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距离很近的外出,准妈妈可以轻松地步行前往,权当一次散步。步行不仅可以调节心情,更有益于身体健康;步行可以缓和焦躁不安的情绪,调整身体状况,减轻恶心、呕吐,还可以防止妊娠肥胖,锻炼体力,以备分娩。妊娠期间努力积攒体力会增强分娩的信心,并加速产后恢复。步行产生的适度疲劳感有益睡眠,还可以预防腰痛。首先要用正确的姿势走路,基本要点是伸直后背,两手和谐摆动,后脚用力蹬地面,向前伸出的脚的脚跟先着地。每天走5000~6000步比较适宜,步行时间为50分钟左右。如果有出血、手脚肿胀、腹部发胀等症状则要中止步行。
孕第7个月的性生活
此期间可以有节制地过性生活,但要注意每次性交的时间及合适的体位,若感到子宫变硬或自觉腹部紧张不适,应立即停止性交以免造成流产和早产的严重后果。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孕妇腹部逐渐膨胀,行动不便,有些妇女此时采用侧卧位性交。关于怀孕期间的肛交问题,有人误以为肛交可以避免感染,但实际情况是,肛交的途径和损伤能促进细菌扩散,引起羊膜炎、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等,应当禁止。另外有人为了避免怀孕期间性交,而采用手淫,其实手淫引起的宫缩比性交更为强烈、持久,所以怀孕期间不应有频繁手淫,以防止流产、早产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孕期检查
此时,胎位已基本确定。正常的胎位为枕前位,占所有胎位的90%以上。胎儿屈膝倒坐,头下臀上,胎头俯屈,下颌紧贴胸部,后枕骨最低,背部在母体腹前壁方向。如果出现枕后位、臀位、横位、额位等,都为不正常的胎位。臀位和横位一般能够诊断,枕后位、额位和面位等胎位异常往往难以确诊,要等到分娩进行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此时产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胎位是否正常,并确定其对顺利分娩的影响。
产前检查中发现此期的臀位较多,通常不必纠正,可自然转为正常胎位;如果不能自然转正,要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如纠正无效,则需要提前决定分娩方式,并及早入院待产。横位者也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在分娩前能转为正常。医生可用手法扭转横位胎位,但要注意有可能因此产生脐带绕颈,如临产时仍然不能纠正,则应实行剖宫产分娩。
营养方案
补充热量和营养
至妊娠7个月时,胎儿体重达到1千克左右,大脑也进一步发育,此时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孕妇要补充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要注意增加铁质的摄入量,胎儿要靠吸收铁质来制造血液中的红细胞,因而孕妇出现贫血的机会此时会有所增加,应该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动物肝、鱼及含铁较多的蔬菜和强化铁质的谷类食品,如有必要,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
通过饮食控制水肿
此时孕妇出现的肢体水肿多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伴发一些病理性症状,如心悸、气短、血压增高、四肢无力、尿量减少等。可进行饮食调理以缓解水肿,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水、钠的摄入量。日常生活中,孕妇要合理喝水,少吃盐,重者则应忌盐,应少吃或不吃不易消化的、油炸的、易胀气的食物,还要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多的食物,如水果等,以帮助孕妇消化,增加食欲,提高肌体抵抗力,并可有效改善新陈代谢,解毒,利尿,预防早产等。
忌盐后如何调配食物的味道
如果孕妇患有某些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必须从妊娠一开始就忌盐。妊娠过程中,孕妇体重增加过度,特别是同时发现水肿、血压增高或有妊娠中毒症状者,应立即忌盐,否则可进一步加重水肿、高血压的病情,增加肾脏的负担;特别是在妊娠最后的几个月内,孕妇更应该忌食盐,以免因盐的摄入而大量饮水,引起或加重水肿,增加肾脏的负担。忌盐是指节制盐的摄入量,盐作为调味品,孕妇是可以吃的,但不可过多食用。一般来说,每天食盐不得超过1.5~2.0克,正常人群每天会吸收8~15毫克氯化钠,其中1/3由主食提供,1/3来自烹调用盐,另外1/3来自其他食物。
