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68

第68章 伦理风俗(3)

冠礼

冠礼是古时男子的成年礼。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冠礼一般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词。然后,受冠者拜见其母,再由大宾为他取字。周代通常将取字称为“伯某甫”(伯、仲、叔、季,视排行而定)。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帛五匹、鹿皮两张作为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服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若父亲已经去世,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牌位)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后世冠礼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某些地区自宋代以来,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仅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进行。

笄礼

笄礼为古代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就是簪子。从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包括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工劳作等技巧本领。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词,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

婚姻

古代的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名字、生辰八字,以便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光绪皇帝大婚图;第四是纳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迎亲,也就是新郎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这六礼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新娘迎娶到家后,新郎新娘要“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共牢而食”是指新婚夫妇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几案上设三品荤菜,置两人之间,供新人一起食用,侍者为夫妇进授一菜,夫妇尝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尝遍。“合卺而饮”是指夫妇将各自酒杯交换而饮,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好,而且也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意思。

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是周易术语四柱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周易》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以表示年、月、日、时等时间,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这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俗称“生辰八字”。按照《周易》的说法,依照天干、地支等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推测人的祸福。

合八字,在旧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八字”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一出生,八字就定了,谁也无法改变它,所谓“落土时,八字命”。所以,“合八字”的方法,完全是一种宿命论的推演,毫无科学道理。

牺牲

牺牲最早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行祭前的牲畜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的称“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后来只要是盟誓、宴飨用的牲畜都称为牺牲。

祭社稷

祭社稷是古代吉礼的一种。“社”代表土地神,“稷”为谷神。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土地及谷为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至周代,社稷神成为仅次于昊天上帝的重要神祇,祭社稷也成为国之大典。天子与诸侯每年春季祭祀社稷,祈求丰年;秋季祭祀,表示感谢。

当时,周天子所祭社,代表中原及四方土地;诸侯所祭社,代表封国领土;大夫至百姓所祭的公社,代表封邑或乡里的土地,其神民间称为土地公公,每年仲春仲秋祭祀的节日,旧称“社日”。天子社稷由五色土筑成,中央黄、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象征天子拥有天下广土,诸侯的社坛则按其方位仅一色土,历代沿之。

祭岳渎

祭岳渎也称“祀岳渎”,是古代吉礼的一种。岳是高山;渎是大川。“祭岳渎”就是帝王亲自或遣官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之神,以祈求风调雨顺。祭岳渎起源于上古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周朝已有,秦、汉、唐各代沿之。五岳,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四渎,指长江、淮河、黄河、济水。汉武帝巡狩,祭名山大川,凡亲祀用真马,一般皆以木偶马代之。唐玄宗时,以王、公爵封五岳四渎等,又封东、西、南、北四海为王,一并祭之。

揖礼

作揖是古代常用的相见礼仪,一般用于交往双方身份、地位大致相当或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按礼意的轻重,大致有拱手、作揖、长揖、打躬几种。

拱手礼较为随意,从礼节上也最轻,两手抱拳稍拱即收。向人问候、讨教时,为避免不礼貌,因而拱手示敬,表示客气,便常用此礼。较正式的场合,尊者还礼,也常常行这种简单的拱手礼。如明朝洪武年间就曾规定,各衙门下属官员平日参见上司,行作揖礼,上司拱手还礼。

作揖,比拱手略为敬重。两手合抱拱起再按下,同时低头,上身略微前屈。一般地位相当且有些身份的人,见面行礼讲求庄重,大多行作揖礼。其他如宾主间让座、敬酒、向人致谢、祝贺、道歉、请教等场合都多行此礼。一般像上述场合,没有必要行大礼,而作揖礼节适中,动作也较简单,所以在人际日常交往中,它是最常用的礼节。

作揖还有更为庄重的礼节,即长揖和打躬。长揖,是拱手高举,做自上而下的动作,上身也随着稍微弯曲,作类似现代的鞠躬动作。打躬,则是在长揖的基础上加大上身弯曲的深度。长揖重摇臂的幅度,打躬是侧重鞠躬的深度,从礼节上来讲比长揖更为敬重。

长揖和打躬较作揖为重,但又比跪拜礼为轻,所以有些人不肯向权贵卑躬屈膝,又要保持相应的礼数,常用长揖为礼,以示其不卑不亢的态度。乾隆年间,权臣和珅为科举考试的监考官,一次乾隆帝亲临考场,和珅在皇帝御座之下的几案上坐着收卷,并要应考者跪拜在他面前,双手呈卷。福建考生郑光策怒目而视,交卷时坚决不跪,“以长揖而退”。和珅怀恨在心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发作,便“束卷不阅”,郑光策毫不在乎,愤然返回乡里。

跪拜

跪拜是我国古代的大礼,即九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其中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

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稽留多时,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顿首礼时,基本和稽首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

到了汉代以后,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坐跪

坐跪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古时没正式的凳椅,人们往往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子编成的席子。人们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没事的时候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进食时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坐”着向客人致谢时,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座次

古时在公共场合,座次尊卑有别要求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一般分为堂室,前堂后室,古人座次是“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中国古代皇帝、国君“面南背北”,臣子则“北面称臣”,就是堂上的座次。而室内的座次,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古代贵族出行要乘坐马车。车上的座位以左为尊。古人为迎接尊贵的客人,便让车上左边的位子空着,即所谓的“虚左以待”。如信陵君迎接侯嬴时。侯嬴是个又老又穷的看门老头,而贵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却亲自驾车,“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嬴被信陵君的诚心打动,替他出谋划策,以窃符救赵之计,帮了信陵君的大忙。

生辰礼

在古代,婴儿降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婴儿降生三日做三朝,这天要送红鸡蛋等为婴儿祝福。婴儿满三十天叫做满月,置办满月酒。婴儿百日,家长要请人给婴儿剃头,在婴儿脑后留一撮毛,俗称“百岁毛”,寓意长命百岁。婴儿周岁时,有的地方有抓周的习俗,根据婴儿的兴趣卜定婴儿日后的前途和志向。

斋戒

古人祭祖或遇重大事件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诚敬,这叫斋戒。

斋戒者在祭祀天地、祖先及其他神明前数日(通常是三日)停止食用荤食(用蒜、韭、葱等香辛料烹制的菜肴,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异味亵渎神灵、祖先。并非禁止吃肉),停止饮酒,停止性生活。《明史》洪武二年学士朱升等奉敕所撰《斋戒文》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规范:“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

另外在很多宗教中,如佛教、道教中都有斋戒的规定。

避讳

避讳,就是指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尽”、“殁”、“殒”等。还有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具体地说,是指帝王、圣人、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所尊者的名字。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的上下臣民都要避讳,这叫做“国讳”,也叫做“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这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还有一种是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叫做“圣讳”。从“国讳”最为严重而又最为严格,除避皇帝本人的名讳,进而还要避讳皇帝的字,皇后及皇帝的父祖的名讳。推而广之,连皇帝前代的年号、帝后的谥号,皇帝的陵名以及皇帝的生肖和姓氏,也都要避讳。

避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为“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二为“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充”;三为“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最后一笔略掉。此外,还有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汉武帝名刘“彻”,当时有一个很负盛名的辩士名叫蒯彻,为了要与刘彻避讳,史书上只好将蒯彻的彻字改为与“彻”同义的“通”字,称为蒯通。战国时教育家荀况,时人尊为荀卿,由于汉宣帝名叫刘洵,汉朝人避宣帝讳,于是改荀卿为孙卿。

丧葬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的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就会不让他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