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郡望昌黎,因此世称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方面都很有成就,而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最大。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他提出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说认为文章的内容是主要的,反对华而不实的写作形式。他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文章讲究条理,力求新奇,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可贵的自信
韩愈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全靠哥哥和嫂子抚养他。有一次,韩愈的哥哥韩会因为替一个要被杀头的下属说了几句话,就被朝廷贬了官。这一年,韩愈只有10岁,他和哥嫂一起搬出了长安。没过两年,哥哥又病死了。韩愈只好和嫂子一起生活。韩愈的嫂子心地善良,她并不因为韩愈的父母和哥哥都不在了就不管韩愈,相反她更加精心地照顾韩愈,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弟弟。她还是个很有知识的女性,常常教给韩愈一些做人的道理,希望韩愈长大之后能有出息。
韩愈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他从小就努力读书,20多岁的时候,他就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主考官叫做陆贽,他出的考试题目是《不迁怒,不二过论》,要求考生们写一篇论文。韩愈经过精心的构思,写出了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他自信考得不错,可是没想到主考官陆贽并不喜欢韩愈的论文,所以这一次韩愈没有考中。
但是韩愈并不灰心,回家以后,他继续努力苦读,两年之后,他又参加了考试。这一次主考官还是陆贽,试卷的题目竟然也和上次一模一样,怎么办?是另写一篇还是坚持自己上一次的论文?韩愈想了一会儿,按自己上一次所作的文章重新写了一遍。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嫂子,嫂子很担心,对他说:“你怎么也不知道灵活变通一下呢?上一次都没有被考官录取,我想这一次恐怕也不会被录取了。”说完,连声叹气。
再说考官陆贽在批阅卷子的过程中,忽然发现韩愈的文章很熟悉,这才想起自己两年前在批阅的时候看过这篇文章。这回他仔细读了几遍,读到第三遍的时候,不禁脱口而出:“妙啊,真是太妙了!”于是,在这一次考试中,韩愈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了进士。
韩愈的自信心是十分可贵的,“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他坚持自己的见解,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地坚持下去,最终得到了好的回报。这种自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提倡古文运动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而且也是杰出的古文家。当时,许多文人做文章只注重形式,华而不实,内容非常空洞,而且语言十分生硬,一点都不自然。韩愈很不满意文坛的这种风气,于是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张:
《师说》一、他提倡文章要学习先秦两汉古文的形式,提倡不拘形式、内容质朴的散文,还认为应广泛学习庄子、屈原、司马迁的文章,把他们看做是写作文章的典范。
二、主张学习古文还要注重创新,除去一些陈词滥调,讲求语言的流畅和简洁。
韩愈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就是说文章必须要有实际内容。在他的倡导下,古文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都来向他请教如何做文章,古文运动逐渐成为文坛的新风尚。
韩愈的文章条理通顺,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其中,《师说》、《马说》、《原道》等作品都是公认的名篇,对后代散文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人们不愿意跟从老师学习,认为这是一种羞耻,韩愈就写了《师说》来批判这种风气。他认为“学习没有贵贱老少的分别,道理所在就是老师所在”,“圣人善于向各种人学习”,而且“从来不把向老师学习当做一种耻辱”,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说》是韩愈的不平之作,这是一篇文学价值很高的文章,韩愈在这里借助马的不幸遭遇展开了议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文章里面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是人们对能识别出千里马的人的称呼。韩愈的意思是说千里马可以常常遇到,可是伯乐却不一定能遇到,比喻有才能的人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揭露了当时社会中权贵把持着政权,有才能的人受压制而得不到重用的现实,反映了政治的黑暗,抒发了自己心中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