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67

第67章 伦理风俗(2)

五伦

所谓“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孔门三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句的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年少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稳定,要戒备因为美貌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等到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要戒备争斗;等到年老的时候,精力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

寡欲

“寡欲”是儒家“养心”的方法。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孟子认为,外物改变人的本性,感官之欲减损人的善心,所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做了欲望的奴隶,其结果是失去控制,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他认为人如果欲望不多,那么善性即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很多;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善性即使有所保存,也只是很少。

知耻

知耻,是指羞耻心,即羞于做坏事的羞恶之心,它是人的内心善恶荣辱的标准。即做事要守仁义,谨言慎行,辨知荣辱。孔子说:“行己有耻”,也就是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一个人丧失了耻辱心,就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他还说:“知耻近乎勇”,是说知道什么是耻辱,这样的自觉会给人带来勇气。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知耻”的结果。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又说:“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欧阳修也讲过,“廉耻,是立(做)人之大节”。这也就是说,自我修养,应该从知耻开始,一旦有了羞耻之心,就会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人有小节大节之分,知道什么是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这也是说纠正社会风俗,要从知耻做起,让每一个人都有羞耻之心,社会就会有希望,许多新事物、新风尚的推行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慎独

“慎独”是儒家提出的自我修身的方法,最先见于《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要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所为的地方,要时刻谨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八条目是宋明理学家对《大学》的中心论点所作的概括。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强调治理国家,要从个人修养开始。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三纲领八条目成为后世封建政治伦理哲学的重要内容。《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格物致知传》一章,表述了他自己的观点,给《大学》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哲学内容。

十六字心传

《尚书·大禹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句,意思是说,人心不可靠潜藏危险,安民必需明道;领惟精惟一悟道心要精益求精,专一其心,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要不折不扣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这十六个字是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可谓“明道安心”的经验总结。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就是这十六个字。后来禹又传给汤,汤传给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这个传承过程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因此称为“十六字心传”。孔门儒学主张根据这十六个字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三达德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这三种品德,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中庸》中讲到,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但到最后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有的人为了利益才去实行,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实行了结果都一样。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凭什么修养自己,知道凭什么修养自己,就知道凭什么管理他人,知道凭什么管理他人,就知道凭什么治理天下和国家了。”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最后达到遵守伦理,以及实现个人“智、仁、勇”的修养,就可以了。

五达道

五达道是指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处理好,达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的境界,就能够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贤人,就不会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众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百姓,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这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春秋时代,人们时常以自己出身于某名人家族(都是三皇五帝的后代)而自豪。晋国的当政范宣子就对来访的穆叔夸奖自己是出于“陶唐氏”后代,认为自己的家族是不朽的。于是引来穆叔的上述议论。穆叔认为:有学问、有作为的人的最高境界是“立德”,其次“立功”、“立言”,认为这种传统永远不会过时。

从传统的意义上讲:立德,即道德成功或需要治心修身;立功,即事业成功或需要时势机遇;立言,即学问成功或需要禀赋才能。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这个论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世间生存,生命有限,要让自己的人生为人们所纪念、为历史所记载,一般来说只有三种途径:最高级的是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再次是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

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语出《大学》:“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是孔子、孟子修己治人伦理思想的集中概括。

儒家从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原则出发,把社会的改造、天下的治理,最后归结为诚意、正心的道德修养,把个人的道德完善,看成是万事之本。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修心养性,培养出合乎封建道德要求的人,宗法世家中才能长幼有序,国家政权才能巩固。这样,就可以达到平定天下的目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不失孟子原意。其意即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儒家讲究“入世”,要“治国平天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程度,就连孔子、孟子等也时常碰壁。正因为这样,孟子提出了“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主张,也是对孔子人生观的补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气节

气节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对内,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外,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敌侵犯时,能挺身而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斗争,乃至献出个人生命。

气节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操守。气者,气骨,浩然之气;节者,节操,高风亮节。“气节”就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抽象的,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人云: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气节,是一种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持正义、永不屈服的高尚品质,一种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从宋代以来女子要遵从的行为规范。“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仪礼、丧服、子夏传》)

“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七出三不去

“七出”、“三不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于解除婚姻的规定。把它正式归入律法,是从唐代开始。

“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孝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是恶疾。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一般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出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妒忌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妒忌。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疾病。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娶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妻子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结婚时贫穷,后来富贵的。

从“七出”和“三不去”的条件可以看出,婚姻的缔结与解除和夫妻双方的感情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古代婚姻是两家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结婚、离婚都由父母说了算。

节烈

节烈又称“贞节”,为封建时代约束妇女的道德规范,即要求妇女谨守闺门,不与男子接触,婚后要“从一而终”,夫死不得再嫁,要为丈夫终身守节,甚至殉夫。

《五代史》曾记载这样一件事:虢州司户参军王凝,在官任上因病去世。王凝的妻子李氏带着年幼的儿子和王凝的遗骸回老家。在经过开封的时候,想要住店。但是旅店老板看到李氏一个妇道人家,还带着一个小孩子,对她有点疑心,就不让她住宿。李氏看到天色已晚,就不肯离去。旅店老板就拉着胳膊将她拉了出去。李氏仰天大哭:“我是一个妇人,却不能为丈夫守节,我的这只胳膊让人拉过了,不能因为一只手而污及我的身体呀。”说着,她就拿出一把斧头将被旅店老板拉过的手臂砍了下来。

节烈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精神迫害。鲁迅在《坟·我之节烈观》中说:“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要断定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礼俗

五礼

五礼就是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为古代五礼之冠,即祭祀的礼仪活动,如祭日月、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巡狩封禅等。历代兴革不一,但极受统治阶级重视。

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等,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是指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命将、出师。

宾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等。此外,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嘉礼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等,有时也特指婚礼。

弄璋弄瓦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是古代文人身份的象征;瓦是纺锤,纺车上的零件,是女工手艺的象征。古人重男轻女,希望男人将来求学为官能有出息,所以将生男孩称为“弄璋之喜”;希望女孩子能在家中熟习女工,所以将生女孩称为“弄瓦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