节制盐的摄入,孕妇可以食用一些无咸味的其他提味品,使孕妇逐渐习惯于节制盐,如新鲜番茄汁、无盐腌渍小黄瓜、柠檬汁、醋、无盐芥末、香菜、洋葱、肉豆蔻等;全脂或脱脂奶及低钠制作的酸奶,乳制甜奶也可以食用。孕妇最好不要吃咸鱼,因咸鱼内含有的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内能被代谢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酸胺,其危害不仅仅是盐的问题,容易引起鼻咽癌。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二甲基酸胺不仅有特定的器官亲和作用,并可通过胎盘作用于下一代,危害胎儿的健康。
特别参考
妈妈应与胎儿一起做活动。
孕妇仰面躺在床上,全身尽量放松,在腹部松弛的情况下来回抚摸胎儿,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手指轻轻按一下再抬起。开始时,有的胎儿能立即做出反应,有的则要过一阵,甚至过几天再做时才有反应。如果此时胎儿不高兴,会用力挣脱或蹬腿反对,碰到这种情况,就应马上停止。过几天,胎儿对孕妇的手法习惯了,孕妇用手一按压、抚摸,胎儿就会主动迎上去。怀孕6~7个月时,孕妇已能分辨出胎儿的头和脊背,就可以轻轻推着胎儿在子宫中散步了,同时可配合轻松的乐曲。
自我监测
胎动的自我监测孕妇从怀孕7个月就应该开始数胎动,数胎动是孕妇在家中自我监测宫内胎儿安危情况的最可行、最简单易学的办法。测胎动时,孕妇取侧卧位或半坐位,两手轻放在腹壁上。每日测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1小时。12小时内正常胎动数为30次左右。若下降至20次以下,或每小时少于3次,或比以前的胎动次数减少一半,或胎动频繁,结合胎心有异常变化等情况,表示胎儿宫内有异常,胎儿可能有危险,应立即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胎位的自我检查
孕妇可在产前检查时,通过医生的指导,学会胎位的自我检查,以便自己进行胎位的监测。胎头呈球状,较硬,是胎儿在宫内最容易被摸清楚的部分,胎位检查主要是检查胎头的位置。由于胎儿在胎膜囊内是悬浮在羊水中的,并经常有胎动,所以胎位也经常发生变化。正常胎位时,胎头应在下腹部中央,即耻骨联合的上方。如在上腹部摸到胎头,则是臀位;如在侧腹部摸到胎头,则是横位,这两种胎位均不正常,可造成分娩困难,应请医生检查,并加以矫正。有时,医生发现胎位不正,而做外倒转术矫正有困难,孕妇则需做胸膝卧位,以使胎位自行矫正,胸膝卧位当然不很舒服,但为了矫正胎位,仍应坚持,连续做一周后去医院复查。如果孕妇能够每日自己检查胎位,一旦发现胎位已矫正,还应请医生进一步证实。
怀孕第8个月
宝宝的生长发育
此时的胎儿体重为1.5~1.7千克,身长为40~44厘米,双顶间径7.5~8厘米。羊水量从此期起就不再迅速增加了,胎儿的位置比较固定,身体紧靠子宫,一直自由转动的胎儿,此时位置也固定了。由于头重,一般自然头部向下。
胎儿的活动更强,可以在母体外触及。胎儿大脑皮层的功能继续发育和活跃。味觉、嗅觉和视觉都已具备功能,听觉功能日趋完善,对于外界声音的反应灵敏,而妈妈的腹壁和子宫都很薄,胎儿能听到妈妈的声音,并在降生后很快可以辨认。肺、肾、胃等重要器官发育完成,但器官功能都还较差;骨骼已发育完全,但仍很柔软。从外表看,胎脂继续蓄积,皮肤皱纹仍多,皮下脂肪进一步增加,身体浑圆起来,活动有力,面部犹如小老头。这时的胎儿已有一定生活能力,如果早产,在良好的护理下可以存活。孕29~31周,胎儿可以听到准妈妈和准爸爸的声音,其味蕾开始发育。
妈妈的身体变化
此时的子宫向前挺更加明显,子宫底的高度已经上升到25~32厘米,位置上升到达脐水平与膈肌的中间。随着子宫的增大,向上压迫胃,孕妇此时会感到胸口胀满,吃不下东西,出现厌食、烧心等不适;向下压迫肠及膀胱,可出现尿频、便秘等症状;血管受到压迫,会导致静脉曲张、痔疮、腰背酸痛等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到第8个月月末,宫底在脐和剑突之间。孕妇挺着大肚子,身体笨重,活动不便,甚至走路都困难,而此时孕妇还易患肾盂肾炎及妊高征等疾病。
孕妇肚子偶尔会一阵阵地发硬发紧,是假宫缩,宫缩时手摸腹部发硬,是这个阶段的正常现象,但一旦发生不规则宫缩,应立即停下来休息,严重时要尽早去医院诊治。
到这一时期,孕妇面部的妊娠斑、腹部妊娠线也越来越明显,有的孕妇的耳朵、额头、嘴周围也会出现斑点。孕29周左右,血液会大量增加;孕30周时,子宫会明显高于肚脐。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
妊娠期癫痫
怀孕后发生的癫痫称为妊娠期癫痫,其发生与怀孕后体内一系列内分泌改变有关。癫痫可分为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及妊娠期癫痫。原发性癫痫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遗传性;继发性癫痫多继发于脑炎,脑外伤后。妊娠后可使癫痫发作频率增加,有资料显示,原发性癫痫胎儿畸形率明显增高,可能是癫痫疾病本身或是抗癫痫药物所致。而妊娠期癫痫多不影响妊娠与分娩,分娩后可自然消失,再次妊娠时容易复发;但持续性癫痫发作可造成胎儿窘迫,亦可引起流产或早产。如癫痫症状严重,继续妊娠时对孕妇和胎儿影响都较大,宜终止妊娠;孕期用药要选用副作用最小、最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孕早期首选苯巴比妥及扑癫酮,苯妥英钠最好孕中期以后服用,孕期不宜服用有致畸作用的三甲双酮及乙内酰脲。
