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长今因为跟母亲多学了一门知识:在下雨的时候,要把煮开的水洗菜,才能解决宫中食物莫名其妙变质的大难题。一时长今赢得了宫中所有人的好感,韩尚宫惊喜地对长今说:“你有个很聪明的母亲,知道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煮食方法。”
长今恍然大悟,在端水之前,开始问韩尚宫:“你要喝凉的还是喝热的?你今天肚子痛吗?大解了吗?”然后在水里加了一点食盐给韩尚宫,并说出自己加盐的理由。
师傅大悦:“你终于明白了!因对于做食物的人来说,水放在碗里,就是一碗食物,你要了解对方到底要什么?需求什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需要,再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的美食来。”
庄子说:“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不能学习的东西;做事,就是要做他不能做的事;辨论,就是要辨他不能辨论的内容。对知识的学习探寻,要把目标定在不知道的境界,这样就达到学习的顶点了。”
要学习“不能学习的东西”,就是要学书本上没有记载的东西,前人没有传下来的东西,世间上没有定论的东西,老师不能教的东西那就是“创造力”。
长今的师傅韩尚宫和今英的师傅崔尚宫,两人教导学生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崔家在朝中当了五代的最高尚宫娘娘,祖祖辈辈积累了大量做膳食的经验,收藏了无数做膳食的秘诀,崔尚宫希望今英把这些膳食秘诀烂熟于胸,并时时以家族的权势要求,来作为做出最美味食物的标准。
韩尚宫却要长今不停地端水,她希望通过这个极普通的行为,启发长今如何了解进食人的心情,体悟食物的道理,感悟到做膳食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切都不是现成的,是不能直接教导给长今的,要靠长今自己的领悟力和创造力。结果长今真的做到了,所以韩尚宫激动万分,认定长今是一个可造之材。
韩尚宫知道自己记录的密诀虽然很多,但它是有限度的;端一碗水虽然很简单,但要端一碗能让饮水者感动甚至永志难忘的水,就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而这正是韩尚宫的追求,是韩尚宫一直没变过的做食物人的坚持与信念……
崔尚宫教授今英做膳食的知识,韩尚宫则启发长今领悟做膳食的真谛;崔尚宫传授今英做膳食的杰出本领,韩尚宫则开拓长今做膳食的创造潜力;崔尚宫关注做食物的技巧,韩尚宫则关注做食物者的人生态度……
所以长今从来没有见过鲸鱼,却能做出最美味的鲸鱼美食;长今失去了味觉,却能做出令人惊叹的美食美味,按师傅的话来说:“长今有画出味道的本领”。
今英不小心遗失了明国大使带来的金鸡。长今主动帮助今英,一道偷偷出宫去寻找金鸡。
在赶回来的途中,长今遇见了被倭人袭击受伤的闵大人。长今不顾危险为这位濒临死亡的战士进行紧急救治,从而把闵大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长今因此错过约定回宫的时间,按宫中纪律,必被赶出宫廷,长今遭受了她入宫以来,第一个最重大的打击。
在生活中,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不少,但如果因帮助别人会给自己造成伤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但长今没有放弃,这不仅仅是长今的善良,更是她绝顶聪明的智慧。
虽然长今因救人,而让自己一时陷入困境,但她却因此而结识了闵政浩大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正因为这次救人的机缘,让闵政浩一次又一次在最关健的时刻,也同样救了长今,并且两人最终相爱,成就了一段最美丽的爱情童话。
仁者,凡事都能从“仁爱”的方面去理解所遭遇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以善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善的心态,用善的念头,来作为处理事件的最高原则。他因此可能会一时吃眼前亏,但他最终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人的心都是肉长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长今终于可以参加严格的膳食考试了,考试通过的将晋升为更高级别的宫女“内人”,没通过的将被淘汰出宫。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自己用来竞赛做馒头的面粉被小宫女偷了。面对希望亲手做一碗馒头汤给母亲诀别的小宫女,长今放弃了追回面粉的初衷,帮小宫女一起,为她的母亲精心准备了一碗无比珍贵的馒头汤。
