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论语》应该怎么读法?我们不妨看看朱熹的一些意见,毕竟他在《论语》一书上所花的工夫远比我们多得多,深得多,认真得多。首先,朱熹认为在群书之中,《论语》最为重要。他说:“读其他书不如读《论语》最要,盖其中无所不有。”换句话说,《论语》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至于读法,朱熹说:“看此一章便须反复读诵,逐句逐节互相发明,如此三二十过而不晓其义者,吾不信也。”我们不必迷信朱熹的说法,自己拿出《论语》来,依从朱夫子的建议,试试读看。我不怕朱夫子会误导我们,只怕我们欠缺他要求我们读书时起码的耐性和认真。朱子上面的建议是在阅读技巧的层次上说的。要了解《论语》中的义理,他认为为学的关键在于“识得道理去做人”。故此,读书“须于日用间令所谓义了然明白。”所谓“日用间”指的即是我们平日的行为处事和待人接物。朱子所讲的这个义,不是空言,而必须在日用间、诸事中去实践。
《论语》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在今天繁忙的现代化时代,也许很多人都会嫌它辞繁不简,过于冗长。针对这一点,朱熹叫我们不必过分担忧,他说:“今读《论语》且先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然易晓。”可见读书与否,完全是一己立志的事,跟书本的篇幅并无关系。(劳悦强)
爱读《论语》
生活在这个浮躁纷杂的社会里,整日为生计而奔波,真正能偷点闲空读点书,也不愧为人生之一大幸事。细细算来,十几年来,林林总总也读过十几本“大部头”,但也许是偏爱读史、诗和散文的缘故,自己最放不下手的就算是《论语》了。
自上高中至今十几年,我竟读过四种版本的《论语》。
最初见到的《论语》是上高中时同窗好友送我的半部《论语》,这半部《论语》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确切地说是一部批林批孔的教材。同学说,这半部《论语》之所以只剩后半部,是因为他奶奶撕掉前半部用来点了炉子。这半部《论语》的特殊之处,是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有一段批判性的文字。这些批判性的文字把这部儒家的经典之作批得一无是处,孔老夫子也因这部书而成了千古罪人,现在看来确实有些滑稽可笑。
这半部《论语》,虽然只有后半部,但我觉得它于我的分量比送我一本精装的《中华大词典》还要重得多。记得当时我还用厚纸板专门为这半部《论语》设计了封面。在古铜色略显灰暗的底色上,是仿汉代的“孔子行教图”。在新加的扉页上,我还写下了这样的戏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得半部论语,可得天下矣!”就是从这半部《论语》起,我最初认识了两千年前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安邦之道的孔子,认识了他的被后人称之为“儒家”的学说,也略见了他生活的那个被史家称之为“春秋”的时代。可惜高中毕业后,那半部《论语》不知怎么丢失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十分遗憾。
第二部《论语》是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论语集注》。集注中朱氏广征博采,得历代儒家《论语》注解之精要,然又独辟新径,另有所论,独成一家,洋洋洒洒几万言,可谓宋代以前儒家关于《论语》注解的集大成者。但注中,朱氏那种言必称“圣人”和视《论语》句句神圣、字字神圣的“圣人气”,的确让千年以后的我们透不过气来。不过他为这部注的确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毕力钻研,死而后已”。经史学家周予同先生在谈到朱氏的这部集注时,说:“名物度数之间,虽有疏忽之处,不免后人讥议;然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实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我对朱氏集注的总体印象是:人气不足,圣气有余。
第三部《论语》是三年前在莱芜地摊上买的一本盗版书。说它盗版,是因为书中有些生僻字没有印出,而是代之以方格。此外,其注释也是阴差阳错,漏洞百出。我是最讨厌看盗版书的,故这本书从买后就没怎么看,以致后来不知去向了。
第四部《论语》是去年冬天从新华书店买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论语译注》。这部书是我见到的最精致的一本。其封面装帧考究,印刷清晰,版式排列整齐;其注释及译文博采众长,严于推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得儒学之精髓,棱角分明,自成一家,又不拟于古论,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试想,在冬日的落日余晖中,坐在对窗的一方书桌前,守着一杯清茶,手捧一部《论语》,逐字逐句品之,那是多么惬意啊!
