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父母的7堂课
47666100000021

第21章 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1)

40. 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

——[三国]诸葛亮

“大富由天,小富从俭”“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这些成语都说明了节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既是对花钱购买物品的家长的尊敬,也有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爱怎样就怎样,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家长也是尽量给孩子最好的。结果,很多孩子都养成了奢侈不知节俭的习惯,花钱如流水,浪费的现象更是经常发生。孩子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买,不管要花多少钱,绝对不能输给别人,因此零食、玩具总是买个不停。一旦发现食物不合口味、玩具不满意,即使是新买的,也会毫不吝啬地扔掉。

这些现象很是令人担忧。父母也许不缺钱,但这些钱也是辛苦赚来的,何况有些家庭收入并不高,父母在自己的花销上斤斤计较,却主动为孩子的高消费买单,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想想看,如果孩子总是这样受娇宠,又如何培养独立的能力,更别提将来长大后能立身处世了。

奢侈浪费的习惯不仅仅是多浪费点钱的问题,关键是会在思想与人格上打下只知享受不知奋斗,只愿索取不愿付出的烙印,长大后碌碌无为,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楚庄王对他的马非常宠爱,终日“衣以文锈,置于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马病肥死”。

如果父母忽视了培养孩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精神,不帮助孩子克服爱慕虚荣、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一味奢华下去,孩子和败家子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很可能导致马病肥死的后果。

培养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还可以使孩子集中精力,把身心投入到学习和事业上来,为孩子将来事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节俭还可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这些都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们常说“有钱难买幼时贫”,不管家庭条件有多么优越,父母也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一味娇惯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父母不能盲目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满足合理的要求,也要坚决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在平时要多跟孩子讲些勤俭节约的故事来激励他们,让孩子明白,不该浪费的,小到一张纸、一滴水都不能浪费。

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用钱来买来的东西,努力使这些东西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随意丢弃。例如,父母可以在假日帮孩子寻找一些短期工作的机会,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也可以让孩子假日在家帮忙做些事,付给他一些酬劳,其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白金钱是经过艰辛的汗水换来的,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自力更生、勤劳的好习惯,并进一步激发孩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零花钱的过多是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每周的消费预算确定给孩子零花钱的具体数目。给零花钱的同时要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珍惜劳动成果、对父母长辈感恩等方面的教育。

逢年过节,孩子有时会收到亲戚们给的红包,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这笔钱。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在银行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账户,让孩子自己拿着存折,如何使用由他们自己负责。父母的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节约储蓄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在长大后就能妥善地保管好自己的金钱。

王涛很重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因此他会控制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但是,爷爷奶奶和亲戚们经常偷偷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虽然王涛夫妇多次规劝,但收效甚微。后来,王涛想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王涛为孩子在银行开设了一个账户,让孩子自己拿着银行卡,把父母和亲戚们给的钱都存起来,需要花钱的时候,也不用向爸爸妈妈要钱,只要直接刷卡或者去提款机取钱就行了。这样,孩子们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的账单。

渐渐地,孩子开始喜欢每月看账单,看看自己账户里的钱是不断增加还是越来越少。孩子们也开始慢慢地变得节省起来。

一段时间以后,王涛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花费明显减少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钱存进自己的账户里。

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父母必须教导孩子学会勤俭节约,学会把钱用在刀刃上。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父母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但绝对不是要让孩子变成为了省钱而牺牲生活品质的小气鬼。如果有同龄伙伴送给孩子生日礼物,要记得叫他们回送。如果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可以买个小礼物送给对方表示感谢。这样,孩子就会懂得善用自己的积蓄,人缘也会变得更好。

点石成金: 洛克菲勒的家庭教育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每一分钱都要让它物有所值”。

尽管洛克菲勒贵为亿万富豪,平日却十分节俭。在教育子女如何传承财富上,洛克菲勒更有一套严格的步骤:

