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48

第48章 传统艺术(1)

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当时人们敬畏鬼神,遇事要先进行占卜。他们用刀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金文甲骨文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被发现。当时在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后来,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收集了许多,进行研究。后来,《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结构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因为是铸或刻在青铜器的铭文,所以得名。商周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文字大多铸刻在钟鼎上,所以又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金文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年)。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弛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大篆

石鼓文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大篆已经比较线条化,而且比较规范,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广义的“大篆”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如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古文等;狭义的“大篆”则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籀文笔画繁复,且多重叠,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是由金文发展来的。

石鼓文是大篆的代表,风格遒劲凝重,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一直到西汉末年(约8年),它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小篆行笔圆润,线条匀净修长,笔画粗细一致,上密下疏,有一种空灵纯净的美感。秦相李斯是小篆的创始者,流传至今的小篆经典作品《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相传就是李斯所书。汉代以后,篆书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但是作为一种艺术,依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隶书

隶书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为书写便捷,将小篆简化产生的,可分为“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两种。

隶书相传为秦末“隶人”程邈在狱中整理形成,所以得名。程邈将篆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画,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最初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流行的书体。后来从隶书中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草书

草书是为了方便记事而产生的一种字体。是从秦隶的草率写法发展出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形成,东汉时广泛流行。

草书的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赴速急就。草书的发展可以分为章草和今草两个阶段。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还带有隶书的味道,虽然笔画出现了牵带勾连之势,但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东汉书法家张芝擅长章草,人称“草圣”。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笔画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成为“今草”。今草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成为“狂草”,也叫做“大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如张旭的《古诗四首》、怀素的《自叙帖》等。

由于草书大量使用连笔,结构简省,只存字的轮廓,以求书写快捷,导致难以辨认,所以始终没能成为通用的字体,但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很受人们的喜爱。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宋代黄庭坚的草书创造了草书的又一个高峰,他所书写的《诸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风格独特。明代的祝允明的狂草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的效果,代表作有《自书诗卷》等。

楷书

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楷书笔画简爽,如楷树之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所以叫做楷书。

楷书在汉末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字形由扁变方,笔画逐渐变波、磔为撇、捺,并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结构严谨。

楷书大概定形于魏晋时代,据宋《宣和书谱》记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汉末的钟繇对其贡献最大,他大胆创新,以楷书的横、捺代替了隶书的“蚕头燕尾”,促进了楷书的定型。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其特点是“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的王羲之,善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人称“书圣”,楷、行、草诸体都很擅长。他的楷书继承了钟繇的笔法,而又有所发展,较之钟繇更加圆润清秀,结构更加严谨。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楷书分为南北两派。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北派书体,带有汉隶的痕迹,笔法雄劲古朴,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其中以《张猛龙碑》、《张玄墓志》以及《龙门二十品》最为有名,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书法家僧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的《真草千字文》为楷草书结合的典范。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薛稷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们融二王之流美和魏碑之凝重于一体,号称“初唐四家”。其中欧阳询尤负盛名,其书法称为“欧体”,所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楷书的精品。

盛唐时期颜真卿的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人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等。颜真卿后成就最大的是柳公权。他一改颜真卿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了北碑中斩截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好像刀切一样爽利笔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体”,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后人把颜真卿和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元代的楷书名家有赵孟。他的楷书在法度严谨中见秀美,被称为“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合称“欧颜柳赵”。

明朝重视帖学,书家善小楷,著名的有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而清朝多学赵、董,很少有自己的特色。

古人学书法有这样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但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行书

行书《丧乱帖》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连笔和省笔。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所以古人说:“非真非草”。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称为“行草”。

行书萌发于两汉,成型于魏晋。据唐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到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手中,将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从而创立了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到了唐朝,颜真卿的行书开了一代新风,其行书刚劲挺拔,笔势奔放,其书迹《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宋代行书注重文人意趣,著名的行书大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以及蔡襄,合称“苏黄米蔡”,称为“宋四家”。苏轼的行书流利自然,用笔圆润活泼,代表作有《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等,其中《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米芾人称“米颠”,其《研山铭》手卷,运笔刚劲强健,具有奔腾之势。

元代的赵孟、鲜于枢、康里夔夔,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敢于创新,在行书中糅入篆、隶、楷、草诸体,独创“八分半体”,人称“乱石铺街”。

飞白体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据说是东汉蔡邕所创。有一次,蔡邕经过鸿都门,工匠们正在整修宫门。他看见工匠们用刷石灰的刷帚写字,因为蘸的石灰水少,画中总是留出些空白。蔡邕很喜欢这种新奇的写法,经过反复试验,创造出了飞白体。飞白体的笔画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现在把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也泛称飞白。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以加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可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的法则。永字八法其实就是以“永”字的八个笔画,来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它们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直笔为努,用力也;钩为趯,同跃;仰横为策,如策马之用鞭;长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捺笔为磔,笔锋要开张。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永字八法”传了下去。

魏碑

魏碑是北朝碑刻的统称,也叫北碑,主要指南北朝时期一百多年间,各种碑版上的楷书。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风格多样,在书法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魏碑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大体来说,石碑和造像记大部分方峻棱厉,墓志铭蕴藉研美,而摩崖书则雄伟奇绝,惊心动魄。著名石刻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以及云峰山诸石刻、《石门铭》、《张猛龙碑》、《张玄墓志铭》、《刁遵墓志铭》等。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历代书家都未重视,直至清朝的中叶,阮元首倡南帖北碑的说法,才受到注意,而后又有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附和,遂取代帖学。清代大书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南北朝碑有“十美”的评述。他说:“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法帖

法帖也称为“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摹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的法书及其拓本;称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命侍书学士王著摹刻淳化阁所藏法书,编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法帖”之名相传由此始行。《法帖谱系》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瘦金体

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创造的书体,又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宋徽宗虽然昏庸,但在艺术上却是天才,他独创的瘦金体,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自成一家,自号“瘦金书”。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时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

院体

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羲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没有什么韵味,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这一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义。

馆阁体

明朝初年,沈度、沈粲二兄弟的小楷深获明成祖推崇,由于书写整齐平稳,与当初科举制度相适应,因此明、清的考试皆以此体书写。其基本要求是,写得乌黑,方正,大小如一,尤其当时馆阁及翰林院中,官僚大都善写这种书体,所以叫“台阁体”或“馆阁体”。

“馆阁体”的起源受元代书法家赵孟的影响,在清初期间更为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喜爱,极力提倡。在政治与社会趋向影响下,当时的读书人为迎合考试制度,不得不专习“馆阁体”。馆阁体的具体表现为点画圆润光洁,字形方正整齐,墨色浓重黑亮,当时人们概括为“黑方光”的三字诀。

馆阁体在考试和公文中非常实用,但一味要求整齐雷同,千篇一律,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钟繇

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人称“钟太傅”。他工书法,书学曹喜、刘德昇、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