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50

第50章 传统艺术(3)

赵孟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赵孟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能在书法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是分不开的。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年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摹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作品,集前代诸家之大成。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书法的极多,被称为“赵体”。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郑板桥

郑板桥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清代前期的书坛重帖学而轻碑学,统治者提倡乌、光、方的馆阁体,束缚了书家的艺术个性。郑燮溯源开流,博采众美,推崇汉碑,大胆革新,使书坛出现新的生机。

郑燮的书法别具一格,他将自己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人们则称之为“板桥体”。这种书体在笔法上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为主,糅合楷、行、草、篆及画兰竹之法,其用笔变化多端,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如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在字的结体上,着力于横向,多呈扁形,由重心辐射于四方,显得潇洒新颖,览之无尽。在布局上,具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整体感。一幅作品当中,虽然大、小、方、圆及各种不规则形状千变万化,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乱中有序,违而不犯,气势连贯,通篇浑然一体,被称为“乱石铺街”。

《兰亭序》

《兰亭序》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 暮春三月初三,邀集谢安、支遁、孙绰、许询等达官显贵文士骚客42人,在会稽兰渚山下兰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咏诗饮酒,不然,罚酒三觞。这些名士们共作诗37首。王羲之汇集各家诗作,乘酒醉兴起,写下了共324个字的《兰亭序》,又称《兰亭诗序》或《兰亭集序》。

据史料记载,王羲之酒酣意足之际,挥毫作《兰亭序》时,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写出的字个个飘逸遒劲,婀娜多姿,龙飞凤舞,书法精绝。历代书法家对它交口赞誉,赞其“龙跳天门,虎卧风阙”,王羲之也因此被称为“书圣”。

王羲之对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所作《兰亭序》亦自爱重,把它作为珍宝传给子孙。传到七代孙智永和尚时,因和尚无后代,智永死的时候,将它传于弟子辨才。辨才深知《兰亭序》的价值,特在永欣寺梁上凿暗槛密藏,从不透露半点风声,以为万无一失。唐太宗酷爱书法,得知《兰亭序》在辨才之所,乃下敕令,命辨才入宫任僧官,恩赐甚丰,欲诱辨才献出墨宝。辨才早有思想准备,一口咬定《兰亭序》已在动乱中亡失,不知所在。唐太宗无奈,只好将辨才放归永欣寺。

《兰亭序》太宗不甘罢休,如是竟三次命辨才进京,重问《兰亭序》下落,但都为辨才拒绝。唐太宗求宝心切,后派监察御史萧翼打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序》。辨才见萧翼温文尔雅,举止不凡,知识渊博,便留住寺中,以后两人一同吟诗作画,下棋弹琴,相处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一日,萧翼故意拿出带来的王羲之真迹让辨才欣赏。辨才边看边笑,说:“此是王羲之真迹,但并非精品。”萧翼问:“何为精品?”辨才说:“《兰亭序》。”萧翼故意激将辩才,说:“数经离乱,《兰亭序》早已失传,哪还有什么《兰亭序》呀?”头脑发热的辨才从屋梁上取出《兰亭序》真迹。萧翼接过《兰亭序》后,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说:“我是当朝御史,奉皇上之命来此取《兰亭序》。”辨才闻语,晕倒于地,从此积郁成疾,不久就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真迹后,爱不释手,视为御宝,除自己临摹观赏外,还命令当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写成各种摹本传世,而把真品藏在身边。

贞观二十二年(672年),唐太宗病危,仍念念不忘《兰亭序》,临终时把《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五代时,一个叫温韬的人盗挖了昭陵,从此《兰亭序》便下落不明。后人对此众《鸭头丸帖》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兰亭序》仍在昭陵墓中,也有人说,《兰亭序》原本没葬在昭陵,因高宗李治也非常喜爱书画佳作,与父皇陪葬的是他人临摹本,而真品留在自己身边。直到今日,《兰亭序》的真正下落,仍然是一个谜。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和其父并称“二王”,“稿行之草”的行草是他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是王献之书法作品中唯一的传世真迹。

《鸭头丸帖》共有两行15字,是王献之给朋友的便札。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佚,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美姿勃发的爽爽之气,世称“一笔书”。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温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张猛龙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年),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现存放于山东曲阜孔庙中。碑文主要记颂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功绩,碑阴为题名,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楷书二十六行,行四百一十六字,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

