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7世纪,《孙子兵法》传入日本。18世纪后,又译成法、英、德、捷、俄多种文字。日本人尊孙武为“武圣”,把他与“儒圣”孔子并列。18世纪,当时横行欧洲大陆的法国军事统帅拿破仑看到了《孙子兵法》,立即爱不释手,对中国2000多年前卓越的军事理论、军事哲学深表钦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失败的德国皇帝,事后看到了《孙子兵法》,他悔恨自己晚读了20年。
孙武及《孙子兵法》彪炳史册,闻名中外,有些国家的军事院校还把《孙子兵法》作为军官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美国有些战略家甚至还以它为根据提出自己的核战略思想。1972年,美国出版的约翰·柯林斯《大战略》,称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的伟大人物”。
三令五申
成语“三令五申”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句成语,许多人经常用到,但“三令”令的是什么?“五申”申的又是什么?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原来,古之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这就是三令与五申的内容,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击鼓与鸣金
远在2500年前,已有与行军关联的“金”和“鼓”。在《诗经·小雅》第三章有“钲人伐鼓”一句,古人行军时有“钲”(音征)和“鼓”。这句的意思就是:“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之一。《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曹刿论战》载长勺之战中,齐国、鲁国都是击鼓进攻。击鼓除用以鼓舞士兵进攻外,部队驻扎和行军时也通过鼓声发布号令。《文献通考·乐考十一》载:“军城及野营行军在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这里击鼓是报时和警众。
“鸣金”就是“鸣钲”,并不是“鸣锣”。在《说文解字》上没有“锣”字。“锣”字出现很晚,是乐器。后世的“鸣锣开道”是指官府仪仗行进时,在前面敲锣使民众回避、让路,与军事无关。《说文解字》上说:“钲,似铃,柄年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也就是一种铙铃,或单个的串铃。在《诗》毛传中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鼓动”这个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前进,鸣钲止步。后来陈奂在《诗》毛传疏文上说,这“钲、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用号角、口令,当然比“钲、鼓”更有效了。
虎符与金牌
战国时期,有个有名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偷来了兵符,调动了军队去援救了赵国。这个“符”,就是古代有权调动军队的信物——虎符。它由帝王授予臣属。符由铜铸成老虎形状,背上有铭文(刻在金属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半,一半由帝王自存,另一半发给地方统兵将帅。军队调动时,必须验合这两半符,相符合,才能生效。虎符流行于战国时代、秦代和汉代。
虎符
与军事有关的信物还有羽檄、金牌和火牌。
羽檄也叫做“羽书”,是古代一种紧急的军事文书,上面插羽毛作为标志。《汉书·高帝纪》中有这样的句子:“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这里的“檄”,就是以木简为信,长1尺2寸,作征召之用;如有急事,则加插鸟羽毛,以表示紧急。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用的鸡毛信,就有点羽檄的意思。
火牌是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清会典·兵部车驾司》记载:“凡驿递,验以火牌,定其迟速之限。”就是说,凡是从驿站传递文书,都要检验火牌,并根据它决定传递的速度。通常传递文书,以日行240里为度;如遇军事上紧急文书,规定日行400~600里的,要由经办机构签明。
金牌通称金字牌,是“金字牌急脚递”的简称,是古代最紧急的军事信邮。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一书中记载:“驿传有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金牌——“金字牌急脚递”,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当时,北部边疆异族兴起,边事争端不断发生。神宗为了调遣边疆统帅的军队,用“金字牌”作为皇权的信符,用于调兵遣将。绍兴十年(1140年),秦桧与高宗合谋,一日之间发金牌12道,把正要乘胜追击的抗金名将岳飞从朱仙镇召回,结果给金兵以喘息之机,使宋朝由胜转败。
元代遇到军务紧急时,用“金字圆符”、“银字圆符”作为加快传递的标志。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之称是从“十八般武艺”一词演化而来。“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
”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十八船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明代谢肇涮在《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暴、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17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
《水浒传》写到的18样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还有谓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锟、钺、叉、锐、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爆发在公元200年,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一仗。通过这次战役,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
袁绍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大世族豪强势力,于公元199年,大体上统一了河北。曹操当时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体上统一了河南。于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大规模兼并战争爆发了。
官渡之战战略图
公元199年春,袁绍调兵10万,进攻黎阳,准备一举打下许昌,消灭曹操。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抗击袁绍。曹操亲自率兵,打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俘虏了他的妻子,又迫使刘备的大将关羽投降,从而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以后,曹操迅速移兵官渡,准备迎击袁绍。
