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署名为唐代姚思廉所著。但《梁书》的纪传论赞,多有“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字样,可知全书的编撰多出于姚思廉之父姚察之手,思廉所作可能多是笔削加工的工作。
姚思廉的父亲姚察,经历了梁、陈、隋三朝,隋文帝杨坚让他继续修写已着手编写的梁、陈历史。在大业二年(606年)姚察去世,临终嘱咐儿子继承其未完成的两部史书。贞观三年(629年),姚思廉奉命编修《梁史》和《陈史》,并在贞观十年(636年)完成了《梁书》。这时姚思廉已经八十岁,第二年就去世了。太宗让秘书监魏征主持梁、陈、齐、周、隋五史的编修,并参与编写论赞,所以此书的卷六《敬帝纪后》总论梁朝一代兴亡论赞的署名是魏征。
《梁书》文字简洁,叙述梁朝史事在内容上比较全面,而且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但《梁书》在记事记人方面,常有一些时间误差、前后矛盾之处。另外,《梁书》也存在着曲笔增美讳恶的问题,对于篡代之际大动干戈的血淋淋的事实,很少如实反映,而对于一些权贵却大加吹捧。
《陈书》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到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31年的史实。《陈书》共36卷,其中本纪6卷,列传30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书》和《梁书》同样为唐代姚思廉所著,但《陈书》只有两卷本纪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姚察在陈史撰述方面遗留给姚思廉的旧稿比梁史少得多。后姚思廉兼采顾野王的《陈国史》及陆琼的《陈书》所载的史料,写成纪6卷、传30卷,无表、无志。
《陈书》遍载诏书和诗赋文章,史事则多隐恶扬善,如陈霸先杀梁敬帝萧方智(543-558)之事、陈叔宝荒淫等史实,皆避而不谈。但在记述陈朝兴亡的原因,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荒淫生活方面,还是有些意义的。
陈朝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余年,这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没有特别的建树有关,所以《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魏书》是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际上共有130卷。北齐魏收撰。
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魏收正式受命撰魏史。当时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但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等“博总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撰成《魏书》。魏收自认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魏书》是我国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内容涉及北魏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
《魏书》除了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官氏志》首记官制,后叙姓族,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释老志》记佛、道二教,以记佛教为主。它叙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详细记载了它在北魏的兴衰史。
魏收为人恃才傲物,利用修史凌侮别人,所以《魏书》成书后,在当时及隋唐时引起很大的争议,申诉其不公平者多达百余人,甚至被称为“秽史”。实际上,魏收的观点和当时统治者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传说他因受金而为尔朱荣作佳传,但《魏书》尔朱荣传中对其专横残暴以及给魏朝统治带来的祸害,都有充分的描述和足够的谴责。“秽史”之说,只是一些门阀士族斤斤于自己祖先在书中的反映,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北齐书》
《北齐书》是记载北齐历史的断代史,为唐朝李百药所撰。它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记述了从高洋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旺。《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后为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相区别,宋时改名为《北齐书》。《北齐书》共50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的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写“国史”,入隋后奉诏继续编写《齐史》。唐朝时候,李百药奉诏编撰《齐书》,他根据父亲的旧稿,博采他书,扩充为50卷。到南宋时,仅剩帝纪1卷、列传16卷,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北齐书》贯彻了以史为鉴的宗旨。李百药自身经历过朝代更迭之时的盛衰变化,所以很注意总结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他在书中集中揭露了以高洋为代表的北齐统治者的淫逸残暴,总结了北齐灭亡的教训。如文宣帝高洋是开国之君,建国之初,还留心政务,注意兴利除弊以安定天下。几年后原形毕露,肆行淫暴。他征集妇女在宫中与从官淫乱,观之以取乐,又昼夜酗酒,酒后则以杀人为戏。为了满足奢欲,他不惜劳扰民众,使百役繁兴,民不聊生。对于臣下他肆行杀戮,结果把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把天下搅得不得安宁。高洋以后的政治状况也是“政塞道丧”、“主暗时艰”,结果等待高齐政权的就只能是败亡的命运了。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当时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这主要因为北齐是一个被灭亡的政权,被认为是“僭伪”,所以隋唐时编写北齐史相对来说忌讳较少,可以证明周灭齐是“有道罚无道”。
李百药修史态度认真,下笔不苟,对于琐言碎语以及一些荒诞不经的史实,做了大量删削,这是《北齐书》的一大优点。另外,该书中保留了不少当时的口语,比如写魏恺被调任青州刺史,却不愿上任。皇帝大怒,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明日将过,我自共语。”这可能与李百药利用了王劭的著作有关。隋代史学家王劭著《齐志》,记载北齐事忠实可据,多用当时口语,如实传达时人风貌,尤为刘知几所赞赏。
《周书》
《周书》是记叙西魏、北周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唐代令狐德棻所撰。《周书》虽以“周”命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共53卷,其中本纪8卷,列传42卷。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在唐初颇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他于武德五年(622年)任秘书丞,向唐高祖李渊建议修梁、陈、齐、周、隋五朝之史。高祖采纳其意见,并给每一史都委派了主持人。但时过数年,修史事业未能成就。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下令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周史由令狐德棻和秘书郎岑文本负责,令狐德棻又推荐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协助。贞观十年(636年)编成,即《周书》。
