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年前的一个遥远的朝代,夏商周的文化沃土孕育了集上古三代文化之大成者,一位垂宪万世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和代表。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极其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两千多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一直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的发奋求知精神是激励国人奋发的楷模。孔子献身教育的精神,弟子三千,群贤毕至的教育成果和一整套的教育理论对中华民族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元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西方文化名城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在宣言中,这些当代科学、医学和文学的顶尖级巨匠们以不容置疑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西方的学者们一直将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并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对世界文化思想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树立的丰碑。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既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他的思想既是历史的,又是世界的。自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今天已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最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判断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依据,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尺度。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这本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的佳作,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一直是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书。据《宋史·赵普传》记载,宋初宰相赵普读书不多,只读了一部《论语》,但因其读得深透,学以致用,政绩颇显。他曾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后人津津乐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就源自于此。
《论语》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由于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通译》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读着它,你会恍然以为自己正置身孔子弟子之中,聆听孔子的教诲,并不会感到太多的时空和语言的隔膜。
《论语》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被儒家学者奉为圭臬,其影响绵延了数千年。
【写作背景】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保留了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作为儒家经典,《论语》自问世以来,便被儒者奉为圭臬,其影响绵延了数千年。《论语》不仅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它共分20篇,却只有数千言。然而正是这数千言,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反映了孔子的天命观、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处处体现了孔子通彻人生的大智慧,可谓是言简而意深远。
【内容精要】《论语》是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多以三言两语为章,其大量文句逐渐演变成了格言和典故,还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凝练或沿用已成为今天常见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见贤思齐等,广为人们所熟知,至今仍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道。如《论语·学而》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是说为政者应敬业而守信,节约用度而爱护人民,在农闲时合理使用人力,不耽误农时。又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指如果用法律去强制百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犯罪,但是治标不治本,远不如使百姓具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孔子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因此他主张“为政以德”。
二、文化教育。孔子在《论语》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文化的重要作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语意为如果一个没有文化基础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就算它曾一度兴盛,灭亡后也没有根基可供它再度崛起,反不如虽暂时无国而文化永存的民族,还有机会可东山再起。孔子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观点点出了教育应注意普及,为师者自应充实自己并用爱心去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此外,孔子还非常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了,它对后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和文学批评都有很大影响。
三、学习态度和方法。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意为学习应脚踏实地,不应有半点虚假,否则就算瞒尽天下人也瞒不了自心。“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说明了学思双行的重要性。
四、个人修养。如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为知也。”这是指应多完善自己,如若不为人所知,就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
上述四点不过是《论语》之一斑,而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闪光点,领略到孔子的大智慧。
【地位影响】东汉时期,《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全世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从教《论语》说到读《论语》
自古以来,《论语》在中国是人所皆知的一部经典。中国古代并无所谓“哲学”,大家只知道《论语》是记载儒家圣人孔子的为人行事以及思想的一本书。以前《论语》是人人必读之书,今天时移世易,就是连大学研究院里的学生也不一定会认真地把《论语》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此中可观世变。
学生不爱读《论语》,甚至闻之色变,其中一个原因好像是他们觉得《论语》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书,虽然不至于要扔进茅厕里,但是毕竟此书与我何干。《论语》对有些读者来说,也许的确是枯燥乏味,但是,枯燥与否,其前提应该是读者必须先把书读过,才能凭自己的阅读经验做出判断。现在,我们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大都相信耳食之言,人云亦云,实在令人生忧。
现代人读《论语》,往往喜欢参考现代译本,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大错。理由很多,不过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理由就是,要认识一个人,最好是自己亲自跟他本人交谈沟通。因此,要认识孔子其人,最好还是直接跟他交谈,或者退一步,请教他的门人。道听途说往往并不可靠,而且很可能只是问道于盲。
直接阅读《论语》,亲自认识孔子,我们一生只有一次这样的宝贵机会。如果我们一开始读《论语》就找来什么权威指导,那么,不管我们所依赖的中介可靠与否,我们“觌面”孔子的机会就会因此而付诸流水了。权威的意见往往剥夺了我们直接聆听孔子说话的机会。如果我们误信耳食之言,那更是得不偿失。换言之,要认识孔子,最好还是自己去读《论语》。要读《论语》,最好就是看《论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