公元200年8月,袁绍进军官渡。袁军依河丘屯营,东西达几十里,曹军也立营相拒。打了几仗,曹军不利,坚壁不出。袁军筑楼台,堆土山,居高临下攻打曹营,结果曹操用霹雳车击破了袁军楼台。袁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挖道一直通向曹营,曹操针锋相对,在营外挖深沟以防御。就这样,双方大军在官渡相持了好几个月。
曹军转机终于来到了。同年10月,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兵一万多人押送军粮,驻在大营以北40里处。此时袁绍未能采纳谋士许攸、大将沮授的建议,结果袁军内部众叛亲离。许攸投降了曹操,将袁绍的情况告诉给了曹操,并建议他偷袭故市、乌巢,烧掉袁绍军粮,以此置袁绍于死地。曹操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他调兵遣将,并亲率五千轻兵,假冒袁军,让战马口衔横杖,军士每人抱一捆干柴,连夜抄小道行进。天将亮,曹军已到乌巢,包围了袁军,焚烧了军粮,袁军大乱,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后,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仅带800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在军事科学上有重要价值。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又挥军南下,打算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战略图
曹操率领号称80万的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刘备的军队驻地夏口。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孙权处,共商联合抗曹大事。江东孙权懂得,若刘备军队失败,江东也难保全,所以他同意派大将周瑜、鲁肃等率军3万与刘备共同抗击曹兵。
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曹操鉴于北方军队不惯水战,下令用铁索把战舰连锁在一起,以便兵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但这却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创造了机会。曹操本想利用优势兵力,一鼓而下,打败敌人,现在却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反的,孙刘联军却士气旺盛,积极求战,准备火攻。一天夜里,东南风大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假称投降曹操,带了10艘战船,船里面满载着灌了油的柴草,顺着风势直向曹操营寨驶去。看看离曹营不远,各船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地向曹操的水军战船冲去。火烈风猛,霎时间,曹军战船燃起大火,用铁索连起来的船也无法拆开,一时烈焰冲天,曹操的水寨化成了火海。一会儿工夫,曹军岸上的营寨也烈火熊熊,曹军人马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曹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最后曹操只剩18骑残兵败将,败走华容,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60万、骑兵20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大家只要把马鞭投在长江里,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巨流。”
东晋宰相谢安派精兵8万人迎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友一起游山下棋,以示镇静。
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两岸隔河对峙。前秦先是攻占了淝水岸边的寿阳县,之后,苻坚派部下朱序到晋营诱降。朱序本是晋将,被迫降秦,心还向着东晋。朱序同晋军约定了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通知苻坚,说晋军准备渡过淝水会战,要求秦军向后退出一块空地来作战场。苻坚想乘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晋军,就命令秦军后退。秦军里的各族兵士,阵势一移动,朱序又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兵士听到呼声,顿时如潮水般地向北方溃退。晋军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中了箭,单骑逃命。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还以为追兵到了,昼夜奔跑,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了10多万人,损失的有十之七八。
黄埔军校
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了适应国共合作的迫切需要,孙中山着手筹备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地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学校全称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军校总理由孙中山亲自兼任。当时蒋介石任校长,副校长李济深,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任学校党代表。
在校长和党代表之下,分设政治、教练、教授3个部和军需、管理、军医3个处,另设政治总教官和军事总教官各一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秘书聂荣臻;教练部主任李济深,副主任邓演达;教授部主任王柏岭;政治部总教官戴季陶,军事总教官何应钦;苏联顾问长(总顾问)契班列诺夫。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了许多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进校学习,还先后派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熊雄等人到黄埔军校负责政治工作和其他重要工作。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5日招收第一期学生起,到1927年蒋介石宣布停办止,先后办了7期,共招收学生15400余人。
黄埔军校学生军在两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和平息盘踞广州的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中,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军校还为北伐军培养了大批骨干。但是,蒋介石利用职权,培植亲信,挤压共产党人。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该校已成为蒋介石推行其反共内战政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