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脸庞:地貌
47707100000011

第11章 千姿百态的地球风貌(1)

人们习惯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世事变化很大。其实,“沧海桑田”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也会变为海洋。当大陆上的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海洋,海面就会升高,近海的陆地或低洼地区,就会变成海洋。相反,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把泥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也会将一部分海滨冲积成陆地。地球的面貌就是这样不停地改变着,今天的沙漠在几亿年前很可能就是一片汪洋的大海,今天的高山很久以前没准儿就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大约从距今45亿年前开始到24亿年以前,那时地球上只有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海洋中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一片荒凉。后来随着造山运动、地壳运动、冰川运动等一系列地质活动,陆地出现了。又过了很多年,基本形成了现代地貌。这时的地球风景秀丽、峰峦叠嶂,地形错落有致,各种地貌奇观争奇斗艳,美丽的地球呈现在人们面前。

什么是地球风貌

地表风貌是在地球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不同层次或规模的地表形态的总称。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地貌是地表起伏形态的总称。地球表面不是光滑的球面,有平原、有高山、有高原、有峡谷等,这些地表形态的总称即为地貌。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可将地貌分为:

正地貌——相对突起的地貌,如高山、丘陵等。

负地貌——相对凹陷的地貌,如河谷、盆地等。

地貌的形成动力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貌营力)。地球表面为什么不是光滑的平面,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地表形态呢?主要是地貌营力造成的,根据地貌营力的能量最终来源,可将地貌营力分为地貌内营力和外营力两种。

地貌内营力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所产生的地貌作用力。构造运动、褶皱运动、岩浆运动、断裂运动、地震等都是由地貌内营力。

千姿百态的地球风貌这些地球内能的各种释放形式,都能使地表发生形态变化。假设地壳形成之初是光滑的,经过以上几种运动之后,即可形成高山、峡谷,使地表起伏不平。如褶皱成山成谷,断裂成谷,岩浆活动成火山堆等。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不平。

地貌外营力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输入地表所产生的地貌营力。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波浪作用等都是地貌外营力。

这些作用都是太阳能输入地表而产生的,如气温和气压的分布不均,可导致各种天气现象(如风、雨、霜、雪等),对原来的地表形态具有改造作用,如流水能形成河谷,风能形成沙丘,波浪能形成海蚀穴、海蚀崖等。

由上述可见:地貌内营力和外营力的能量来源不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不平,而外力作用对地表不断地进行侵蚀、剥蚀,并把破坏了的物质带到低洼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力求夷平高地,填平低地。所以地貌内外营力的作用方向是矛盾的、对立的。

然而它们又是统一的,因为它们互为条件。例如地球内能的积累与释放使地表起伏不平,为外力作用提供了条件,高地不断地被侵蚀和剥蚀,低地逐渐地被填平。当外力作用到一定的时候,原来的均衡状态被破坏,可以促使地壳运动的发生,重新导致地表形态的变化。另外,目前我们看到的各种地貌形态都是地貌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产物,只不过有时内营力占主导地位,有时外营力占主导地位而已。

由此可见,地貌内外营力之间遵循着对立统一规律,相互斗争而存在,相互矛盾而发展。

地貌具有不同的层次或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地貌不同层次或规模,如最高一级为大陆和海洋盆地;在大陆和海洋盆地一级中可以划分出次一级的地貌单位,如大陆可以划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等不同地貌单位内部仍可划分为更次一级的地貌单位,如山地可划分为分水岭、河谷等。当然河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更低级的地貌单位。

根据地貌内外营力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构造地貌——受地壳运动控制的地貌。

重力地貌——主要受重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流水地貌——由于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岩溶地貌——在可溶性岩地区由于地表和地下水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冰川地貌——由于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冻土地貌——由于冻土层中冻融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风沙地貌——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黄土地貌——由于黄土的堆积所形成的地貌。

海岸地貌——由于波浪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地球上的山

一、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是亚洲最雄伟的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米。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些山的伟岸峰巅耸立在永久雪线之上。