《张猛龙碑》为北魏刻石精品,字体严谨,富于变化,用笔方正雄强,但没有一点拘谨板滞的感觉。碑额、碑阳、碑阴3部分书法风格不尽相同。碑额大字端严奇伟,碑阴文字则潇洒恣肆,从而与碑阳文字的方整刚健互相辉映,形成完美的统一。书体的用笔已经完全没有了隶书的痕迹,开启了隋唐楷书的先河,是楷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张猛龙碑》以方笔为主,兼施圆笔,笔画虽属横平竖直,但不乏变化,自然合度,妍丽多姿。结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呈放射状,被誉为“正体变态之宗”。历代名家对此碑可谓推崇备至,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张猛龙碑》列为“精品上”,并称《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结构精绝,变化无端”。杨守敬《学书迩言》说“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真草千字文》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真草千字文》

《真草千字文》是隋朝大书法家智永禅师的代表作品。当时智永禅师见古法渐没,为了复兴书风,于是就以王羲之书法为范本,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写成八百本的真草千字文,赠与浙东诸寺。其所摹之本有“天下法书第一”之誉。

《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其楷书于工稳严谨中体现出活泼自由的态势,其草书则严守法度而不呆板,真草两体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遒劲兼而有之,深得王羲之精髓,所以人称“智永得右军之肉”,于此可得印证。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书谱》

《书谱》是唐朝书法家孙过庭一部叙述书法理论的著作,同时也是著名的草书杰作。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献,同时也是后世学习草书的标准范本。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他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

《书谱》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于是自己动手撰写了《书谱》一卷,对于运笔评加阐述,所以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

《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在其中孙过庭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书谱》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

《书谱》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础。其中提到反对写字如同绘画“巧涉丹青功亏翰墨”,认为书法审美观念要“趋变适时”,所谓“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反对把书法当做秘诀,择人而授的保守态度,认为楷书和草书要融合交汇,“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书谱》不仅是一篇闪耀着辩证法的美文,而且也是历代传颂的书法名作,其笔势坚劲,婀娜刚健,峻拔刚断,浑然天成,堪称书论与书艺双绝的合璧之作。由唐至清的不少论者对孙过庭《书谱》评价较高。宋米芾《书史》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书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祭侄文稿》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758年)。《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祭侄文稿》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叛乱。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攻打常山。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到长安请求救兵,却遭到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的阻截。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终因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杲卿三子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一门被杀三十余人。颜真卿派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所以字随情绪而起伏,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开卷时还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愈写则心情愈激昂,运笔的节奏跌宕起伏,时而哽咽不止,时而慷慨悲歌,至最后愤怒的激情喷涌而出,点画飞动,动人心魄,有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极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书法作品中的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足以和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为《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于是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他在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直接“二王”、欧、虞、褚诸家遗风,整篇书法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字里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笔笔回锋,笔笔藏锋,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尚没有形成颜体宽博雄浑的风格。但此碑是颜书成功的起始之作,《书画跋》评价它:“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代撰史家鼻祖”。《自叙帖》

《自叙帖》《自叙帖》为唐朝书法大师僧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人称“天下第一草书”。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自叙帖》全帖七百余字,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一气贯之,笔意纵横,如雄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而不收;上下呼应如龙蛇竞走,激电奔雷,可以想见当年书写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的情景。书法艺术的韵律美,从《自叙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尽管《自叙帖》给人迅疾骇人的感觉,但每字点画体势都准确地体现了草书法度,显示出作者精深的功力。明代安歧称赞此帖:“墨气绝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碑文记述了天达法师端甫的经历及灵骨塔号“玄秘”的由来。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最能体现柳公权的书法风格。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明王世贞《池北偶谈》说:“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劲媚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

《玄秘塔》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柳书险劲,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为入门典范。

《蜀素帖》

《蜀素帖》又称《拟古诗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蜀素帖》米芾继承“二王”书法传统,真、草、隶、篆、行都能写,而尤以行草书见长。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因其纹路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收藏一段蜀素二十年,直到米芾与其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他才取出请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诗。

《蜀素帖》虽然有乌丝栏的约束,但气势丝毫不受限制,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需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而且,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用笔精到,结体洒落,如天马行空,得率真天然之趣,创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蜀素帖》是米芾的书法从“集古字”到自成一家的代表作,深刻地体现着米芾书法艺术的飞跃。从此确立了米芾在宋朝乃至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清高士奇曾题诗盛赞此帖:“蜀缣织素乌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