⑴定期发放零用钱:父母在刚开始时每周发放零用钱,然后逐渐延长,最终按每月发放。

⑵培养储蓄观念:父母给孩子买储钱罐,鼓励他们存钱。

⑶开设银行账户:父母带孩子去银行开立单独账户,让孩子存钱入银行收息,鼓励孩子多储蓄。

⑷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当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后,父母便慢慢培养起孩子记账的习惯,有助于他们控制开支。借此,父母也可观察孩子的消费倾向,发现有偏差时,可及时纠正。

⑸建立理财目标:帮助孩子建立理性消费的目标,并且通过银行储蓄、投资等方式,学会以钱赚钱。

41.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消费

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日本谚语

在很多家庭,孩子乱花钱(尤其是独生子女)已经成了父母们非常头疼的问题。2007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妇联就孩子们的零花钱、消费等状况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14个镇、3个街道妇联系统面向家庭发放了1500份调查问卷,部分调研结果如下:

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看见非常喜欢的商品,明知没什么用途,价格又高,你会买吗?”有一半同学回答“咬咬牙买下”;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会要求父母买。此外,调查还了解到,有62%的同学购物从不还价;还有30%的同学不知或不会还价。在购物时,38%的同学追赶时尚,30%的同学注重品牌。

统计结果还表明,有超过八成的青少年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行为呈成人化趋势。有超过七成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银行信用卡的服务功能。

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现在的孩子尽情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吃要最好的,穿要名牌的,想要得到什么东西时,首先想到的是父母,认为父母理所当然的会永远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父母也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指导下,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愿望,于是孩子变本加厉,不断提高要求,欲望也不断膨胀,心灵也被金钱所扭曲。

在北京某名牌大学就读的小武,因犯有偷窃和故意伤害等多项罪名锒铛入狱。这个消息让小武的家人伤心欲绝。原来,小武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秀,深受父母宠爱,爷爷奶奶更是对他珍爱有加。尽管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但对小武的吃、穿、用却很舍得花钱。此外,还不时给他一些零花钱,在同学们中间,小武一直以“小大款”的身份自居。可以说,小武是在一种优越的境遇中长大的,他的父母、爷爷、奶奶也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优秀,就该有这样优越的生活。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小武考上大学来到北京后,身边很多同学的生活条件要远远比他优越,他再也不能以“小大款”的身份自居了,心里便感到极大的不平衡。再加上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对他的刺激,小武激起了更大的消费欲望。在屡次向家里要钱仍无法满足需要后,他潜入了同学的宿舍。就在他准备偷窃同学的钱物时,同学回来了,慌乱的他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刺向同学……

小武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有代表性的。小武从小形成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是与自己的家庭条件不相符合的,他也因此没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一深刻的教训对所有父母都是一个警钟。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通过一些具体细微的事件树立起来的。当孩子们终日沉迷于物质享受,时时处处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攀比,唯恐落在潮流的后头时,当他们把金钱与自我价值等同起来,把自我价值和脚上穿的名牌运动鞋等同起来时,极有可能形成消极的价值观。一旦由于某方面的原因,如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或出现某种变故,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时,就有可能走上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押的少年犯中,有很多就是为了过生日有面子、为了有一辆山地车、一件名牌衣服、一双名牌鞋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消费,已经成为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共同问题。孩子们虽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但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对孩子来说,消费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吃、穿、用等基本的生活需要,还包含了他们在消费活动中获得基本的生活常识,以及通过自身的消费行为认识周围世界的作用。如何消费?花多少钱最合适?怎样存钱?怎样赚钱?

让孩子学会消费,是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的。学会如何使用零花钱,为孩子以后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一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零花钱的多少。孩子的消费预算中应包括:孩子正当娱乐消费的花销(如吃零食、看电影等),孩子日常必需的开支(如买学习用品、打车费等),为存钱准备的一些额外的钱等。

父母在给出零花钱以后,就应把零花钱的支配权完全交给孩子,父母不再直接干预。即使发现孩子由于不当使用零花钱而犯错误时,父母一般也不要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乱消费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例如,孩子拿到零用钱后,全部拿去买糖果、玩具,因此没办法买新书。通常孩子的做法是向父母亲求助,或向祖父母求援,此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父母可以选择不伸出援手,让小孩继续看旧书;或者长辈可以来拯救他们,但需要谈条件,表示现在先买新书,但费用将从往后的零用钱中扣除。