航拍喜马拉雅山该山脉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边界及其与北部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是从北非至东南亚太平洋海岸环绕半个世界的巨大山带的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山脉本体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有争议地区的帕尔巴特峰至西藏南迦巴瓦峰之间,从西向东连绵不断横亘2500千米。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至北的宽度在201~402千米之间,总面积约为594400平方千米。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扶摇直上的高度,一侧陡峭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或区)。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后者从而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不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分却在雪线之下。创造了这一山脉的造山作用至今依然活跃,并有水流侵蚀和大规模的山崩。

喜马拉雅山脉可以分为4条平行的纵向的不同宽度的山带,每条山带都具鲜明的地形特征和自己的地质史。它们从南至北被命名为外或亚喜马拉雅山脉;小或低喜马拉雅山脉;大或高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冰雪覆盖的山峰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我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

二、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势雄伟,风景幽美,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晶莹的雪峰、浓密的树林和清澈的山间流水共同组成了阿尔卑斯山脉迷人的风光。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

冰雪覆盖下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脉的气候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南欧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山地气候冬凉夏暖。大致每升高200米,温度下降1℃,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0℃。整个阿尔卑斯山湿度很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边缘地区年降水量和山脉内部年降水量差异很大。海拔3200米以上为终年积雪区。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都发源于此。山地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电。

山脉主干向西南方向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东南方向延伸为迪纳拉山脉,向东延伸为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可分为三段。西段西阿尔卑斯山从地中海岸,经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的西北部,到瑞士边境的大圣伯纳德山口附近,为山系最窄部分,也是高峰最集中的山段。在蓝天映衬下洁白如银的勃朗峰(4810米)是整个山脉的最高点,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界。中段中阿尔卑斯山,介于大圣伯纳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间,宽度最大,有马特峰(4479米)和蒙特罗莎峰(4634米)。东段东阿尔卑斯山在博登湖以东,海拔低于西、中两段阿尔卑斯山。

勃朗峰阿尔卑斯山脉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早在18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北大西洋扩张,南面的非洲板块向北面推进,古地中海下面的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向上拱起,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欧洲间相对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其构造既年轻又复杂。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形成一种褶皱与断层相结合的大型构造推覆体,使一些巨大岩体被掀起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在其他岩体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状的平卧褶皱。西阿尔卑斯山是这种推覆体构造的典型。

更新世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为厚达1千米的冰盖所覆,除少数高峰突出冰面构成岛状山峰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其典型,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锋尖锐,挺拔峻峭,并有许多冰蚀崖、U形谷、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碛地貌广泛分布。现在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其中以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千米,面积约130平方千米。

阿尔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还有四条支脉伸向中南欧各地:向西一条伸进伊比利亚半岛,称为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脉;向南一条为亚平宁山脉,它构成了亚平宁半岛的主脊;东南一条称迪纳拉山脉,它纵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西侧,并伸入地中海,经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直抵小亚细亚半岛;东北一条称喀尔巴阡山脉,它在东欧平原的南侧一连拐了两个大弯然后自保加利亚直临黑海之滨。

三、安第斯山

安第斯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至圣他克卢斯之间,宽约750千米。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米,雄伟的安第斯山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青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于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海拔5897米,是南美洲诸多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有丰富森林资源以及铜、锡、银、金、铂、锂、锌、铋、钒、钨、硝石等重要矿藏。山中多垭口,有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过,泛美公路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区各国。

安第斯山脉从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绵亘约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屏障。安地斯山脉将狭窄的西海岸地区同大陆的其余部分分开,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对山脉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存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

安地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约25亿年前,组成地球大陆块的地壳板块结合成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后来盘古大陆及其南部贡德瓦纳古陆发生分裂,板块向外分散,便形成现在的几个大陆。南美洲大陆板块与纳斯卡大洋板块互相碰撞(或会合),产生造山运动,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脉。

知识点褶皱山系