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
47685900000031

第31章 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官至右丞,因此世称“王右丞”。因其对佛学研究造诣很高,故人称“诗佛”。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在音乐、诗歌、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广为流传。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的“破墨”技法开创了山水画的新境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很有特色,他同另一位田园诗人孟浩然并称为“王孟”。王维在描写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着墨并不多,但却能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意境,他能将诗情和画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大文豪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登第

王维的祖父是个管音乐的官,他的父亲去世很早,母亲信奉佛教。王维从小就具有艺术天赋,他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在文学方面更是具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边塞诗和山水诗都很有名。

王维年少时就很有才气,相传他9岁的时候就会写诗。17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去各地游历,在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孤独地流落到他乡,每逢佳节到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亲人,今天是重阳节,我知道我的兄弟们一定都去登山,而且每个人的身上也都系着茱萸袋,却单单少了我一个人。从王维的这首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他当时客居他乡的那份辛酸。17岁的少年,通常还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然而王维身处异地,怎么会不令他伤感呢?全诗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惆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这份思乡之情,也道尽了无数异乡游子的心声,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无奈。

王维在19岁那年,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了第一名。说起这个第一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因为王维不仅善于写诗,而且对书法、音律、绘画都很在行,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所以在当时长安的皇族中很有名,同岐王的关系很不错。王维参加了考试后,听说另一个叫张九皋的人,走了公主的后门,公主就给考官下令,要取张九皋为第一名。王维听到这个消息,就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岐王的推荐。但岐王的权势哪里比得上公主,于是他就建议王维以自己的才华去争取公主的推荐。

过了几天,岐王让王维穿上锦绣衣服,带着琵琶,到公主的府里去拜访。王维风度翩翩,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见后,问岐王说:“这是谁呀?”岐王回答说:“是个懂音乐的。”于是就让王维给公主独奏新曲。王维弹抚琵琶,音律优美,十分熟练,所有的客人都被他的琴声征服了。公主非常高兴,岐王趁机对公主说:“此人不只擅长音律,他的诗作更好,简直没有人能超过他。”

长江积雪图公主觉得很惊奇,就问王维说:“你有什么作品吗?可以让我看一看。”王维早有准备,从怀中拿出数卷诗献上。公主看过之后,连连赞叹说:“这都是我曾经读过的,从前还以为是古人之作,原来就是你写的!”于是正式邀请王维坐在客人的行列中。王维很懂得礼节,而且说话风趣,客人们都很喜欢他。岐王见时机成熟了,便说:“如果这个小伙子能在众多考生中得第一名,日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公主问:“那为什么不叫他去应举?”岐王说:“听说您已经嘱托过了,第一名不是要给那个张九皋吗?”公主笑着说:“那是因为别人求情,哪是我要让张九皋得第一名的!”随即回头对王维说:“你要取第一名的话,我一定全力举荐你。”就这样,王维得了第一名,一举登第。

过了两年,他又成了状元,当时只有21岁。

王维的诗作

王维的诗在唐代自成一派,影响久远,流传下来的有400多首。他的五言律诗和绝句都很有名。在他前半生的作品中,体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他曾经随军队出征边疆的少数民族,他的《使至塞上》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著名的诗句,描写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深远,慷慨激昂,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

在王维的后半生,经历了“安史之乱”,因此他这一时期的诗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为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数量很多,艺术成就也很高,如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用细腻的笔触勾画出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动感的事物,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细腻、传神,色彩鲜明如画,语言清新、含蓄而生动。他的诗把诗情和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后人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