如何预防子痫
子痫以预防为上策,要加强产前检查,每次都应测量血压,观察是否有水肿,化验尿蛋白,以便及早发现妊高征的迹象。一旦发现有妊高征的早期表现,应该严密监护孕妇并及时处理,将病情控制在最轻程度,特别是在高血压、水肿的同时,又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子痫先兆,必须住院治疗,防止其发展为子痫。注意孕期卫生,避免疲劳,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采用左侧卧位休息,饮食平衡、营养丰富,但注意限制盐分的摄入,均是孕妇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如何预防、减轻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孕妇出现下肢或外阴静脉曲张时,会自觉下肢酸痛,伴有沉重感、肿胀感、热感、蚁走感等,踝部和足背出现水肿,感到容易疲劳,行动不便,要注意减少站、坐的时间,更不要负重。穿合适的平跟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高筒靴。避免使用可能压迫血管的物品,如过紧的袜子或鞋子。尽量减少可能增加腹压的因素,如便秘、慢性咳嗽等。尽量远离热源,不要进行桑拿浴和日光浴。用与体温接近的温水淋浴,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为了控制症状的发展,下肢静脉曲张的孕妇,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吃咸食,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使人发胖和积水,使静脉曲张加重。静脉曲张严重时需要卧床休息,还可用弹力绷带缠缚下肢,以防静脉结节破裂出血。分娩时要防止外阴部曲张的静脉破裂,而引起出血等。轻微的下肢静脉曲张可于分娩后消失,但是严重者会留有后遗症,给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产后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缓解颈、肩、腰、背疼痛
怀孕后孕妇的腹部隆起,脊椎前弯,重心前移,还要支持增加的体重,行走时给腰部和背部肌肉增加了较大的负担;增大的子宫压迫神经和骨盆,导致关节及韧带松弛;加上怀孕末期松弛素的分泌,颈、肩、腰、背常常酸痛。要注意调整生活,学会放松身心,保证充足休息,可以有效减缓疼痛。一般适度的散步和运动可以预防此症。孕妇尽量不要提重物或长时间保持向前的姿势。还要避免身体受凉,以免加重疼痛。如果疼痛难忍,并向下肢放射,或每当咳嗽、久站、久坐或排便时疼痛加重,应到医院检查,以排除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
如果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孕妇一定要马上卧床休息,严重的应从分娩前3周一直卧床休息到临产。临产时,以剖宫产为宜,以防止经阴道分娩引起脊神经髓鞘内压力增高而加重病情。大部分患者在分娩后症状会缓解,但少数人需要做进一步治疗。
为什么会发生胎死宫内
妊娠28周以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为胎死宫内。大约有一半左右的胎死宫内为胎儿缺氧所致。常见的胎儿宫内缺氧原因有胎盘脐带因素,如前置胎盘及帆状胎盘引起的产前出血、胎盘早剥、脐带打结或脐带脱垂等;胎儿异常,如胎儿畸形、多胎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宫内感染等;孕妇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过期妊娠、慢性肾炎、心血管疾病及全身或腹腔感染等。
胎儿死亡后,孕妇自觉胎动停止,子宫不再继续增大,体重下降,乳房缩小,胀感消失。大多数胎儿在死亡前可出现胎动改变,表现为胎动突然增多,之后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多数胎儿在胎动消失后死亡,也有在胎动消失24小时后剖宫产分娩活婴的情况。如果胎儿在死亡后3周仍未排出,则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流产大出血。一定要密切观察胎动情况,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如何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