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父母的7堂课
47666100000012

第12章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导师(4)

父母在孩子想说的时候不要制止他,还要在孩子保持沉默的时候鼓励他说话,培养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意识和胆量。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心里的想法,主动倾诉不满或者委屈,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增强他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遇到事情时,父母也可以主动征求孩子的意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发现孩子说的有道理,父母应该积极地采纳并对孩子做一番表扬,即使孩子的观点不正确,父母也不能因此指责或者训斥孩子,而应当耐心地教育和引导,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利与弊,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

点石成金: 倾听时应具备的态度

⑴父母必须从心里愿意倾听孩子说话,因此不要在很忙或很烦的时候去倾听,而应等到愿意听的时候再去听。

⑵允许孩子可以和父母有不同的想法,并对此真诚接纳。

⑶父母必须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不用害怕孩子说出一些情绪性的语言,如“我恨老师”等。事实上,情绪只是一时的,而非长久不变。当孩子将这些囤积在内心的垃圾全部倒出以后,他的心灵便能获得祥和安静。

⑸尊重孩子是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22. 分享孩子的快乐

孩子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尤其渴望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对这种天真的渴望,父母绝对不能忽视,甚至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分享他的快乐!

——[意大利]西塞罗

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高兴的事,我们要用欣赏和带向往的心情来分享孩子的快乐,而不能因为忙,或者心情不好,来拒绝分享孩子的快乐。

考试结束后,王芳一脸喜悦地回到家。

“妈妈,我的数学考得不错。”

“是吗,你考了多少分?”妈妈说,语气很平静。

“82分,比上学期提高了10分。”王芳兴奋地说。

“是吗?那还可以,要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考得更好。”

“老师都表扬我了,就您总不满意。”王芳生气地说。

这种场景在很多家庭中上演过。王芳的妈妈盼望女儿成绩搞上去,却不知道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妈妈为自己的进步高兴。妈妈期盼着女儿能有更大的进步,便以一种很冷淡的方式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却忽略了这些话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人最大的开心,不是在遇到让他开心的事情的时候,而是在他开心的时候,有人回应自己,那么他的开心就有了更强烈的延续。当孩子因为自己的进步开心的时候,你若表现出和他一起分享这种快乐,那么孩子会因为感受到你的这种快乐,而受到更大的激励,从而激发他更大的前进的动力。

因此,当孩子们在任何方面取得一点成绩时,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时,作为家长,我们都可以对他们说:“你们真了不起,真棒!爸爸妈妈为你们而骄傲!”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家长高兴吗?当然高兴,这是非常肯定的。那家长都不表现出来又怎能够让孩子表达出真情实感呢?当孩子高兴地告诉你他取得的成绩时,家长们千万不要泼冷水,应该主动地分享孩子的快乐,鼓励孩子表达孩子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情感,表露真实的自我。

很多时候,在大人的眼里,一点不起眼的进步,在孩子的眼里就是天大的胜利,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样表现出喜悦,给予他们鼓励和欣赏。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失去了孩子式的欢乐和坦诚,他们在与孩子相处中总是端出一副家长的架子,有的一见孩子,就把眼睛鼓起来,说话也硬起来了,一副威严不可侵犯的模样。这些父母也不愿意和孩子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例如,孩子喜欢唱歌,他们嫌吵;孩子要父母讲故事,他们嫌烦;孩子要做游戏,他们认为没意思。孩子在被一次次泼了冷水以后,便会觉得父母不可理喻,不愿与父母沟通。父母也由于失去童心童趣,与孩子间的隔膜一天天加深,也就自然失去许多教育孩子的机会和条件。

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快乐,这会极大的增加孩子的快乐体验,否则便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

有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个犹太教的长老,对打高尔夫球非常痴迷。由于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不许做任何事,只能在家休息。因此,他对不能在安息日打球一直很郁闷。

有一个安息日,长老实在是按捺不住了,便决定偷偷打上几个洞,心想只要没人知道就好。

然而,当长老刚开始挥杆时,就被天使发现了。天使很生气,跑到上帝那里告状。

上帝说:“长老违背了教义,一定要得到惩罚。”

于是,长老这次打得出奇的好,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很开心。天使对此很是不解,到长老打第八洞时,便跑去找上帝:“上帝啊,长老应该得到惩罚!可为什么您还不惩罚他呢?”

“我已经惩罚他了。”上帝说。

再说,长老因为打出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成绩,非常开心。等到长老打完十八个洞后,他的成绩超过了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兴奋异常。

天使很生气,他跑去质问上帝:“您对长老进行惩罚了吗?”

上帝说:“我已经惩罚了!你想想,他打得这么好,心情这么兴奋,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就是最好的惩罚!”