《周书》虽然只是记述西魏、北周皇朝史事的史书,但它着意于反映当时的历史全貌。这表现在《周书》所记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与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如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一一载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全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周书》文笔简洁爽劲,为后人所赞许。清人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不过北周诏令文书多仿先秦文体,《周书》如实照录,显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北周皇帝宇文觉觉得自己门望不如中原,文化不如江南,所以特地发展了一套制度和文化,突出表现就是官制用周朝官制,文字用先秦时期的文字,以示夸耀,造成文字深奥难懂。书中叙事记言,也往往过于文雅,华而不实,不能恰当反映北周当时的风气,因而《周书》在《史通》中多处受到刘知几的批评。
《隋书》
《隋书》是记叙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
唐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一直无定论,《旧唐书》记载“魏征等撰”,而刘知几《史通》则说颜师古、孔颖达、于志宁、李淳风诸人共同撰成,还有题为长孙无忌撰述的。这是因为参加《隋书》撰述的人很多,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开始以魏征为其主编,后来魏征死了,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隋书》坚持以史为鉴的指导思想,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丝毫不加掩饰。《隋书》还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不仅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而且概括了梁、陈、北齐、北周的政治、经济情况,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隋书》也有不能克服的缺点,例如它过分强调“天道”和“帝王之道”。此外,由于隋末丧乱,图书散失严重,因此在撰写时,也常常有史料不足的缺陷,有些传只能注明“图籍在记,多从散逸,不能详备”,造成某些传记空洞无物。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述南朝四代170年的历史。《南史》共有80卷,其中本纪10卷,列传70卷。为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编撰完成的。
李大师(570-628),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史学家。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于是就采用编年体,撰写《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师曾参加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任尚书礼部侍郎。所以唐初被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所撰《南史》与《北史》未能成书就去世了。临终嘱咐儿子李延寿继续完成编写。李延寿,字遐龄,贞观初年曾参与《隋书》的编撰。他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利用参与修撰《五代史志》的便利,广泛阅读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朝正史,还参考各种杂史一千余卷,历时十六年,终于撰成《南史》、《北史》。
《南史》和《北史》所依据的历史文献,主要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正史”,但并未拘泥于此,另外还参考了各种“杂史”千余卷。从搜集史料到完成,用了长达30年的时间。“二史”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史”中,在我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司马光给刘恕信中感叹道:“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
《北史》
《北史》是合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书。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到隋义宁二年(618年)的历史。共有100卷,其中魏本纪5卷,齐本纪3卷,周本纪2卷,隋本纪2卷,列传88卷。《北史》与《南史》为姊妹篇,同为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人编撰完成的。
《北史》是以《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蓝本,兼采众史,删繁补缺而成,虽有内容偶呈芜杂的问题,但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
《旧唐书》
《旧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年)共290年的历史。共200卷,帝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本书原名《唐书》,在北宋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为了有所区别,遂改称《旧唐书》。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做主持工作。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参加具体编写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9人。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旧唐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宠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帝本纪则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因为《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所以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大抵采用《旧唐书》。
《旧唐书》还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旧唐书》记述唐代少数民族以及外国的情况,超过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史料。
但是《旧唐书》出于多人之手,所以全书比较粗糙,多有缺失。而且在体例的完整、语言的简洁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所以在《新唐书》修成刊行之后,该书在很长时间内几乎被人们废弃,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又广泛流传开来。
《新唐书》
《新唐书》是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
和《旧唐书》相比,《新唐书》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编者重视志,新增了《旧唐书》中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等。其中《兵志》属《新唐书》首创;《食货记》、《地理志》等都比前书系统、翔实;《天文志》、《历志》、《艺文志》等都在篇幅上超过了以往。另外,编修者皆为大家,无论文笔、态度都十分严谨。由于众多过人之处,书修成之后,主编曾公亮曾上书皇帝,非常自得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大大胜过《旧唐书》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其主要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他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而且他们的编撰态度非常认真,如宋祁曾一度为亳州太守,“出入内外”都要把稿子随身携带。在成都任知府时,每天晚饭过后,都要垂帘燃烛,著作到深夜。正因为如此,在文笔和编裁方面,《新唐书》都胜过《旧唐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