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迹,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黄州寒食诗帖》写的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惆怅,饱含着生活凄苦、生活悲凉的感伤,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融于书法之中,通篇书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而无草率之笔。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体现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追求。黄庭坚也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
世人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为赵佶四十岁时所作,是其盛年书写的成熟之作,堪称稀世珍品。
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言,它堪与怀素相比,难分伯仲。此帖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音乐节奏的美感,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涩滞的痕迹,颇为壮观,丝毫不亚于唐代的张旭、怀素。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绘画
中国画
中国画,又称“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时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承袭前规。
中国画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写意画
写意画俗称“粗笔”,是用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精神内涵,而忽略所描写对象的外貌形态。写意画的创始人是五代南唐画家徐熙,后人评论他的画“落笔纵横,意不在似”,是第一个以写意画法载于画史的人。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写意画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盛情。主要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葛金《爱日吟庐书画录》中说:“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互相为用。”既反映了中国画的实际,也体现了写意画的基本特点。
写意画可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小写意多结合一些工笔的画法,工写结合,如南宋法常的花卉画;大写意则一路狂写,轻松洒脱,如南宋梁楷的人物、“八大山人”的禽鸟、石涛的山水和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笔墨酣畅,将写意画发挥到极致。
工笔画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描绘对象。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和形体的完美统一。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形似,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
工笔可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是打草稿用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
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导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都是地道的工笔重彩,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古代绘画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重彩颜料,因此称绘画为“丹青”,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在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山水画
山水画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是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当时人们热衷于游山玩水,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种,到唐代完全成熟。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的山水画作品。
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却很古拙。到了唐朝李思训、王维等人完善了山水画的画理、画法,章法(构图),逐渐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面貌。
到了五代到北宋,山水画大兴,如荆浩、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顶峰,从此成为中国画领域的一大画科。
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代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了一代新风。明代及近代续有发展,明代董其昌及清初“四王”为山水画走向绘画理论及绘画手法的程式化完备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水画传统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人物画
凡以人物或者以与人相近形态的神鬼佛道为内容的绘画统称人物画。人物画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先发展成熟起来的画种。
人物画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人物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描写妇女者称仕女,肖像画称写真。又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详细刻画利于传神的面部手势而忽略对衣冠的刻画,详细刻画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忽略环境描写,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为了刻画人物,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所以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叫做花鸟画。花鸟画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花鸟画虽然描绘的是花鸟,但立意往往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很注重美与善的思想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的描绘来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和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所以,中国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感。正如白石老人所言:“太似媚世,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界画
界画,亦称木屋,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因为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所以叫界画。
在中国众多画科中,“界画”以其工整典雅、富丽高贵的山水楼阁而独成体系。界画描绘建筑物时,使用界尺画线条,使线条不变形,无粗细。这种画法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画科。元代以后,“文人画”地位日渐提高,“界画”被视为工匠之画,到明末清初已逐渐消沉,直到袁江、袁耀的出现,日落西山的“界画”才得以重新恢复光彩。
院体画
简称“院画”、“院体”,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细致工整的绘画,也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的作品。
我国唐代设徐诏、供奉等宫廷画院;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画院;宋代设翰林图画院,选优秀画家,为皇室宫廷服务。这些宫廷画家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格局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总体而言,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要求用笔设色工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斑斓,有较强的装饰性,带有贵族化的审美情趣。
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泛指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宫廷绘画和民间绘画。文人画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淡设色写意为多。借描绘眼中所见之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他们笔下的梅、兰、竹、菊、山水、渔隐,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凌霜傲雪,玉骨冰肌,孤芳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立,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淡泊名利。文人借助这些景物来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高洁或抑郁的情怀,表达自身的清高文雅。
宋代苏轼提倡“士人画”,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画”一词,推唐代王维为始祖。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文人画家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他们强调气韵和笔情墨趣,多为抒发“性灵”之作,标举“士气”、“逸品”,注重意境的缔造。明代中期,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并对清代的中国画产生巨大的影响。
六法
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图绘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践的系统总结。“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代词。中国画非常讲究笔墨,古代画家就说过:“有笔有墨谓之画。”也就是说只有有了笔墨,才能称之为中国画,没有笔墨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或者说有笔无墨或有墨无笔,都不能算是好画。
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中国画主要依靠线条来造型,线条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也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中国画线条的变化是很丰富的,有轻、重、缓、急、粗、细、曲、直、刚、柔、肥、瘦等种种区别,单是中国古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总结出了十八种描法,称为“十八描”。
“墨”指破、积、泼、渍、烘、染等墨法。墨的运用分浓、淡、干、湿等。中国画有“墨分五彩”或“墨分六彩”的说法,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如果把“白”也算在内,就成为六彩。古人说“墨即是色”,浓淡水墨可代替各种色彩。用墨要有浓淡干湿之分,只干不湿太干枯,只湿不干太臃肿,浓淡干湿结合起来,变化多,才有气韵。
《历代名记》:“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山水纯全集》:“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强调笔的主导作用,但应与墨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取得“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形式,源于古代的“白画”。“白描”是指在描绘人物或花鸟时以线勾描物象表现其形神,不着颜色的画法。白描有时也可以渲染淡墨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整体感。“白”是不着色的意思,“描”指用线勾勒衣纹方法。古人以白描的名称区分重彩和浅绛画法。
白描是从宋代李公麟开始发展成独立绘画形式的,在此之前白描还只是作为绘画粉本而勾描的。李公麟继承了顾恺之、吴道子的优秀传统,把方折劲挺的铁线描融合进去,准确地表现了形象的结构和质感特征,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李公麟被誉为“吴道子之后一人而已”,他的作品被称为“独步当时”、“映照千古”。
皴法
皴法是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纹理的笔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外形、树木的表皮状态,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
唐朝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到唐末、五代、北宋时期,山石才有皴,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前人对自然界的山石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关系的勾、皴方法。传统的皴法种类繁多,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清代郑绩将其总结为十六家皴法。常见的皴法有:长披麻皴、短披麻皴、米点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拖泥带水皴、云头皴、雨点皴、折带皴、豆瓣皴等。在实际运用中,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要,常常将几种皴法结合使用。
泼墨
泼墨法顾名思义泼而成之,如泼水一般,干、湿、浓、淡同时进行,用书法的方式一气呵成,是典型的大写意之墨法。往往在一大片墨中同时有干、湿、浓、淡的变化。泼墨法直抒胸臆,灵活多变,随意性极强,目的在于笔意之外,追求自然的水墨流动韵味之意外效果。
泼墨法最早始于唐代的王洽,王洽喜欢豪饮,醉后激情迸发,用墨泼在绢上,然后根据墨迹的形态,脚蹴手抹,画成山石林泉,云雨迷茫,浑然一体,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时人称他为“王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