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状元是姓名的原因,1424年本拟定孙曰恭为殿试第一,但明成祖以为“曰恭”合写为“暴”,不吉利,于是将邢宽点为状元,因其姓名谐音为刑宽。清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次殿试,原定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传说慈禧因为广东人特爱造反,加上慈禧对与珍妃相同的“珍”字不悦,而当时又适逢大旱,“春霖”有好兆头,于是改以直隶肃宁人刘春霖为状元,朱汝珍只得榜眼。有的状元是籍贯关系,1761年原定状元赵翼,但乾隆皇帝认为江浙多状元,而陕西无状元,于是将陕西人王杰由第三名移至第一名,而赵翼只好成了探花。也有的状元因进劝勉之语而高中榜首,1895年状元骆成骧在状元策中针对甲午战争后的时局慷慨陈词,得到光绪帝的赏识,拔为第一。
一般来说,若要问鼎榜首,没有深厚的经史根底,游刃有余的用笔能力,加之精美的书法,是不可能高中的。
榜眼
榜眼是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这个称呼是从北宋初年开始的。当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都被称为榜眼。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二、三名分立于状元左右,如同其两眼一般,所以都被称为“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采却中得第二名,被人们嘲笑为“瞎榜”。直到南宋末年,才称呼第二名为榜眼,而第三名则被称为探花。榜眼这个名称跟状元、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探花
探花是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探花”一名的出现比“榜眼”要早,在唐代的科举中已经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游园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最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直到南宋末年,才将第二名称为榜眼,而将第三名称为探花。
进士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一般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所以地位居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就成为“进士”。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宋仁宗时,曾有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可以说进士就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的不可以重考。
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同进士出身”意为不是进士出身而按进士出身对待,“同”其实是“不同”,同进士出身的人自觉会比进士出身低人一等。清末名臣曾国藩为道光十八年同进士出身,他就最忌别人提起。据说他做两江总督时,有一次,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解闷,一个出上联为“如夫人”,另一个对“同进士”。一个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对“同进士出身”;一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对“赐同进士出身”……正对得高兴时,曾国藩却从屋内满面愤然地走了出来。这两位慕僚的对联正触到了曾国藩的痛处!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举人
举人本谓被荐举之人。汉代选拔人才,采用的是荐举的方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所以就以“举人”称被荐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是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都称为举人,俗称举子。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
明清时期,“举人”用来称呼乡试中试的人,也被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举人”可以直接授官。由于乡试的录取名额按朝廷指定的数目录取,所以取得“举人”的地位相当不易。《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乡绅立即送贺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刻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竟高兴得发疯。充分说明“中举”对于古代读书人的重要性。
秀才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之士。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童试中获得录取。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称生员,也就是秀才。生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即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就是举人。
古时有“白衣秀士”的说法,是指“不第秀才”的意思,含有轻蔑之意,比如《水浒传》有白衣秀士王伦。这种说法始于宋代。
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一语源于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即所谓的“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据统计,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清代长洲人钱檠,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其才,亲赋“三元诗”致贺,诗中有“春榜得三元”之句,“连中三元”即由此而来。
武科
武科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始创选拔武将的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拼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能够参加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有武举出身的著名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明代戚继光。
门生
东汉时期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东汉中后期,渐与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东汉入仕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又需官僚举荐,于是大批追求功名利禄之士纷纷投靠以儒学起家的官僚门下充当门生。他们相互提携、组成了庞大的政治关系网。门生要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举主,主子死了要服3年之丧,并继续侍奉其后人,形成一种世袭的臣属关系。
唐代实行科举考试以后,考生得中进士后,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称门生。这样,新进士就和主考官建立起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关系,虽有投靠援引之意,但已经不再是依附关系。门生既感激座主的知遇之恩,也需要座主(特别是那些升任高官且有名望者)进一步提携自己。门生地位高了仍不忘记尊重和报答座主,被认为是应有的美德。
《独异志》曾记载了一件趣事。崔群是贞观八年(792年)由宰相陆贽所录取的进士。后来当上了宰相,为官清正。他曾经在唐宪宗时期担任主考官,录取进士30人。他的夫人常劝他为了子孙,多置些房产良田。他总是笑着回答:“我有美庄良田三十年,还担忧什么呀?”夫人反问他:“你不是陆贽相公的门生吗?”崔群说:“是呀!”夫人说:“你担任主考官的时候,却让人告诉他的儿子不要参加考试,以免引起非议,如果门生真是美庄良田,那么陆氏这一庄便荒废了。”崔群听了夫人的话,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庄主。
后世各代亦皆流行此风。为防止形成朋党,各代屡有禁称座主门生之令,但屡禁不绝。宋太祖亲自殿试,其用意亦在“不许称门生于私门”,而令天下举子皆为“天子门生”。清代禁门生之风更严,及第考生谒主考、房考官所投帖上,只许书姓名、称受业,不许称门生。
监生
明清两代在国子监中读书的人,都被称为监生。监生的名字始于唐代。明清时考取监生的入监之途甚多,主要来自考选,或者由皇帝特许,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等名目。明初,监生与科举、荐举同为入仕做官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由于捐纳而取得应试资格者,也被称为监生。未进入府、州、县学而想要参加乡试,或者没有取得科名而想要入仕者,都须先捐监生,只要交点银子,就算是监生,但是往往并不在国子监读书。
贡生
贡生又称岁贡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明清时,每年或每两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岁贡、拔贡、恩贡、副贡、优贡和例贡。恩贡是指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加选一次,称为恩贡;拔贡是指由朝廷在规定时间内选拔到国子监读书的人,开始每六年选拔一次,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副贡是由副榜录取的贡生;例贡是指捐款于政府取得贡生资格。
博士、硕士和学士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宫》,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则用来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饱学之士为“学士”,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苏学士”了。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大多是舞文弄墨、实权不大的官员。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在清代,大学士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真正的位高权重。
硕士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那些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古代常用“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人,硕士和“硕老”、“硕儒”的含意相似。硕士在古代史籍上不多见,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
博士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职,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所以称为五经博士。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
留学生
“留学生”这个词是由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
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同遣唐使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博学鸿词
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唐开元年间始设,以选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
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不论已仕未仕,皆可应考,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选拔了很多的人才,甚有影响。因为乾隆名叫弘历,“弘”与“宏”音意非常接近,为避乾隆讳,故改为博学鸿词。
同年录
同年录是指科举考试同榜取中者的名录。每于乡试、会试发榜后刊刻。清代同年录有两种:一为某科乡试同年录、会试同年全录,以名次为序,详载姓名、年岁、籍贯、试卷所在房号、各考试官姓名、官衔等,方便查检;一为某科同年齿录,不以名次为先后,而以年龄长幼为序,载有姓名、别号、生辰、籍贯、名次,以及父母三代、兄弟与妻子等。这两种都分省成录。
科举四宴
“科举四宴”指的是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和会武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用,在宴会上要唱《诗经》中的“鹿鸣”诗,所以被称为“鹿鸣宴”。此宴设于乡试放榜次日,由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除新科举子外,还有内外帘官(考场工作人员)等。
琼林宴是古时为新科进士而设的宴会,起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礼部会试后,再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以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即“殿试”。宋太祖同时规定,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所以有“琼林宴”之称。据载,辽代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鹰扬宴是一种武科宴。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其名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之句。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
会武宴也是一种武科贺宴。自唐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
八股文
八股文亦被称为“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讲究形式,每个段落都有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
八股文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写法并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由明中期而泛滥整个清代,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