在品评回味中,你的思维已不自觉地融入孔子这位春秋哲人的智慧;在思想的畅游中,你还可明辨出古代先儒那种视“圣人”为“非人”的愚昧和今人视“圣人”为人的睿智来。
一言以蔽之,读《论语》,清心、明智、修德。(李层实)
名家导读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北宋理学家程颐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国学大师南怀瑾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论语》这一本书。我年轻时没有读过,后来读了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孔子的“仁”学以及对教育的理论,都是全人类的瑰宝。《论语》字句精当,也可当做文学书籍来读。
——当代作家李准《论语》一书,似浅实深。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其中对于“礼”、“德”、“仁”、“孝”的论点,后来成为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论语》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孔子所追求的仁善人格的崇高性,还有其中所阐述的价值观念的超越时代性。
——著名学者何新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当代作家叶朗
我在《论语》中找到了学习乐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妈妈发现少年先锋学校有一个国学馆,就带我到那个国学馆去跟申老师学《论语》。去以前,我还真纳闷:作业这么多,怎么还去学“课外书”?
学了之后,别提我心里多高兴了。现在,在我的大脑“储蓄银行”中,已经存进了50多章“圣经”。“圣经”?你很奇怪吧,我现在喜欢把《论语》叫“圣经”,因为我觉得它的神圣无法比喻。
我从来不知道《论语》中有这么多“美境”。那些境界都太神奇了,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一章,申老师为我讲解说:“孔子教学生,重行。学得不多,没关系,只要会用就行,比学得多而不用不行要好。当然,学得多用得多,那就更好了。”申老师的讲解使我懂得:对于每一章《论语》,我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得到启发,从中受益。
现在,有时我学习累了,就会读一读《论语》,放松一下。就好像是在和它聊天、谈心。它真的成了我的挚友。我觉得,它给予我的是精神上的财富。这比那些物质上很富有的人,价值就高多了。我现在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真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现在活着该多好,到全国各地给父母孩子们讲一讲,真比他们整天听的、整天找的“教育”要好上千倍。我要继续学下去,这是我们中国的宝藏,可不能丢弃。希望大家都来学习《论语》,和它做好朋友吧!(毛明鉴)
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对于孔子,说实话我真的对他没什么好感,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一些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对于孔子的书,我一向敬而远之。不过,最近老师借给我一本《论语》,怀着一种要找孔子“罪证”的心情我打开了第一页。
看了第一篇《学而》,我深深感觉到一个字的重要——“信”。
小到交朋友。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而有信。”是啊,一个人的信用是多么重要,说起自己真是惭愧。我和一个好朋友以前总是约好一起上学,但我总是迟到。后来有一次,我也想准时一点,谁想我朋友却迟到了,她说:“今天我多吃了一碗面,想你总是迟到,应该不要紧。”我想这是我总是失信于人的结果。
大到治理国家。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的首要条件就是“敬事而言”。这使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他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十米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木头推到北门,赏十金。围观的人想:“这么容易的事,怎么可能呢?”谁也不去搬。于是商鞅又宣布: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赏五十金。这时,一个男子站了出来,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的这一举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拥护。在现代社会也一样,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某些不守信用、不遵守合同的商家受到人们指责并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读完此书,回过头来好好想想,孔子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讨厌了,我已经从他身上看到了闪光点,相信再读,我会看到更多的。(杭佩英)
孔子一生以教育为己任,弟子三千,在他死后,弟子都服丧三年,子贡甚至结庐在孔墓旁,陪了六年才离去。相信孔子一定有一种令人心折的气度,才会使其弟子这样敬爱他。然而,在后代许多有关孔子的介绍中,其形象变得十分的呆板与无趣,以至现今,学生们只要一听到孔子,就觉得很无聊,认为他不过是考试要考的一个古人而已。然而,翻开《论语》,孔子的音容笑貌却是呼之欲出。《论语》中浮现的孔子,以炯炯的目光洞彻了人生,领略了宇宙的至理,却又是如此的寂寞,不被世人了解;他如此执著,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天下苍生的利益而奔走不休,而他同时又是如此的豁达,不自怨自艾。读完《论语》之后,你心目中的孔子的形象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