这是一种“仁心”也是一个能被众人追随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仁慈之心”。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人都有怜悯伤痛的心),否则世界将变得生冷而可怕,残酷而无情,人间将会变成地狱。
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事情必须要讲原则,才能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树立规矩、建立秩序。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是不能干大事的人,一个没有原则的企业肯定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但是,只讲“原则”,而没有“仁心”的人会变得冷酷无情,只有“原则”而没有“仁心”的企业,最终会失去人心,失去追随者。
IBM总裁汤姆·沃森,看到自己一个员工迟到并在会上无精打采,一问才知员工太太当天生孩子。他马上称赞到:“你今天还愿意来开会学习,真是优秀!”并马上带员工坐上自己的私人飞机,飞往医院的产房……
长今会坚持原则,但更会变通。
长今不忍心从小宫女手中夺回孝敬用的面粉,便用“多栽轩”得到的大白菜、朴瓜代替面粉,竟做出了风味独特的人人惊喜的馒头,这是她再一次临危时的一种变通。
但长今违背了宫廷考试的原则,所以主持考试的尚宫们宣布她落选,但皇太后的眼光比尚宫们更胜一筹因为她除了懂得坚守原则外,更懂得要如何变通。
太后从长今违背原则的背后,看到了一颗更为珍贵的仁爱之心,这颗仁爱之心才是皇宫更看重的品德,比任何原则更重要。
于是长今以第一名成绩通过考试,并赢得了太后的称赞,她的竞争对手今英第一次在比赛中输给了长今。
人一生要经历无数的诱惑,让自己去做违背道德,违背良心的事。有的人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一时被认为傻瓜,最后才发觉这才是大智慧;有的人扛不住违背原则的诱惑,到最后才知咬了致命的香饵。
崔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宫廷里的地位,交给了今英一个害人的任务:在膳食间,悄悄放上诅咒皇后娘娘肚子里的孩子变为公主的符咒。
今英经过几天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屈服了,她从崔尚宫手中接过符咒,并把它悄悄放在了膳食间。
人的一生,会做很多的错事,犯很多的错误,有些是可以原谅的,因为还可以弥补;但有些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它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己越过了做人的底线。
今英放弃了自己原本善良的立场,接受了损人的任务,从此也改变了一直坚守的做人原则,开始与自己最亲密、最尊重的朋友长今,分道扬镳,变成了仇敌。
而在同一时间,长今忍住挨饿几天的禁闭,坚持住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反而深深感动了师傅,终于被救。
所有第一次越过做人底线的人,大多抱有这种思想:为了某个重要的目的,只做一次!可她不知“已越过了做人的底线”。
就像人越过了“绝不吸毒”的第一步,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人生坚持,从生理上根本动摇了自己的人性堤坝,行为自然失去了最起码的控制和约束,直到恶行变成了习惯,从此无法再回头,也回不了头,最后越走越远,直到跌落深渊。
一个善良的人变得丑恶,正直的人变得虚伪、美丽的理想变成可怕的野心,正常的人变成恶魔,都是从第一次“越过底线”开始的。
曾经收养过长今的德久大叔,因给皇上的儿子元子奉献过全鸭汤,却出现了中毒现象,久治不愈,被打入了大牢。
长今为了救出养父,决心查明元子大人中毒的真相。
在所有的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不论膳食间的娘娘,还是宫廷的御医,对此都束手无策,一个刚学会做膳食的宫女,怎么有能力调查出事情的真相?