这个寓言耐人寻味,没有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因此,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把自己认为高兴的事情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分享孩子的快乐,与孩子同乐,而千万不要对此麻木,或者表现得不以为然。

此外,分享孩子的快乐,还包括和孩子一起创造快乐。因此,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并努力让孩子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并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人后取得我们认为的真正的成功,也会拥有愉快的心境。

点石成金: 父母帮助孩子培养快乐心态

⑴父母要有快乐的心态,天天愁眉苦脸的父母不可能有快乐的孩子,在唉声叹气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快乐人生。

⑵父母要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笑声、幽默声中度过自己的在家时间。

⑶父母要同孩子一起养成凡事往好处看的思维方式。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而发现快乐能力的具体表现又是凡事往好处看。

23. 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

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

——[古罗马]西尼加

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经常有情绪变化,例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父母应该让孩子适度宣泄这些不良情绪,这有利于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父母不能苛求他们很快调整好心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发泄这些不良情绪,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孩子通过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舒散心中的积郁,达到心理平衡。孩子年龄尚小,有时候宣泄情绪的方式有些过激,父母也应该给予充分理解。

其实父母可以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成人在受到委屈时,也会利用适当的机会宣泄自己的感情,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不给孩子宣泄的机会,那孩子的种种不良情绪不断累积,就会像不断充气的气球,终有一天要爆炸。

孩子有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父母要去重视,允许孩子把它表现出来,而不要去压抑它。有些父母性格暴躁,当看到孩子有不良情绪时,也忍不住火冒三丈,用粗鲁的方式试图遏制住孩子的情绪。这种方式简单干脆,表面上看也是效果显著,可实际上,孩子停止宣泄是出于害怕,不仅没能舒缓原来的不良情绪,反而增加了被粗暴压制的痛苦,称得上是雪上加霜。长期如此,孩子内心就会积压越来越多的情绪问题,性格也会慢慢变得抑郁沮丧。

孩子有不良情绪,有时是因为提出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这时一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马上无条件地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哎哟宝贝,不哭不哭,妈妈这就给你去买……”。这不是一种好办法,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不良情绪能迫使大人就范,于是每当有了不被允许的要求,就使出这一招杀手锏。父母的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无法无天,霸道而不服管教。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在孩子宣泄不良情绪时先暂时冷处理,不予理睬。通过一阵哭闹撒泼,孩子紧张焦虑的心理便会逐渐缓解,重新趋于平衡,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而其中有很多并不能实现、满足。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未能满足的情绪,如果长期被压抑、克制,就会不断累积在心理深处,就像蓄积在水库里的水,越涨越高,最终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人精神苦闷、孤独和窒息,甚至使人做出变态的行为甚至精神失常。

治水时堵塞不如疏导,对待不良的情绪同样如此。例如当我们心里有悲伤,往往会找到适当场所痛快地哭一场,然后发现心情好了很多。当孩子有了不良的情绪时,父母就应想办法将其宣泄出去,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会恢复平静。父母要引导孩子寻找一种好的发泄方式,例如找人倾诉、唱歌、写日记、跑步等都是比较好的宣泄情感的方法。

父母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敏锐地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有某些反常行为时,可以主动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疏导孩子的情绪;也可以带孩子到野外登山或进行较激烈的体育活动,让他的情绪得以释放;还可以主动离家一天,让孩子邀好友们来家开个聚会,任凭他们疯狂地玩闹……

这些做法,既可以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使心理恢复到健康状态,还可以融洽亲子关系,缩短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适度发泄,并不是肆意妄为。例如,有的孩子心情不好时会恶语伤人,或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甚至找人对骂、打架斗殴或危害社会,这些都是要坚决制止的。发泄不良情绪不能影响和伤害他人。有的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有自残行为,这也是必须杜绝的,父母应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泄情绪时给自身造成伤害。

父母应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孩子由于年幼,自制力差,发泄情绪时偶尔会有过火的行为,父母这时不要粗暴干涉,更不能漫加指责,而应该耐心细致地引导。

7岁的芳芳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我不想上学了。”

“为什么?”妈妈问。

芳芳大声地说:“就是不想去了。”然后跑开了。

临睡觉前,妈妈把芳芳叫到卧室里,关上门,搂着芳芳,小声地说:“这是咱们说悄悄话的地方。现在,你悄悄地告诉妈妈,为什么不想上学了?妈妈会帮你保密,而且可以帮助你。”

芳芳终于慢慢地说出了心里的委屈,原来在学校,老师错怪她摘校园里的花儿。其实,她根本没有故意摘花,手里的花儿是在地上捡的。

芳芳的妈妈是聪明的,她在听到芳芳说“不想去上学”后,没有批评她,而是耐心的倾听,细心的引导。和妈妈谈话以后,芳芳心中的委屈、困扰、不满,被驱赶得无影无踪,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睡觉前,卧室的床头安静、舒适、温暖,让孩子觉得很安全,孩子无论有生气的、伤心的事情,还是令人害羞、害怕的事情,都愿意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芳芳的妈妈是智慧的,她找到了一个发泄角,可以让孩子很好地发泄出不良情绪。

父母的责任是引导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情绪的宣泄也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孩子有了不良的宣泄,简单的制止并不能奏效,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宣泄不良情绪。

点石成金: 几种发泄情绪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如果不释放出来会很危险。父母可以教会孩子根据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属于自己的释放情绪的独特方法。当然,不伤害别人是一个人发泄负面情绪的底线。

⑴哭泣。很多人认为眼泪就是软弱的象征,但对于缓解不良情绪来说,哭泣的确是一种好方法。哭泣可以释放压力、增强免疫力,对身心健康有益。

⑵大声喊叫。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或者自己的房间里大声喊出心中的烦闷和压抑,也是一种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

⑶倾诉。说出心中的苦恼,会令人内心畅快很多。倾诉的对象可以是同学和朋友,也可以是父母。

⑷ 运动。跑步还是打球都可以,出一身汗,能让心情放松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