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22

第22章 语言文学(2)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格律诗

格律诗是诗歌的一种,是盛唐以后逐渐形成的。格律诗的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后人为了区别没有格律化的古诗,就称之为近体诗或会体诗。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练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传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非常严格。声律包括押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十句以上为排律。

律诗的第一行为首联,依次是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的中间的颔联和颈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诗话

诗话是评论诗歌、诗人、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诗话大多属于随笔之类的杂文,行文运笔,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形散而神不散,始终以论诗为中心。诗话的语言风格,平易浅近。如南朝钟嵘评论阮籍诗韵:“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这些品评随意、即兴,多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是历代文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论诗形式。诗话始自南朝梁代的钟嵘,他写的《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也是诗话的开山之作。写诗话之风,宋朝最盛,明清两代次之。最著名的有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等著作。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此外还有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倚声等等称谓。由于它一开始是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是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据《旧唐书》上记载,唐朝时候,为了适应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当时的优伶乐师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子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不登大雅之堂,被视为诗余小道。到了宋代,因为词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所以在题材方面较为自由,在格式方面更易于表现,加上能配乐歌唱,在韵律方面更利于流传,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但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婉约派”。宋时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风格豪放。

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词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牌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朝以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五种情况:

一、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二、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所以又叫“酹江月”。

三、直接用字数来命名。比如“十六字令”,全词就共有十六个字;“百字令”全词共有一百个字。

四、以人名、物名或者故事为背景作词牌。如《沁园春》,据说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名叫“沁园”,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去,后人以此事作词,就产生了词牌名《沁园春》;还有《浣溪沙》,就是以春秋时的美女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五、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笔记体小说起源于南朝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代表作有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笔记体小说因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志人”及“志怪”两种。“志人”小说受当时社会上清谈及品评人物的风气影响,出现了大量记述人物遗闻轶事和言谈举止的志人小说,从中我们可看见当时社会现实状况及人民的心理。

“志怪”小说,则继承了《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传奇述异的特点,专记神仙方术、妖魅鬼怪、佛法灵异、殊方异物等。在动乱的时代,人民往往会将心灵需要寄托在超现实的佛道或神鬼幻想中,以求解脱。迷信风气所及,各种鬼神怪异的故事,就应运而生了。

变文

敦煌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变”是指的“经变”,是佛教用语。“变文”最初是寺院里的僧侣为了传讲佛经,将佛经中的道理和佛经中的故事用讲唱的方式表现,这些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写成稿本后即是变文。后来内容范围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成了民间的说唱文学。

变文多取材于佛经或中国民间故事,大体有三种:一是带有佛教故事的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等;二是历史故事的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等;三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董永变文》等。此外,还有少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变文,如《张义潮变文》等。

变文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创造。体制上韵文与散文相结合是其重要特点。变文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创造,一般都是有说有唱、韵文和散文相结合。有的以韵文为主,有的以散文为主。不论在人物性格、情节结构和叙述描绘上,都很有吸引力。往往在佛经上或史籍上只有简略记叙的人物和事件,到了俗讲法师或艺人的口中就敷衍铺张成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其中优秀作品,人物形象因有充分描绘而显得充实丰满,如伍子胥、贞夫。叙述虽详,而不拖沓,仍能做到紧张曲折,引人入胜,如《秋胡变文》。唐代变文对于宋代的话本、明清的小说很有影响。中国的长篇小说起源于变文,已经是一种公认的说法。此外,说唱文学一直绵延不绝,直到今天还是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曲艺,在这类文学现象的发展过程中,变文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代变文过去一直被认为失传了。变文直到近代才被发现。1899年,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变文手抄本以后,对于变文的研究才逐渐被人重视。1929年,郑振铎第一次采用了“变文”这一名称。

传奇

传奇是唐代文人用文言文撰写的短篇小说,其内容多是传述奇闻趣事。唐末小说家裴铏曾把这些故事编成《传奇》一书,后人便把唐代短篇小说称为“传奇”。

传奇是一种迎合城市居民口味的文学体裁。唐朝时,长安等大城市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市民阶层,为了适应市民阶级文娱生活的需要,于是传奇便应运而生。传奇取材广泛,语言凝练,情节离奇又曲折生动,是中国古典小说渐趋成熟的标志。

中唐是唐代传奇的全盛期,作品数量众多,其中以沈既济的《枕中记》、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和陈鸿的《长恨歌传》等最为著名。

唐代传奇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广,有的表现了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有的通过幻想形式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的暴露了上层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有的歌颂了除奸仗义的豪侠行为,大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唐传奇也包含着许多思想糟粕,如宣传鬼神迷信和宿命论,宣扬女人是尤物、祸水,赞美出于个人感恩而为主子效忠的行径等等。

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已经走向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对宋以后的话本、戏曲和讲唱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话本

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宋代“说话”(说书)人的底本,也被称为“话文”或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评书。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众多的官吏和士兵,还聚集着大量的商人和工匠,形成了一个新的市民阶层。各种民间技艺都向城市会合,以适应新的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说话”便顺应时代出现了。南宋时,“说话”通常分为“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家。

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中间穿插一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话本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诸宫调

诸宫调表演场景诸宫调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诸宫调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歌唱部分由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所以被称为“诸宫调”,亦称“诸般宫调”。这一曲种形成于北宋神宗(1068-1085)年间。

诸宫调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代的缠令以及当时流行的其他俗曲。从今存的诸宫调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曲式包含有:单个曲牌的只曲;由一支曲牌反复或多次反复再加上尾声而构成的短套形式;用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接而成的套曲形式。这几种曲式,视故事内容情节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间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随着宋室南迁,诸宫调传到南方。诸宫调所用的伴奏乐器,宋时主要用鼓、板、笛;金、元时,有加用弦乐器和其他打击乐器;后来的明、清人又称诸宫调为“弹词”或“弹唱词”。

金、元时的诸宫调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其中《西厢记诸宫调》是唯一完整的一部,作者为金代章宗(1190-1208)时人董解元,故又称《董解元西厢记》,通称《董西厢》,是中国古代优秀说唱文学作品之一,对元杂剧《西厢记》的创作影响很大。

诸宫调的出现,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其演唱方式,特别是套曲的形式,对元杂剧的音乐有直接影响。

散曲

散曲又被称为“清曲”、“乐府”。它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行,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和少数民族的乐曲,于是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金元时在北方流行,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它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一是在语言方面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同时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衬字,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语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散曲和词体式相近,都是按调填词,但词的定格一般不变,而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以加衬字,较为自由,又多使用口语,风格明快泼辣,有民歌色彩。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曲,又称“套数”、“散套”,通常用同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适宜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睢景臣的《汉高祖还乡》。

南戏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形式,综合发展而来的。南戏将歌唱、舞蹈、念白、科泛熔为一炉,是我国戏曲南戏剧本插图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戏最早发源于浙江温州(又称永嘉)一带,所以又称“温州杂剧”或者“永嘉杂剧”。

南戏起源于民间的歌舞小戏,题材大都来源于民间传说、民间说唱、历史、宗教故事等,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在南戏所有的戏文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的故事几乎占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