带到新公司来。之后,这位求职者看到李开发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又感觉到自己所说的话好像不太妥当,因此,他又画蛇添足地说,老板并不知道这些发明的存在,因为这是他下班之后努力钻研的成果。

显而易见,这位求职者认为在老板不知情的情况下带走之前公司的一项发明无可指责。他甚至认为李开复会赏识他的这种做法,因为增大录取他的可能性。

然而,李开复从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中看到了他气场中那种低劣负面能量。所以,李开复说:

“对我而言,在这样一番谈话之后,不管他的工作水平怎么高、能力怎么强,我都不会录用他。显然,他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最基本的出事准则——‘讲信用’和‘诚实’。就像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一样,谁能保证他在新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不会把在新公司的研究成果也冠以“业余研究成果”,从而用以向下一个工作单位讨好呢?对于任何人而言,必须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别人也才会对他委以重任。”

显而易见,这位求职者其实是想用自己所谓的“业余时间的研究成果”来讨好新公司,但是却遇到了刚正不阿、不为不正当的利益所动的李开复。在这件事情上,李开复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这位求职者是完全不同的,同样的道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据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两个人的气场也是完全不同的。

大多数人都对带有不正之风的气场避之惟恐不及,而愿意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近、气场相近的人合作。这是因为带有不正之风的气场充满邪恶,使所有接触到它的人都深感不安。例如,纳粹战犯希特勒和美国总统林肯的气场都非常强大,但是两个人展现出的气场特质却有明显的不同。

德国历史学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称希特勒是“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凡及不可量的人物的伟大例子”。从英伦三岛到美洲大陆,从法兰西到俄罗斯,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都极度憎恨希特勒,时至今日,全世界的人民也都在仇恨和恐惧希特勒。

而林肯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林肯遇刺身亡的事情使全世界为之震惊,美国人民深切地哀悼他,在林肯出殡的时候,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有700多万人自觉地站立在道路两旁为他送行。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林肯的威望比华盛顿更高。

这种差别来自于哪里呢?是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导致的。一个妄图毁灭一个民族的狂人不可能和一个以解放黑奴为己任的人拥有同样性质的气场。人们通过一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来决定是友好地对待他,还是恶意地排斥他,而气场则取决于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价值观。不管在什么社会,什么朝代,社会的主流意识都提倡正面的气场。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比较正面的气场,过滤负面的气场,以获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只要你拥有正面的气场,就能够以正面的折射效应来获得别人的友好与支持。

3.利用突然沉默来操纵气场

在老板眼里,志高是一位很好的员工。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加班,不管领导交代什么任务,即使想法设法,也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很多同事都在背后对苛刻的老板议论纷纷,只有志高,从来没有在背后说过老板的“不”字。每次遇到老板,志高都会毕恭毕敬地和老板打招呼。即使如此,老板还是决定辞退志高,让刚刚大学毕业的侄儿接替志高的工作。

老板见到志高以后,先是肯定志高的工作,然后开始诉苦,说自己的哥哥每天给刚刚大学毕业的侄儿安排工作,但是,自己也没有多余的钱白白地养活一个人啊。接着,他提出想让志高把工作的机会让给侄儿,他可以补偿志高1个月的工资。

志高只是静静地听着老板说话,一声不吭。既没有说不同意,也没有说同意。老板还想让志高主动辞职,因此又说:“只要你主动辞职,我给你开两个月的工资,你认为如何?”

志高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看着老板。老板有些心虚,毕竟他没有权利辞退一个任劳任怨、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否则,志高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老板只好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实际上,我也不想让你走,毕竟你已经在公司工作好几年了,而且表现一直非常出色。要不,我再想起他办法,咱们以后再说吧。”

直到老板准备离开,志高才恍若初醒地说:“好的。”

老板刚刚离开,志高就可是继续手中的工作,在这张图纸上,有一个数据不太精确,志高已经反复测算了好几遍了。

虽然志高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老板所提出的建议,但是志高的沉默却歪打正着,在无形中形成了凡勃伦效应,提升了自己的气场,抬高了自己在老板眼中的价值。此时此刻,沉默是最好的语言。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沉默抑制自身气场能量的活动,使对方无从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更无从了解我们的气场变化。其实,沉默的妙用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当你来到一家商店卖东西时,老板一定会口若悬河地向你介绍这种东西的种种好处。随着你对产品的评价,为了配合你的需要,他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当你确定要购买某个产品并且希望店主降价时,店主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你讲价。在这种情况下,店主通常会问:“你的最低价格是多少?”假如你提出一个明确的价格,店主就会要求你“再加一点儿”,然后非常愉快地达成这笔交易。相反,假如你沉默不语,店主就无从得到你的心理价位,从而只能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价来说服你购买产品。这个时候,假如你能够恰到好处地以离开为要挟,那么,店主就会忙不迭地说出自己的低价。这样一来,实际成交的价格将远远低于你和店主讲价时的价格。原因很简单,你在气场交锋中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