父母在带孩子外出购物时,可以先和他说明今天的预算是多少。例如,带孩子去买玩具,事先说好预算是100元,如果打车去玩具店,开销就得减少20元,让孩子从小明白理财就是“有了A就没有B”的道理,从而学会取舍。

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应让孩子知道,乱花钱就会有麻烦,也就是要让小孩学会在一定的零用钱中,学习折中选择需要与想要的东西。

很多富裕家庭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消费观培养,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我把钱投资在子女教育上,使孩子今后足够优秀,他的未来一定会比我还好,我何必还要教他如何消费。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收入,一切便都能改善”。但事实上,一个人的欲望是和收入同步提高的。一个人赚得越多,需要也越多。事实说明,一个不具备正确消费观念,不懂得储蓄和投资的人,最后唯一能够拥有的就是债务。

拥有富足的生活还是贫困的生活,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赚钱的能力,也不取决于父母留下的财产,而在于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要想让孩子今后生活无忧,在培养孩子赚钱的能力以外,还必须培养正确的消费观。事实上,有很多没有接受过消费观教育的孩子,在长大后沦落为“月光族”。因此,消费观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

点石成金: 教孩子辨别假冒商品

总会有一些不法商贩,通过销售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牟取暴利。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在消费时学会识别真假,不要上当受骗。

⑴教育孩子要做个细心的人。带孩子购物时,讲解真货与假货在价格、外形、颜色等方面的细微区别,如假冒商品往往价格低廉,做工粗糙,用料也低廉,此外,在商标、生产日期、截止日期、商品条形码等细节之处也会有些差别。只要孩子细心,就能识别出真品还是假冒商品。

⑵注意防伪码和防伪电话。查看防伪码或者打防伪电话是判断商品真伪的最直接方法。如果打防伪电话时打不通或者总是占线,就说明是假冒商品。父母要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这种防伪的意识,发现假冒商品,鼓励孩子给“315”消费热线打电话,或者向工商质检部门举报,保护自己,也避免别人上当受骗。

⑶让孩子买东西不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过于便宜的商品往往是假冒商品。因此,在购买那些便宜商品时要慎重考虑,以免上当受骗。如果自己认为不能辨别真伪,最好选择到正规超市或者商场去购物,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买到伪劣商品。

42. 告诉孩子没有人会替他买单

对我来说,经济上的独立比任何其他事都来得更重要。

——[澳大利亚]格拉芙·兰帕德

在美国的一所中学里,有一个中国孩子与一个美国孩子成为了好朋友。这天,这两个孩子相约一起去攀登一座比较危险的山。山上由于风化严重,时常有岩石坍塌。

很不幸,在下山的时候,这两个孩子遇到了坍塌。结果,这两个孩子被困在了山上,并且分隔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两边。

碎石砸伤了那个美国孩子的左腿,一动就令他感到疼痛难忍。他根据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判断,自己是骨折了。可这时,天很快就要黑下来了。他明白,如果不能尽早离开这里,那么,夜晚的寒冷和饥饿有可能会夺去自己的生命。

于是,那个美国孩子用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开始向岩石堆上爬去。他的左腿一直在流血,血迹甚至染红了整个岩石。眼看就要爬上最大的那块岩石了,他的伤腿碰到了岩石的棱角,他感到一阵剧痛,抓住岩石的双手一松,他重新掉落下来,像个皮球一样在岩石上滚来滚去。

旧伤加上新伤,令这个美国孩子感到绝望。他躺在岩石堆里,大口大口地喘气。十几分钟后,又冷又饿的他感到身体开始麻木,求生的意志提醒他,必须要出去,必须!幸运的是,他这一次取得了成功,他爬上了岩石,然后从岩上爬了下来,又慢慢地爬回附近的小镇。在镇上,他冷静地向人们讲述了自己遇到危险的地点,时间,告诉人们还有一个中国孩子被困在那里,需要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