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23

第23章 语言文学(3)

南戏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角色。生、旦是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是正剧角色,外是老年男女,净、丑则是戏剧角色。南戏中的每个角色都可以自由地演唱,并且把抒情与叙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南戏更适宜表演悲欢离合的内容,南戏的念白和歌唱密切配合,分为韵文体和散文体,正剧角色都用“官话”,而喜剧角色多说白话。

南戏的音乐比较自由,曲牌的组合比较随意,唱词的字数、平仄声调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后期吸取北杂剧的音乐,出现了南北合套和集曲,结构也趋于严谨。

元朝末年,由于杂剧的衰败,南戏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在艺术上也更加成熟,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明朝进一步发展成为传奇,以后又与地方腔结合,形成了各种地方剧种,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元杂剧

元杂剧就是元代的戏曲,是在宋杂剧、南戏以及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已经发展成熟。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元杂剧剧本插图元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有时为剧情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在第一折之前,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也有的置于两折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杂剧剧本一般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角一个人来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所以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杂剧的末尾一般有两句或者四句诗,用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元杂剧的唱词占比重很大,在音乐上要求严格,每一折由连缀同一宫调(乐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折中不变调子。每套曲子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几乎每句都押韵。

元杂剧的角色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旦,扮演妇女的角色。正旦指剧中的女主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杂,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章回小说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章回”的“回”的意思是“次”。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要分多次才能讲完,每场只能讲演一段。为了吸引观众,说话人便在讲到紧要关头的时候打住留下悬念;为了让听众对所讲的内容事先有所了解,往往用易记易背的对偶句将要讲的故事加以概括,这就形成了回目;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所以,宋元时期说话人说唱的底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讲史艺人补充内容,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然是历史的,但更多的内容是后人所创造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阅读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为若干节,每节前面有一单句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等。

章回小说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用上下句,但往往对仗不工。到了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自此以后直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讲史小说

讲史小说是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一种,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代。它主要记叙历史故事、描写历史人物,通常以前代正史、野史、民间故事传说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宋元时期写定的讲史本子多称“平话”,如《三国志平话》。这类小说作品在产生之初情节结构比较松散,缺乏完整性,到明代逐渐定型,出现了成就较高的作品。明代讲史小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历史演义,以《三国演义》为代表;二是英雄传奇,以《水浒传》为代表。讲史小说在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插图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又称神怪小说。神魔小说是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以及“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分产生的。神魔小说的内容大多是神魔鬼怪的出身修行,斗法飞升等,故事情节奇异诡谲,真幻相间,以此来影射世情。明清时期较为兴盛。神魔小说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流传。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名著。神魔小说受宗教尤其是佛道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中国小说的志怪传统,比较著名的神魔小说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绿野仙踪》等。

世情小说

所谓世情小说,就是主要以普通男女的生活琐事、饮食大欲、恋爱婚姻、家庭人伦关系、家庭或家族兴衰及社会众生相等为题材,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金瓶梅》常常被看做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之后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者写情爱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其中,明末清初的《玉娇梨》、《好逑传》等作品,将婚姻爱情故事和社会生活相联系,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桥梁。《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世情小说创作达到了顶峰,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末世景象。此外,《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也是展现世态人情的风俗画卷。

文学流派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196-220),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幹、阮、刘祯、应玚)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的作品,普遍采五言形式,内容充实、感情丰富,风骨遒劲,人们称其为“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曹丕诗文婉约;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他的《洛神赋》是千古名篇,以精练的语言及淳厚的感情,描绘出洛神绝世之美及纯洁无瑕的形象。“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唐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正始文学

魏末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年间,司马家庭专权,政治环境恶劣。许多文人名士既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合作,但又惧于黑暗势力,怕遭杀身之祸,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与玄学思想的兴起,当时的文学失去了建安时期文学慷慨悲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在司马氏黑暗势力统治下的精神苦闷与抗争。这一时期诗文抑郁曲隐,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司马氏以“名教”作号召,标榜以孝治天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正始文学”。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左思风力

左思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左思(252?-306?),字太冲,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左思博学多才,创作《三都赋》,十年乃成,朝野竞相传抄,一时洛阳为纸贵。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借咏史而咏怀,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猛烈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极端蔑视和反抗,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歌所表达的这种精神,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太康体

太康体是指西晋太康时期的诗风。太康(280-289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时期,政治较稳定,文风鼎盛,产生了一批有才气的作家,著名的有潘岳、陆机、陆云、张载、张协等。这个时期的作品,都不太重视诗的内容,无论诗歌辞赋,都用心雕琢,注意修炼辞藻,追求华美的辞藻和工整的对偶,失去了汉魏诗歌的浑厚风格。武帝司马炎死后,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相接续,太康体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在战乱中消失了。

玄言诗

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兴起于西晋末年,盛行于东晋。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逃避现实。加之佛教开始盛行,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文人“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真挚感情,诗味不浓,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南朝宫体诗

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和陈代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声律严整,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

宫体诗中有不少以写妇女生活及体态为内容,如《子夜四时歌》:“开窗取月光,灭烛解罗裳。含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都充满了绵绵的暧昧之情,因此受到不少批评。其实宫体诗内容并非限于妇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咏物之作,即使写妇女生活的作品,格调低下的也只占少数。总的来说,宫体诗的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但是宫体诗在形式上更趋格律化,对于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璞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使文人追求超然独立的心态,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他们继承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歌的传统,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其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其他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刘长卿、裴迪、常建、储光羲等。

边塞诗派

岑参诗意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流派之一。唐时,各民族不断进行融合,但也时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很多诗人歌咏的题材。这些诗作多写军旅征战生活、边塞风光景物、边地的风土民情,以及征人思妇的深切思念。内容大同,诗风相近,所以被称为边塞诗派。

边塞诗人的作品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边塞诗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唐边塞诗中的杰作。王之涣和崔颢等人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边塞诗人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岑参,因而该诗派又称高岑诗派。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宗旨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它在形式方面是“反六朝,复古体”,在文体上要求恢复先秦两汉古代散文的传统。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内容多空洞无物,华而不实。为了改革文风,唐宋时期发起了倡导古文的“古文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翱等人的积极参与,使古文运动进入了成熟与兴盛的时期。

晚唐五代,骈文又弥漫文坛。宋朝时,在欧阳修的带领下,又掀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他高举崇儒尊韩的旗帜,同时把儒学和现实联系起来,强调“明道”与“致用”相结合,写出了大量明畅婉转的散文。稍后,王安石、曾巩、三苏等将宋代古文运动推向了高潮。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动乱、政治腐败,有识之士关心国家命运,希望国家再度繁荣起来。以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新乐府便应运而生。新乐府运动是在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而兴起的,它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取杜甫、元结、顾况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新乐府是一种用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但更重要还是这一作家群体的共同的理论追求和创作实践,才使之成为中唐诗坛上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新乐府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新乐府诗试图在诗中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弊端,然而此类型的创作不免会触动到权贵人士,因此在风气的推展上并不顺利。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遭谤被贬,远谪江州,新乐府运动也因之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