长今为了挽救养父,想出了别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尝试了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汤药。为达到救人的目的,不惜以身试毒,最后将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找出了元子中毒的真正原因。
在长今不懈的努力下,养父的命被救了,同时长今再次被皇宫记了一大功。
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他的不足。那些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拥有宽厚仁爱之心的人,就可能成为领导,成为一个“大人物”,因为人们愿意跟随他。没有一个人会愿意跟随一个不知道欣赏自己,只会整天责备并埋怨别人的人在一起。
韩尚宫包容了长今,让失去味觉的长今成为了自己的助手。结果,正是长今出类拔萃的表现,为被人陷害的韩尚宫赢得了最后的比赛的胜利,并且为韩尚宫赢得了一生中最珍贵的情谊,使她从痛苦的自责中解脱了出来。
崔尚宫不停地损伤长今、坑害长今,反而成就了长今,使她更加杰出。相反,崔尚宫本人却因为嫉妒,而越陷越深,最后落得身败名裂,死于非命。
所以包容别人,实际就是包容自己,这是一个领袖人物身上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会让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更加辉煌。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像大海一样容纳了百川,从而让自己生生不息,谁也不能阻挡。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本性,谁也无法逃脱,但“仁者”的自私,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自私”是一种正道。
这就像一个医生治愈病人,而获得钱财。表面上看,是病人受到了医生的恩惠,而付出了医药费。反观医生,他通过治疗各种病人,精进了自己医术,同时也增加了经验与财富;医生通过拯救别人,而净化了自己的灵魂,培养了仁爱之心,还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按理应当是医生付患者“感恩费”才对。
像这样通过帮助别人来获得自己利益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狭隘的自私就没有任何包容,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停地损伤别人、坑害别人,最后的结果往往被损伤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通过损伤别人、坑害别人而赚取的利益,只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容易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伤,精神被毒化、人性被扭曲,这才是一笔最不划算的买卖。这种只会满足自己利益的“自私”,必将遭到受伤者的报复,会为自己更大的耻辱买单。
3.学会厚脸办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历来只有“事不过三”之说,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官场偏无“事不过三”之说,这就是厚脸当差,厚脸办事。只有如此,你才能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下面的一个历史故事,看后你定会获益匪浅。
“安史之乱”时,安定唐朝江山的功臣中,郭子仪当居第一。由于他功劳太大,唐玄宗身后的几任皇帝把他罢免了又起用,事成后又罢免。举凡一生,四落四起,可郭子仪从来没有怨言。朝廷需要时,一接到命令,他不顾一切,马上出发;叛乱平定后,皇上疑忌罢免他,他也无怨无悔,马上回家。真正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郭子仪一生所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后来都官至将相。八子七婿皆显贵于当代。史书对郭子仪的评价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我国历代的功臣,能做到这三点的,试问还有几人?
郭子仪是凭什么修来这样大的福报———富贵寿考集于一身,功名利禄一人占尽,而没有像历史上常见的功高震主的大将那样,横遭不测呢?
看看郭子仪为人处事的几桩事迹,便可窥见一斑。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今北京西南)节度使安禄山造反,率兵一路攻向长安。唐明皇仓猝入蜀,皇太子李亨在灵武(今青铜峡县东北)即位,召集各路军队抗敌,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各大军镇。郭子仪与另一平叛大将李光弼原先同为朔方节度使手下的牙将时,两人脾性不合,平时互相不过话,有时实在避不开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要怒目相视,势同仇敌。等到郭子仪官拜大将军后,李光弼心想:郭一定不会放过他。于是他求见郭子仪说:“我死固然无所谓,但求你高抬贵手,饶了我的妻室儿女。”
郭子仪听他如此说,赶忙离座下堂,扶起李光弼,搂着他的肩膀,热泪盈眶地说:“如今国家遭此大难,皇上避乱在外。只有你才能担当起匡扶国家的重任,怎么能对从前的那些个人恩怨耿耿于怀呢!”
李光弼见郭子仪如此坦诚大度,非常感动。不久,两人同时受命东征,同心合力打败了史思明。
中原转战两年后,郭子仪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收复了京城长安。肃宗李亨亲自劳军灞上,感激地对他说:“国家再造,全靠爱卿之力啊!”然而他话虽这样说,尽管当时战乱还未平定,但郭、李功劳太大,难以驾驭,采取不立元帅的办法,而是派出太监鱼朝恩任监军,名之曰“观军容宣慰使”。
一个不男不女的阉宦能懂什么行军打仗之事,但他却是代表朝廷和皇帝的,结果几次战斗下来,连连败退,不得已,只好任命郭子仪为诸道行营元帅。为此,鱼朝恩忌恨不已,一有机会就在李亨面前谗害郭子仪,终于又夺了郭子仪的军权,召还京师。郭子仪接到圣旨,不顾将士们的反对,瞒着部下,单骑回京闲居家中,一点儿怨尤的意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